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气井生产系统分析,总结出采气、集输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关系,以生产过程中气井各节点压力变化的参数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各生产环节,建立完整的系统构成模型。通过对气井流入、流出段分别模拟预测,实现气井生产系统的优化、合理确定气井的动态特性以及分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 标签: 动态曲线 节点 系统分析
  • 简介:针对鹤壁矿区瓦斯地质条件,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的主要地质因素。指出埋深增加导致二1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增大,并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重要影响;地质构造尤以断层对二1煤层走向瓦斯的赋存及分布起着区域性控制作用,是造成二1煤层瓦斯分布不均衡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二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可为矿区瓦斯灾害预测及防突技术选择提供基础和依据,有利于促进矿区安全生产。

  • 标签: 二1煤层 瓦斯 突出 埋藏深度 地质构造
  • 简介:以实际比对实验为例,介绍了TQ-3A碳氢元素分析仪在测定煤中碳氢的几个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以确保碳氢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二节炉法测碳氢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通过对井田地质特征、煤系地层、含煤性及控煤特征的简要分析,阐明煤层与煤系地层发育的正消长关系,断定马鞍煤系找煤方向主要应针对煤系地层厚的地段。

  • 标签: 井田 含煤建造 煤系 煤层 正消长 找煤方向
  • 简介:就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结合场地环境地质条件及东干渠工程特征(隧洞及盾构井),阐述东部地面沉降带、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及施工降水对工程建设管理的影响,重点分析评价东部地面沉降带、’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地质问题对东干渠工程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技术对策。

  • 标签: 南水北调 环境水文地质 东部沉降带 垃圾填埋场
  • 简介:对桂中坳陷DS1井岩心裂缝方解石脉体样品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和气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以及岩石热声发射最高古地温测定,结果发现裂缝脉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97~225℃,部分流体包裹体为含甲烷盐水包裹体;中泥盆统样品最高古地温约为210~240℃。结合DS1井一维地层埋藏—热演化成熟史模拟和裂缝方解石脉形成温度—深度及期次研究,表明在距今230Ma时应堂组和东岗岭组一段碳酸盐岩地层热成熟度Ro达到3.0%~3.5%,处于高演化过成熟干气阶段;应堂组和东岗岭组一段裂缝方解石脉形成的深度约在4000~7500m,形成的地质年龄在距今230—1Ma。研究认为在距今230Ma以来的印支期—喜山期地层抬升剥蚀过程中,发生了多期的裂缝方解石脉的形成和对保存条件的改造。由此推测印支期抬升剥蚀以来多期构造运动、多期次的裂缝形成及成脉古流体活动可能已对该区原有的天然气藏的保存条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 标签: 桂中坳陷 泥盆系储层 裂缝方解石脉 流体包裹体
  • 简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是"数字国土"工程之一,其中省级规划管理系统是一个上连国土资源部,下达各市、县的全省土地利用管理集成化分布式信息系统。结合生产实际,以湖北省省级规划数据库建设为例,简要介绍和总结了项目的具体实施及技术路线情况。

  • 标签: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GIS 技术方案 质量控制
  • 简介:通过等效多孔介质模型联合反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建立地质概化后的非稳定流岩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经与模拟区地下水流场、地下水位动态曲线拟合识别、验证,其拟合度较高。利用该模型建设项目特征因子的源、强在模型预测期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为预防和防治地下水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对岩溶区相似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岩溶 水文地质 等效多孔介质 数值模型 环境影响评价
  • 简介:YSB-250/120型液力调速注浆泵是适用于井深500m以内的地面预注浆专用设备,注浆压力变化范围0-12MPa,排浆量调节范围50-250L/min。该泵自1982年批量生产以来,已有100多台分布在全国各煤矿及其它部门。使用中曾出现过一些问题,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现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

  • 标签: YSB-250/120型液力调速注浆泵 液力变矩器 地面预注浆 注浆压力 排浆量
  • 简介:清水泉岩体产出于阿尔金南缘断裂南侧,与围岩呈断层接触关系,由方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组成,不具有分异和分带现象,表现出蛇绿岩镁质橄榄岩特征,不具有寻找具有经济价值的铜镍硫化矿床潜力。前人围绕清水泉岩体部署开展的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激电中梯剖面、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显示,岩体呈高磁、较高激电异常、镍钴铬综合异常,具有与铜镍硫化物矿床相似的物探及化探异常特征。旨在说明物化探异常是捕捉镁铁—超镁铁岩体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实际矿床勘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地质及物化探成果资料,避免片面套用成矿模型。

