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湘语音系上的塞音从声学上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不送气带声塞音、弛声塞音。本次实验没有发现送气塞音,过去记录的祁阳方言送气塞音,分别表现为弛声塞音、不送气带声塞音、送气清塞音,新化方言送气塞音实际上是送气清塞音。

  • 标签: 湘语 塞音 带声 弛声
  • 简介:中古汉语的全塞音(包括爆发音和塞擦音)声母一般认为是类似于英语法语那样不送气的常态带声(modalvoice)辅音。还有一种看法,高本汉构拟为"送气",黄笑山、麦耘认为到唐宋时代全类似于今天吴语那样的"清音浊流"或"气声化音"。本文在全新的发声态框架中,以亚洲南部各语系和南方汉语各方言的大量田野录音材料为基础,重新讨论这一问题,提出以下观点:一是古全实为听感浑浊的弛声(slackvoice),而不是听感清洌的常态带声;二、同样,次也是弛声;三、与此相关的是,古清音是"清冽嗓音"(clearvoice),它包括但不仅仅是"清声母"(voicelessOnset)。四是弛声消失(即"浊音清化")后低调变为送气清音,高调不送气。

  • 标签: 古全浊 弛声 清浊 平送仄不送 低送高不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源性眩晕病人眩晕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耳源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眩晕护理,试验组病人给予眩晕分级护理,病人出院时比较护士及病人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干预期间病人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情况和病人跌倒的发生情况以及病人入院时和干预1周后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的情绪性得分(DHIE)。结果出院时试验组护士及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防跌倒护理措施的依从率(91.7%)高于对照组(68.3%),病人跌倒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0.0%),干预1周后DHIE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分级护理有助于对耳源性眩晕病人实施精准护理,降低病人跌倒发生率。

  • 标签: 耳源性眩晕 分级护理 跌倒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满意度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风上扰眩晕患者实施循经刮痧法联合耳穴埋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1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符合风上扰眩晕病症,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应用耳穴埋籽的对照组与在此基础上联合循经刮痧法中医护理干预手段的观察组各57例患者,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各症状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有效缩短(P<0.05)。结论:对于风上扰眩晕患者而言,给予循经刮痧法联合耳穴埋籽中医护理技术手段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循经刮痧法 耳穴埋籽 风痰上扰眩晕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分析在风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辨证属风上扰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如: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调制稳定斑块、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A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B组加用针刺治疗;C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针刺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风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风痰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针刺 半夏白术天麻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苍附导汤联合平衡火罐治疗湿阻滞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4年1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82例湿阻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苍附导汤联合平衡火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妊娠率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L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苍附导汤联合平衡火罐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湿阻滞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 提高妊娠率。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阻滞型 苍附导痰汤 平衡火罐
  • 简介:咳嗽、略、喘息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间质性肺病的患者。以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肺炎的患者。如果患者以咯吐黄脓痰液为主。或质地黏稠的液不易咳出.若伴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症状.可以选用贝羚胶囊治疗。

  • 标签: 痰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
  • 简介:目的:观察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和“八区十三穴”分区法治疗肝火上炎眩晕的临床疗效,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火上炎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分别采用“八区八穴”法和“八区十三穴”法给予眼针治疗,不行针,针刺20min,14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结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中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作以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虽两组间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数值上八区八穴组要优于八区十三穴组。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八区八穴组中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居多。结论: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对于肝火上炎眩晕的治疗作用略优于“八区十三穴”分区法。

  • 标签: 眼针 眩晕 八区八穴 八区十三穴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观察隔药灸脐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气血亏虚眩晕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将60例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用隔药灸脐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每次间隔2-3天,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对症治疗,隔日针刺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以症状积分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的改变,分析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用隔药灸脐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气血亏虚眩晕症状有显著作用,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隔药灸脐治疗气血亏虚眩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且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隔药灸脐 气血亏虚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针灸二科门诊或住院的64例寰枢关节紊乱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用采用"动留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7 d。治疗后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及头痛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1)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颈肩痛评分、头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8、-1.318、-4.789,P均<0.05)。(2)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00%(24/32)。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5)。结论"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眩晕 针刺疗法 动留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髓定眩汤对眩晕颈椎病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和口服中药定眩汤加牵引推拿法的不同治疗。结果定眩汤配合牵引组与葛根素对眩晕颈椎病的治疗在7d、15d时的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院6个月内的复诊率上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配合牵引法对颈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眩晕型颈椎病 中药治疗 补髓定眩汤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34-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针刀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椎动脉颈椎病眩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以牵引疗法完成治疗,试验组以小针刀手术完成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眩晕积分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积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眩晕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小针刀 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针灸二科门诊或住院的64例寰枢关节紊乱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用采用"动留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7 d。治疗后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及头痛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1)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颈肩痛评分、头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8、-1.318、-4.789,P均<0.05)。(2)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00%(24/32)。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5)。结论"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眩晕 针刺疗法 动留针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脑心康散治疗瘀血内阻眩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瘀血内阻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脑心康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地芬尼多片(眩晕停)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1、2、3、4周后的临床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对2组治疗1、2、3、4周后的眩晕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2、3、4周后患者的眩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脑心康散在治疗瘀血内阻眩晕患者中疗效显著。

  • 标签: 自拟脑心康散 瘀血内阻型 眩晕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对经方剂量的朔源,以及后世医家在应用重剂治疗疾病的心得,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运用中药重剂对气血不足所致的颈性眩晕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重剂 气血不足 颈性眩晕 苏继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放血联合推拿对肝阳上亢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调研对62例肝阳上亢眩晕患者进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穴位放血联合推拿治疗方法。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的治疗好转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好转率为96.7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好转率为83.87%。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的眩晕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放血联合推拿对肝阳上亢眩晕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眩晕的好转率明显提高。因此,在治疗肝阳上亢眩晕时,穴位放血联合推拿的综合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肝阳上亢型眩晕 穴位放血 推拿 好转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心绞痛痹阻证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探究分析该治疗措施对心肌血运重建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从我院选取68例冠心病心绞痛痹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在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痹阻证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改善心肌血运重建,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痰浊痹阻证 心肌血运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