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伴随着我国粮食产品价格的放开,价格机制已经成为调节经济资源在粮食生产部门与非粮食生产部门、粮食生产部门内部的各个子部门、各个粮食生产经营单位之间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的基础性机制。粮食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具有何特性?粮食产品价格机制的作用具有何特点与缺陷?针对粮食产品价格机制作用的缺陷,应采取何对策?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分析。一、粮食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自粮食产品的价格放开以来,我国粮食产品的价格便清晰地呈现出较大幅度涨落交替的周期性变动规律。而与粮食产品的价格变动相比,工业产品价格的变动周期则不那么清晰,波幅也相对平缓。粮食产品的价格变动阿以具有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其根据
简介:针对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特征,采用TVP-SVAR模型分析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传导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调节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货币基准利率对债券市场的传导效率高于公开市场直接投放货币,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信用利差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满足央行“预微预调”的目的,在债券市场的传导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信贷渠道还是利率渠道,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传导作用在日益提升,但是利率工具的短期作用效果不如中、长期,对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相对缓慢。刚性兑付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屏障,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综合利用结构性和定向性货币工具组合,适度地向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倾斜,优化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才能达到降低实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目的。
简介:受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和美国紧缩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有所放慢。但是由于全球利率普遍较低,通货膨胀率适度,加之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等因素.为2005年世界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上依然强劲,其增速接近于潜在的增长水平。据世界银行日前公布的《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估计为3.2%。略低于去年3.8%的增速。从各个地区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估计为2.5%。比去年低0.6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3.5%,欧元区增长1.1%,日本增长2.3%;
简介:随着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如何建立与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相适应的利率运行机制,有效发挥利率的作用,作为一个迫切需要解答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了出来。政策性信贷资金利率,是我国信贷利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政策性贷款利率作用,既不能孤立地看待政策性信贷利率的作用形式,同时,也要承认政策性信贷利率产生的特殊性对其作用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政策性信贷资产投放实行优惠利率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利率的作用,或是利率作用在政策性金融管理中的弱化。客观地看,政策性信贷利率固然有它作用的局限性,但其目的与国家整个利率体系调节资金供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调节范围与力度等方面与商业性金融有所区别罢了。首先
简介:我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以现有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86%,人口占59.41%,而1999年东、中、西部人均GDP的比例为1:0.472:0.372。这种不平衡已经影响到全国整体经济效益提高,加剧了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失衡,甚至危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据报道,我国的收入分配差异拉大,用来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进入国际警戒线。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后高收入人群迅速增多,以及经济转型期低收入弱势群体的范围有所扩大。由引可以看出地区差异的严重程度。然而不可否认,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因素很多,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加以阐述,本文只从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