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结核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的 52例结核脑膜炎患者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占 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开展细节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敷料松 脱、欠标识、管道处理不当、管道移位、记录不全面等各项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且 p< 0.05;轻度、中度、高度、重度等压疮发生风险的护理效果均优于 对照组,且 p< 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结核脑膜炎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预防压疮及管道等方面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所致。尽管COVID-19部分患者可合并神经系统症状,例如急性脑血管病症状、四肢酸痛、无力等肌肉损害的症状,以及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提示颅内感染的症状,但目前尚缺少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神经侵袭性(直接侵袭神经细胞)的直接证据。我们报告1例COVID-19合并结核脑膜炎,提醒同行当COVID-19确实合并颅内感染时,建议进行全面的病原体检查,特别是那些容易导致脑炎、脑膜炎的"常规的病原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脑膜炎,结核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脑膜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伤的相关因素以及应对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我院近几年结核脑膜炎患者治疗期间肝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得出影响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TBM比其他类型的结核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特别是在抗结核时期。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药物性肝损伤 治疗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在结核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感染性脑膜炎患者的MRI表现,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全部行MRI增强检查;结论磁共振平扫+增强是感染性脑膜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观察疗程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磁共振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增强CT对小儿结核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诊治结核脑膜炎的患儿120例,将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头颅增强CT检查、MRI检查和CSF检查。结果利用头颅增强CT对小儿结核脑膜炎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且对患儿的病情及病理有了全面掌握,具有典型性和可比性(P<0.05);利用MRI检查对病变范围显示较好,但对钙化的显示不及CT检查,而运用CSF虽然能够全面掌握患儿病情,但在典型性上还有所欠缺。结论通过增强CT对小儿结核脑膜炎的临床诊断,能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有效掌握,应与原有的检查方式相配合,从而确保临床诊断的客观全面性,为患儿的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增强CT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诊断 价值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脑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临床护理中细节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结核脑膜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和细节组,各组30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法和细节护理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细节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护理组,且细节组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组,P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细节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异烟肼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脑膜炎 (TB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6月— 2019 年 6月期间收治的结核脑膜炎患者 60 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方案,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33%(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常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射治疗结核脑膜炎可有效改善脑脊液常规水平,临床症状改善较快,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地塞米松 异烟肼 鞘内注射,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结核脑膜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52例结核脑膜炎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评估病人掌握结核脑膜炎相关知识的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6%的病人能熟练掌握结核脑膜炎相关知识和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11.54%。结论健康教育能降低结核脑膜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健康教育结核性脑膜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结核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结核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占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开展细节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敷料松脱、欠标识、管道处理不当、管道移位、记录不全面等各项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轻度、中度、高度、重度等压疮发生风险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结核脑膜炎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预防压疮及管道等方面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对于结核脑膜炎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根据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70例结合脑膜炎的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参照组(普通治疗组)和针对性方案治疗观察组(特殊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参照组采用常规的 2HREZ/4HR 治疗方案【1】,针对性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甘露醇治疗。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对于结合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做出相关研究。结果:对于结核脑膜炎患者采用针对性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利与患者康复。结论:经研究表明对于结核脑膜炎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后,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治疗中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利于治疗的正常进行。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脑膜炎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4收治的30例结核脑膜炎患者按照随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联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相比对照组(73.3%)明显提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压力、氯化物、糖、白细胞、蛋白等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结核脑膜炎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脑脊液,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置换 鞘内注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滋病合并结核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为临床及早识别该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脑膜炎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疼、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同时均有多种合并症,HIV相关指标如下所示:CD4+水平是2-591,平均值是(231.12±12.45);CD4+/CD8+水平是0.03-1.99,平均值是(1.01±0.23),不具特异性。脑脊液检查4例为结核菌X-PERT快速检测阳性,其中有1例利福平突变基因阳性;3例为BAC(培养):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例为结核菌X-PERT快速检测阳性及BAC(培养):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多采用个体化抗结核联合激素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艾滋病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结核脑膜炎护理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02例结核脑膜炎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脑膜炎护理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大范围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现代检验技术早期诊断结核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核脑膜炎患者,共40例,将其列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非结核脑膜炎患者,将其列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先后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以及GeneXpert技术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时,改良抗酸染色法敏感度为87.50%,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敏感度为7.50%,GeneXpert技术敏感度为37.50%,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相比较,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度最高;在检测非结核脑膜炎时,三中检测方式均显示为阴性。结论:在结核脑膜炎早期诊断中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与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早期诊断 改良抗酸染色法 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 GeneXpert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细节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模式针对结核脑膜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10月所收治的此类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患者被平分到两个小组中,分别为实验组、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所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服务,而实验组则接受的是细节护理服务,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失误情况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判断数据统计学意义的依据为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结果:实验组医护人员的护理失误情况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也要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结核 脑膜炎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结核脑膜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名结核脑膜炎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对照组仍然使用传统的临床抗结核治疗方法,探究组在传统治疗方式上加以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儿童体内的脑脊液情况(包括蛋白质、白细胞、糖、氯化物)。结果:两组儿童的病况均有所改善,但探究组儿童治疗后的脑脊液中的糖和氯化物高于对照组,而蛋白质和白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可以有效运用于儿童结核脑膜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利奈唑胺 结核性脑膜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结核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对本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纳入的84例结核脑膜炎患者作为对象,然后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2例采取优质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的19.05%比较明显更低(P<0.05)。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24%,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结合下脑膜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