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应激性高血糖指数(SHR)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方法入组患者来源于急危重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监测与管理的队列研究(RESCUE-RE)数据库。筛选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发病24 h内、影像学证实为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且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SHR通过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预估的平均血糖的比值计算得来。依据SH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是Q1组、Q2组、Q3组、Q4组)进行后续分析。主要结局为发病3个月神经功能不良预后[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3~6分]。次要结局包括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病后3个月内死亡、症状性颅内出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SHR与患者临床预后指标的关联。结果本研究最终入组592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入组患者年龄(63±12)岁,其中男性患者403例(68.07%)。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5(11,20)分,SHR为1.23(1.07,1.47),即Q1组:SHR<1.07;Q2组:1.07≤SHR<1.23;Q3组:1.23≤SHR<1.47;Q4组:SHR≥1.47。SHR水平较高的患者成功血管再通率更低[Q4组再通率(70.27%)低于Q1组(83.67%)],且4组间成功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完全校正潜在协变量后,Q4组患者3个月神经功能不良预后风险是Q1组患者的2.38倍(调整后OR=2.38;95%CI:1.59~3.57,P=0.003)。Q4组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风险是Q1组患者的1.80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HR=1.80,95%CI:0.90~3.62,P=0.098)。结论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后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较高的SHR与发病3个月神经功能不良预后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三年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人分为两组——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组50人,实验班采用病案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法,由同一个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的心血管教学法。结果病案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病案教学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主张和医学教学的实际需求,心内科教学中病案教学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CT血管造影(CTA)分析无搏动性耳鸣(PT)人群乙状窦憩室(S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头颈部CTA,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2例单侧SSD受检者,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27~76(61±10)岁;左侧15例,右侧27例。按照1∶2比例纳入性别、年龄、侧别匹配的84例无SSD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9~84(61±12)岁。分别评估乙状窦周骨壁裂缺、静脉回流优势、横窦狭窄、颈静脉球窝高位、粗大导静脉、乳突气化程度(Ⅰ~Ⅳ级)、空蝶鞍情况。比较以上因素组间发生率差异并分析SSD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SSD组与对照组中,乙状窦周骨壁裂缺[66.7%(28/42)比19.0%(16/84)]、同侧横窦狭窄并同侧回流优势[26.2%(11/42)比4.8%(4/84)]、空蝶鞍[19.0%(8/42)比7.1%(6/84)]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SD组乳突气化程度整体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因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乙状窦周骨壁裂缺(P<0.01,OR=6.794,95%CI:2.530~18.245),同侧横窦狭窄并同侧回流优势(P=0.001,OR=13.293,95%CI:2.841~62.194),乳突区气化程度(P<0.01,OR=0.289,95%CI:0.156~0.536)与SSD形成独立相关。结论同侧静脉回流优势并横窦狭窄、乙状窦周骨壁裂缺、乳突区气化不良可能是SSD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系统地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VIP、WanFangdata中有关ACE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8月1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病例—对照研究(含17个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ACE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在所有基因模型比较中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不同运动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显示,ACE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与力量型、耐力型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与游泳类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果稳定性较好,漏斗图结果显示各基因模型比较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与中国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呈正相关,与耐力型运动能力呈负相关,与游泳类运动能力不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维生素C辅治更年期阴道炎的最佳剂量。方法收集我科2011.3-2014.3月3年间我科收治的更年期阴道炎患者198例,根据维生素C使用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于治疗后14天评估疗效。结果三组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既往研究已证实维生素C可辅治阴道炎的基础上,100mg的最小剂量已能起效,无需增大使用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心脏瓣膜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均通过彩色超声、心电图及血脂与钙磷代谢情况监测,并结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HDL-C、ALP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其中回归系数为0.451~1.037,标准误(SE)为0.088~0.533,其危险系数高达1.57倍,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属于年龄性变化心脏疾病,因此加强超声检测,注意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危险因素的预防,这对改善预后具有良好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化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护理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开展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舒适化护理模式护理,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配合能力、舒适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配合能力、舒适感、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护理应用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术中配合能力、舒适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满意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简介:研究目的:探讨我国45~64岁中老年人膝关节屈肌肌肉力量增龄性变化的特征;研究不同体育锻炼习惯对中老年人群膝关节屈肌肌肉力量的增龄性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智能化等长肌肉力量测试系统对45~64岁中老年人进行膝关节屈肌肌肉力量测试,通过对被测者进行肌力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增龄性趋势分析,分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最后采用回归分析分析增龄性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中老年人群的膝关节屈肌最大肌肉力量存在着性别差异,但是不存在着左右差异。(2)男女性中老年群体的膝关节屈肌最大肌肉力量整体上呈现出增龄性下降趋势,但是在开始下降的年龄段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并且中老年男女性人群膝关节屈肌最大肌肉力量发生快速下降的年龄节点均在55~59岁年龄段之间。(3)三种体育锻炼习惯的中老年群体的最大肌力的变化趋势存在着性别差异,但是不存在着左右差异;在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的基础上,参加体育锻炼对延缓肌力的增龄性下降趋势具有一定作用,并且在适当的时间频率范围内,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对延缓男性中老年右侧膝关节屈肌肌力的增龄性下降的作用更加明显,而对于女性中老年来说,不管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还是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体育锻炼对其膝关节屈肌肌力的增龄性下降的效果影响几乎相同。(4)性别、年龄和体育锻炼习惯三者均对中老年膝关节屈肌最大肌肉力量增龄性变化具有影响,但是只有性别因素属于高影响因素,达到了76.8%,而年龄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较低,均不足50%。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常见证候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比较的小样本预试验,为进一步开展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未合并重大疾病的60~79岁高血压患者96例,收集基线资料和证候分级量化资料,并确立各单一证候及其组合证候;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简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证候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⑴老年高血压的常见证候分布依次为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证(41/96)、阴阳两虚证(32/96)和阴虚阳亢证(15/96)。⑵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在生理、心理二领域以及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焦虑、压抑、强迫症状等方面评分低于阴阳两虚证和阴虚阳亢证,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候较为常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在多方面生活质量降低更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激方案(CAG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2例,标准化疗方案(DA方案)治疗25例,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CAG组与标准化疗组比较,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标准化疗组相比,CAG方案组骨髓恢复时间缩短,化疗相关死亡率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CAG方案疗效肯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