  • 标签: 超基性岩体 物探 化探 成矿潜力 清水泉 阿尔金
  • 简介:竹山土地岭一带位于南秦岭石泉—安康—竹山断裂带北侧碱性岩带中,志留纪板块边缘伸展环境为区域内的稀有稀土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成矿条件。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与1:2000岩石原生晕异常结果显示,铌、钽异常均与志留纪粗面质火山岩类密切相关。矿体赋存于粗面质火山岩中,含矿岩系为粗面岩、粗面质凝灰熔岩、粗面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含钾长晶屑凝灰质绢云千枚岩等,主要含铌钽矿物为铌铁矿、钽铌铁矿。土地岭铌钽矿床与庙垭铌稀土矿床、杀熊洞铌稀土矿床以及天宝铌矿床应属同一成矿系列,成因类型属于过渡类型的矿床,兼具岩浆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的特征。初步估算NbTaⅠ1、NbTaⅡ1、NbTaⅡ2号铌钽矿矿体(Nb2O5、Ta2O5)334资源量具大型以上铌钽矿床规模。庙垭西部文家湾—黄家沟一带具有类似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潜力巨大,极具找矿前景。

  • 标签: 粗面质火山岩 铌钽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土地岭 南秦岭
  • 简介:武汉地区早些年多采用喷粉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在其交付使用后陆续出现倾斜、裂缝等问题。针对某小区出现的上述问题,采用预压堆栽的试验方法,判明建筑物的后期沉降及倾斜,对类似的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

  • 标签: 沉降 倾斜 喷粉桩 复合地基 堆载试验
  • 简介:本文以贵州某矿1号煤层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三轴渗透仪,进行了温度和平均有效应力条件下的三轴渗流实验,分别考察煤层渗透率对平均有效应力和温度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相同的型煤煤样,其平均有效应力敏感系数和温度敏感系数的演化规律相似,但温度对型煤敏感系数演化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温度和平均有效应力敏感系数之间作用机理较为复杂,不存在严格的单调变化规律。

  • 标签: 渗透率 温度 平均有效应力 敏感性系数
  • 简介:随着瓦斯利用行业的快速发展,瓦斯发电机组技术也逐步成熟,特别是进口发电机组,不但效率高而且运行稳定,但在运行期间也会出现问题,本文以2台J420GSA瓦斯发电机组为例,简要分析该机组在淮南煤矿运行当中所出现过的三大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 标签: 瓦斯发电 故障分析 不发火
  • 简介:通过对木里河沙湾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变形体的地表三维监测资料的分析,可以判断其变形是由于阀室交通洞的集中排水造成的,由于厂房边坡开挖、S216省道改线和雨季降水入渗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加剧了边坡的变形。从跨年度监测资料分析来看,变形体的变形量虽呈季节周期性变化,但已趋于收敛,在不改变坡体边界条件的工况下,降水对坡体稳定性的敏感度已显著降低。

  • 标签: 变形体 三维监测 厂房边坡 沙湾水电站 木里河
  • 简介:分析某边坡岩土工程特性的基础上,阐述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塌方的原因,以理正边坡综合治理软件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提出采用回填压实造坡和坡脚挡墙的治理方案,经分析,地下水入渗和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是造成边坡塌方和滑移的主要原因。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

  • 标签: 边坡 塌方 原因分析 治理
  • 简介:准南煤田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且赋存条件较好,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煤层气参数井及部分煤矿井的采样测试数据,从煤体结构、煤层裂隙、渗透性、储层压力等方面分析了煤储层特征。在总结准南煤田煤储层及围岩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煤储层及其围岩对煤层气聚集的影响,为今后的煤层气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准南煤田 煤储层 围岩 煤层气 影响分析
  • 简介:沁水盆地南部是我国煤层气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地区,煤阶属于中~高阶煤,影响其煤层气井产气能力的主要地质因素有煤层厚度、含气量、渗透性、含气饱和度、构造条件和煤层的压裂改造效果等。本文在多年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技术,量化研究煤层气单井产气量对各项地质参数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常见的分布范围内的敏感程度,在开发生产实践和开发方案编制中,可以其作为煤层气开发单元划分和高产富集区优选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沁水盆地南部 煤层气 数值模拟 敏感性分析 高产富集区优选
  • 简介:本文依据煤田勘探地质资料和煤层气井钻孔测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特征,从沉积建造与后期改造等方面分析了胡家河-小庄井田4号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通过相关分析及多元统计方法,得出4号煤层含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煤层顶面至安定组范围内泥岩和粉砂岩的厚度与4号煤层厚度,构建了4号煤层含气量预测数学模型,并对全井田4号煤含气量开展了预测,研究成果对指导矿井煤层气(瓦斯)抽采与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含气量 控气因素 建模预测 4号煤层 胡家河-小庄井田
  • 简介:链子岩崩塌是双神公路沿线典型的崩塌地质灾害,通过对该崩塌的工程地质调查及分析,该崩塌是在自然因素及诱发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滑塌式崩塌,采用赤平投影与三维优势结构面滑动法及平面滑动极限平衡法对崩塌区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并根据链子岩崩塌现状条件及稳定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工程实践。通过多种工程措施组合使用,消除了其再次产生大规模崩塌的可能性,经过时间检验防治效果良好,为后期双神公路沿线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经验参数,并为后期工程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崩塌 形成机制 稳定性分析 防治对策 三峡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