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 目的: 评价PDCA教学模式对护理实习生在ICU实习过程中临床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ICU实习的来自同济大学的护理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应用PDCA循环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实习结束时,通过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实践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判断两组临床能力的显着差异,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PDCA教学模式组学生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PDCA教学方案,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了填鸭式教学所带来的的不良教学结果,提高教学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统计所有病人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和检出率。同时对比护理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在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最少3次,最多15次,平均(8.1±1.6)次。每回持续时间最短10min、最长18min,平均(14.2±2.7)min;在所有病人中,心肌缺血发作45例,发作率为75%。总发作次数为329次。而心肌缺血发作率最高的时间段是在00:60-12:00。同时在护理期间,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影响。方法:将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高龄产妇纳入研究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为60例,参照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高龄产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高龄产妇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的高龄产妇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高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分娩方式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高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结果可见,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应给予其助产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方式对提升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预警护理对急性支气管炎儿童病情提升效果的深入剖析。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医院接收的86名急性支气管炎儿童作为样本,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43名)和对照组(43名)。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预警护理干预。我们比较了两组儿童症状缓解的时间、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如最大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变化、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症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28%),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样显示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支气管炎儿童,实施预警护理策略在促进康复、优化病情、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以及提升家长满意度方面表现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院内就诊的60例接受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样本纳入例数:60例;样本纳入时间: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以随机摸球为基础分组方式,分为对照、实验两个小组,观察例数高度一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急诊护理干预。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实验组(急诊护理干预)护理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更短,(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接受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改善,有助于缩短恢复所需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预警护理对急性支气管炎儿童病情提升效果的深入剖析。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医院接收的86名急性支气管炎儿童作为样本,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43名)和对照组(43名)。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预警护理干预。我们比较了两组儿童症状缓解的时间、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如最大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变化、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症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28%),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样显示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支气管炎儿童,实施预警护理策略在促进康复、优化病情、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以及提升家长满意度方面表现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对泌尿外科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收治疗的108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且平均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影响。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极大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运用于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展现出了比较理想的临床护理成效,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方面有着显著作用,为缓解当下严峻的医患关系而奠定有利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颅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其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颅脑肿瘤手术的患者40例,为进一步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展开护理,乙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展开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该类患者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乙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运动能力、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等评分均优于甲组患者,且乙组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现象明显降低。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颅脑肿瘤术后偏瘫的患者而言,可以更好的提升和改善患者各方面的恢复能力,对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