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角度和课题。由于《论语》语录体的形式和内容的分散性很难完整地去解读孔子的思想。就算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在论语也有很多种解释。为了更加集中地去研究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我们从“孝”与“仁”的关系存在出发,探索儒家关于“仁”的思想。本文首先明确“仁”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与“礼”相区别。再在两者的关系中明确仁的具体内涵,最后发散到今天的时代意义。
简介:四、绝密开口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开始报名了,一向喜爱跑步的梁高高迫不及待地申报了100米赛跑。他豪气万丈地对米玉玉说:"你瞧(qiao)好了,我一定给咱们班争个冠军回来。"要想取得好成绩(ji),就少不了加强训练,所以梁高高每天都到操场上练习跑步。不光是他,其他参赛的同学也都卯(mao)足了劲进行赛前训练。几天下来,梁高高发现有不少同学都跑得比自己快。眼看夺冠无望,梁高高生十白米玉玉嘲笑自己,不由得着急起来。突然,他的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脸上跟着浮现出一丝微笑。次日,梁高高像往常一样来到操场训练。出乎大家的意料,梁高高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光跑在大家的前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5例,将其高频彩超诊断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被检测出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90.9%,其中有斑块形成38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位于颈动脉分叉处30例,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9例,位于颈外动脉起始部7例,位于颈总动脉主干4例。结论高频彩超对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损害情况进行准确的反应,从而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使用红霉素序贯的方法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则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结果的分析,使用红霉素序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可观,可在今后临床研究上应用。
简介:仁的“偏言”与“专言”话题源自程颐所说“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重点在如何看待仁在整个德性体系中的地位,并涉及仁是作为至善整体还是特定的德目等多方面的问题。程颐通过对《易传》“乾元”和“元亨利贞”的阐释,以“生”为纽带,将四德五常联系为一个整体。以生论仁,既关联存在论的性理,也含摄宇宙论的生理,力求从仁的“偏言”与“专言”入手揭示出仁的特色和性质。朱熹讨论仁的“偏言”与“专言”。通常是将其纳入到“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的框架之中。基于生气流行,“心之德”可以是“爱之理”,双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仁的至善整体与流行实施中的德目最终相互发明。
简介:“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观念。尽管关于甲骨文中有无“仁”字尚无定论,但是甲骨文已经有了“仁”字的原形。从“夷俗仁”、“相人耦”的风俗习惯入手,可以发现灸、爽、乘、化、尼、吊死个字形,分别是东夷民族二人相亲、抱哺其子、抵足而眠、靠背而卧、男女之爱、追孝父母诸风俗的写照,它们共同成为酿造“仁”的文化土壤。西周有“心”符之“德”源于并超越殷商无“心”符之“德”,其强调“环保小民”、“以民为鉴”,可能系受东夷“相人偶”精神的影响。西周的“德”字与战国时的“恙”(仁的古字)之间存在联系。“恙”最早拣于母亲对胎儿的关心。从人从二的“仁”字,最早见于西周晚期的《夷伯夷蓝器铭》,比学术界公认的首次见于战国时期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仁”字,要早约五百余年。“仁”经过孔子的加工上升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从野蛮不断走向文明的精神支柱。
简介:2012年4月27至29日,为期三天的“安徽省教科研联盟‘有效教学’研讨会”在阜阳一中召开。笔者所在学校选派了6名不同学科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笔者有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参加此次省教科研北部联盟研讨,是笔者所在学校四年来最远的一次。虽路途遥远,身体疲惫,但我们都感到非常愉悦,收获很多,受益匪浅。4月27下午,笔者和与会省内同行一起观摩了两节精彩的英语公开课,且参与了课后点评,对于笔者这个已有25年的教龄、且经历了很多次的公开课评选的教师来说,仍然感到眼前一亮,大有“柳暗花明”之感,同时也深感自己的很多不足,感到了自己对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认识的浅薄。两节公开课给笔者总体感觉如本文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