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古代医籍中失眠归属于“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范畴,中医对失眠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认为失眠的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营卫失和、阳不入阴所致,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发生多与γ- 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等多种脑内神经递质关系密切,临床上多采用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非苯二氮卓类等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但长期应用易产生头晕、认知损害、困倦、记忆障碍、药物耐药性和成瘾性、撤药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与西药相比,中医治疗不良反应较少,长期疗效较好。本研究通过归纳总结治疗失眠方剂联合中医辅助疗法的临床应用,探讨相关辅助疗法在治疗失眠上的作用。结果显示,在中药方剂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相关中医治疗、物理治疗或心理治疗等可很好的提升中药方剂的疗效,对临床失眠的研究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