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采用静脉输液的小儿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统计比较两组静脉输液小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得出,干预组静脉输液小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85%)、治疗依从性(94.25%),常规组静脉输液小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7.36%)、治疗依从性(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静脉输液的小儿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室和谐护患关系的效果评价。方法为了开展本次研究,特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符合要求的200名患者,将2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少,(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为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和谐程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泵在输注加温20%甘露醇中与传统重力输注对比的优越性。方法将本科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门诊输注甘露醇的96例次患者,按输注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每组。均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选择粗、直、弹性好且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上肢血管,输注20%甘露醇125ml。观察组将20%甘露醇加温至35~37℃后,使用输液泵控制速度快速输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抬高液体瓶,常温液体的方法进行输注。输注结束观察30min让患者离开。观察两组在输液速度、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排尿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均在14.7min滴注完成,发生静脉炎1例次,排尿时间为20±3.5min,患者诉输注过程中手臂轻度酸胀6例次,无重度酸胀及疼痛。对照组21例次在未加压情况下15min内输注完,7例次经加压后15min内输注完,18例次经加压无法忍受静脉胀痛拒绝加压后超过20min输注完,发生静脉炎3例次,排尿时间均在25min以上,其中18例次30min内未排尿,输注过程中41例次患者诉上肢酸胀,其中8例次为轻度酸胀,17例次为中度酸胀,12例次为重度酸胀,4例次诉难以忍受。两组均未发生药液外渗及重新穿刺情况。观察组在静脉炎发生率、用药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20%甘露醇使用输液泵加压静脉输入,较常温传统重力静脉输入法,静脉炎发生明显减少,输注速度易控制,不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保证了药物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性护理用于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对切口感染、输液导管堵塞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1.25%(P<0.05);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率68.75%(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用于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效使患者切口感染、输液导管堵塞的发生几率下降,提升了护理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本病的致残率也较高,因此为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我科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的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其中的4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方法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并采取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包括选择适宜的时机、预防肌肉的萎缩锻炼及预防关节变形、采用Bobath法对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训练、自理生活能力训练、心理护理等,1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后将两组的肌力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锻炼后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可自主进食、更衣,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说,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偏瘫患者致残或可以帮助其保持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套筒微创动力内固定架子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单套筒微创动力内固定架子治疗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手术时间55~85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80~300ml,平均220ml。切口长度4.6~6.5cm,平均5.5cm。住院时间10~18d,平均13.6d。16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3.5月,骨折愈合时间3.2~6.5月,平均4.5月,无不愈合或感染。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价,优12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3.8﹪(15/16)。结论单套筒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定可靠,是钉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9例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钢板组。19例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固定架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在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术后6、12月采用改良(GW)评分对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在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6月采用GW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情况发现两组差异显著(t=P<0.05),术后12月采用GW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情况发现两组差异不明显(t=P>0.05)。结论两种方式均有较好的疗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在短期内的效果更为显著,长期看来两种方式的疗效差异不明显。对于严重骨粉碎的患者来说,外固定支架治疗是很好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运用标识管理理论,自制眼科特殊护理标识牌在指导责任护士有效落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及患者自我照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我科病区收治的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按照两个临床护理专业组,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改进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糖尿病视网膜疾病专科护理措施,改进组则在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措施基础上,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床头卡上悬挂自制的特殊护理标识提示牌。结果改进组患者满意度、围术期护理质量、特殊体位执行正确率、血糖监测正确率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床头牌上,放置与治疗护理相关的特殊护理警示标识,可以让各班次的护理人员更清晰地了解患者病情及观察护理重点,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提升眼科专科围术期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视功能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分别应用不同的静脉输液方式,比较分析应用效果和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静脉留置针穿刺应用在对照组中,将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法应用到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穿刺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静脉穿刺费用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且减少了穿刺出血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患者在门诊输液的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护理价值,为临床门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在我院门诊选择了2016年5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患者,随机抽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对比其护理价值。结果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患者在门诊输液的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并大幅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应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将环节管理实行于门急诊输液室中,分析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参照组分析资料是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门急诊输液室收入和治疗的100例输液患者,在这个阶段未实施环节管理,实验组分析资料是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本门急诊输液室收入和治疗的100例输液患者,在这个阶段已实施环节管理,对比和统计2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总计率、管理满意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总计率0.00%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值4.00%,P<0.05,显现统计学数值间比较及参比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管理满意总计率94.00%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值75.00%,P<0.05,显现统计学数值间比较及参比意义。结论在门急诊输液室中实施环节管理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展现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