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究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0例应用腹腔镜诊断治疗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3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妇科急腹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未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13例(4.33%)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开始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急腹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不仅手术创伤小,且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实施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背景:小肠类器官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最好的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在国内建立并优化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小肠上皮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常规培养L-WRN细胞,收集含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的条件培养基。处死6~8周龄C57BL/6小鼠,自末端回肠起取约15cm肠段,纵向剖开,EDTA法分离、收集隐窝上皮,以基质胶包埋多聚化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L-WRN条件培养基,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出芽情况,待出芽达一定长度后,重新包埋传代培养。结果:与含20%FBS的L-WRN条件培养基相比,含10%FBS的条件培养基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条件培养基浓度为10%、15%、20%、25%、30%均可促使小肠类器官形成,15%条件培养基的出芽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并发现15%L-WRN条件培养基(含10%FBS)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出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双支架技术行TIP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16例采用双支架技术行TIPS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随访时间2周~24个月(平均11.25±4.3个月)。分析术后支架的开通情况及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6例手术全部成功,共置入支架37枚。即刻门静脉压力由术前平均(42.68±7.24)cmH2o降为术后(27.05±4.87)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因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的患者,术后未再出血;3例难治性腹水患者,1例于术后第1周内腹水消失,2例术后第2周不同程度缓解。2例分别在术后第1个月、第6个月出现分流道狭窄,再次介入干预后重新开通;1例于术后2周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随访期间余13例支架通畅,未见明显狭窄及闭塞。患者术后3天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肝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支架技术行TIPS术,可以明显提高TIPS术后分流道开通率,降低再次干预率;术后肝功能短期内受损,但从长远来看,肝功能受到的影响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通用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以及评价。方法根据相关关键词“通用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通过计算机检索出2004年1月-2014年1月的相关文献,将重复的研究以及文献排除,一共筛选出来42篇相关文献对通用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中材料的应用以及如何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通过研究和分析,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经常采用的是人工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等。人工关节假体所注入人体内的材料的形态设计,表面处理,材料的选择,相应的制造工艺以及包装是非常谨慎的。膝关节的假体都是根据骨和软组织条件进行决定的。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该不断的普及和发展质量好的假体,根据其不断开发以及推广使用相关配套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