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CT与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检测中的影像学特点和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MRI扫描,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特点,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CT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检测中的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异常,股骨头出现星芒样或新月形缺损,骨囊性变以及骨小梁密度改变;MRI的影像学特点则主要表现为股骨头T1Wl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T1WI、T2WI混杂高信号。MRI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为95.92%,CT的检出率为79.59%,MRI的检出率高于CT。结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借助CT及MR的扫描中呈现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准确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情况进行判断,MRI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评估更为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加卒中单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口服,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2、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都较高,差异也不明显,但治疗组的总显效(基本恢复加显效)为76.7%,与对照组的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卒中单元综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疗效肯定,而结合小续命汤能在单纯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总显效率。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在桡骨小头骨折患者中的配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按照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组在中医手法复位基础上加用小夹板外固定,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消肿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同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消肿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分为(5.14±1.49)h、(5428.37±453.78)元和(8.13±2.26)h、(8759.49±664.73)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优良率为96.67%,与对照组(78.57%)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随访中有10.71%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桡骨小头骨折治疗中,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手术内固定,患者住院治疗费用少,消肿时间短,且随访后的优良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优选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头颈部护理。方法对于我科自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施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通过对其眼部、鼻部、口唇、耳部、心理及饮食等采取正确有效的头颈部护理措施,可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头颈部清洁,促进头颈部血液循环,尽快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我科收治的30例施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在认真细致的头颈部护理下,未发生创面的感染及并发症,且创面愈合良好。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是促进创面愈合,防止创面发生感染及并发症,甚至是防止颜面部器官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的关键。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
简介:[摘要]小儿秋季腹泻主要发生于秋冬寒冷季节,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若滥用抗生素,可导致耐药及肠道菌群的严重失调。中医学认为小儿腹泻是由于感染外邪,内伤饮食及脾胃虚弱而致。秋季气候由热转凉,气温偏差大,加之婴幼儿稚阴稚阳之体不适合于秋冬气温的变化,容易感受外邪,而且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薄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若脾失健运,内伤湿滞,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成泄泻。 本文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临床疗效,方中诸药具有镇痛,抑制胃肠蠕动,解除肠道痉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胃肠道吸收功能及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从而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维持肠道的正常菌群结构。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R治疗,随访一段时间,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血糖变化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F=33.910,P=0.000);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35)。结论 两种药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门冬胰岛素30R的治疗效果更佳。
简介:目的:分析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将363例AMI患者按是否经过院前救治分为A组(333例)与B组(30例).分析院前救治的时间、溶栓时间、溶栓再通率、5周住院病死率.结果:A组1小时内得到院前救治者98例,5周住院病死率14.25%,院前溶栓55例,再通率74.54%,5周住院病死率5.45%;院内溶栓124例,再通率76.61%,5周住院病死率16.12%.B组5周住院病死率30.0%.结论:经过120急救系统院前急救的老年AMI病人5周住院病死率下降,且院前救治的时间越早,5周住院病死率越低.
简介:目的了解21~40岁人群正常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e,GBM)的厚度。方法选择年龄为21~40岁,经临床筛选无影响GBM厚度的疾病,且免疫荧光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为正常肾小球的肾穿刺标本,常规固定、包埋及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根据等距离曲线移动原则对每个样本的一个肾小球拍照15张,随机设置测试系统,选择测试线与GBM足细胞侧相交的点作GBM的垂直线,与内皮细胞相交处的距离为GBM截面宽度,进而计算出GBM调和平均厚度。结果29例样本,GBM调和平均厚度为324.26±47.87(236.49~425.03)nm,男性为345.23±39.94(259.96~394.66)nm,女性为307.23±48.07(236.49~425.03)nm,男、女性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31);21~30岁和31~40岁的GBM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61)。结论正常人群中不同性别GBM厚度不同,需区别对待。
简介: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80岁以上AML(非M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仅接受支持治疗和接受减低剂量化疗和或地西他滨治疗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时间。结果:24例患者FAB分型M2型10例(41.7%),M4型7例(29.2%),M5型4例(16.7%),未分型3例(12.5%)。22例(91.0%)患者合并基础疾病。13例接受减低剂量化疗和或地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中8例(61.5%)获得PR及以上的缓解。接受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周,显著高于支持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周)(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WBC≥50×10^9/L、ECOG评分≥2和接受支持治疗为生存期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8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的患者半数以上获得PR及以上的疗效,且较支持治疗有更长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