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能源结构呈现煤炭多、石油少的特点,因此,发展煤化工相关能源技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煤化工行业耗水量较高,需水量较大,工业废水已经成为制约煤化工企业发展的难点。行业急需寻求一种经济性较强、处理效果良好、不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污水处理工艺,因此,零排放技术应用具有必要性,可有效促进煤化工行业整体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借助分质回用技术,经有效处理,实现污水处理,污水减排效果良好。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零排放技术出现,在火力发电厂污水处理上作用十分显著。以实现新鲜水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作为最终目的,建立在有效处理工艺基础上,完成污水集中处理,并进行分质合理回用,可有效促进节水、节能。目前,零排放技术在多个领域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简介:摘要: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有关碳减排的话题成为中国各界研究的热点,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碳排放展开了研究。首先从碳排放本身来说,在时间维度上,碳排放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次在空间维度上,通过研究,发现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最后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方面,发现环境规制的实施、发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发现科技创新的提高,均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规模的接轨,同时也是企业在面临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后所必须进行的转型升级。一般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源要素合理分配,即合理化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客观条件与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主要通过“结构红利”、协调能力与关联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绿色发展。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提高的过程,即高级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经济水平由低到高转变的标志,主要通过改变原有要素配置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绿色发展。
简介:摘要全寿命周期评价是评估某一产品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的一种量化评价方法。将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因子的概念,理论和框架结合起来应用于公路,建立了公路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模型。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基于流程的全寿命周期评价,以排放因子法为基础,将高速公路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排放因子全部转化为碳排放量,从而用单一的较为准确的标准与数值去量化沥青路面在全寿命周期内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能源的消耗,使得高速公路的相关部门能够准确的评价高速公路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量,对今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精确的资料参考,有效的降低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简介:文章通过研究创建了一种新方法,即在相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测定北京市22种绿化植物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的生物源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即"叶BVOCs排放速率"),同时利用叶面积指数(LAI)相关模型对其中12种植物进行单位投影面积的单一种类植物群落叶片BVOCs的年排放量(即"群落BVOCs年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北京市22种植物中迎春花、垂柳叶片的BVOCs排放速率最高,分别达到32.0、21.0μg/cm^2/h,西府海棠、碧桃叶片的BVOCs排放速率最低,分别为2.55、2.60μg/cm^2/h。而12种园林植物BVOCs年排放量较高的为紫叶李、棣棠花和银杏,分别为753、649和330g/m^2/y群落投影面积。
简介:通过“自下而上”法估算了2004-2015年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业的CO2排放量,并构建统计指数对该区域碳减排贡献与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运用LMDI法分解了其旅游业CO2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业碳排放量在研究周期内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是最重要的来源;其碳强度的脱钩指数多介于0到1之间,处于相对脱钩状态;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业碳减排潜力大于1,整体减排效率较高;消费水平和游客规模是促进该区域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的负向驱动作用效果显著。基于以上结论,对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业低碳发展提出了转变传统观念、改进能源强度、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强旅游监管约束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