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格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脑钠肽(BNP)、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杭州明州医院接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BNP、Lp-PLA2、HbAlc、临床症状发作情况、心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95/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9,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BNP、Lp-PLA2水平分别为(101.21±40.13)ng/L、(105.56±12.56)p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57±37.29)ng/L、(137.52±16.88)p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15.19,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分别为(1.84±0.49)min/次、(1.32±0.21)次/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3±1.72)min/次、(3.58±0.71)次/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5、30.52,均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分别为(33.28±1.21)mm、(47.89±5.61)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6±2.14)mm、(53.25±5.07)mm,观察组LVEF为(48.59±5.81)%,高于对照组的(41.16±5.8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1、7.09、9.03,均P <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P=0.002)。结论替格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BNP、Lp-PLA2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绞痛,不稳定型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利钠肽,脑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巴林对大鼠急、慢性臂丛神经痛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月龄2~3个月,体质量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急性治疗组(POD1组)和慢性治疗组(POD12组),每组各12只。臂丛神经下干内注射蛇毒建立臂丛神经损伤模型,POD1组于造模成功后第1日起口服普巴林30 mg/kg,连续给药6 d。POD12组于术后第12日起口服普巴林30 mg/kg,连续给药6 d。各组于术前和术后3、6、9、12、15、20、30和60 d观察大鼠左前肢及右后肢对机械刺激的疼痛反应阈值,同时录像观察自发痛行为学表现。术后14、60 d每组各取2只大鼠行主动脉灌注后取材,电镜下观察臂丛神经和颈髓(C8~T1)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OD1组术后6、9、12、15、20、30及60 d左前肢机械痛阈提高,POD12组术后30、60 d左前肢机械痛阈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POD1组术后20、30及60 d右后肢机械痛阈提高,POD12组术后30、60 d右后肢机械痛阈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POD1组术后6、9、12、15、20、30及60 d探究行为次数和时间增加,修饰行为次数和时间减少;POD12组术后30及60 d探究行为次数和时间增加,修饰行为次数和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电镜下观察各组术后14、60 d臂丛神经及颈髓(C8~T1)有明显脱髓鞘改变。POD1组和POD12组术后60 d电镜下臂丛神经下干脱髓鞘好转,但(C8~T1)有髓纤维改善不明显。结论普巴林可通过改善臂丛神经脱髓鞘对大鼠急、慢性臂丛神经痛有治疗作用,且对急性臂丛神经痛效果更明显。

  • 标签: 普瑞巴林 臂丛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马唑仑用于气管切开虚弱患者再次手术时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后再次手术的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19~64岁,修正后虚弱指数评分≥3分,ASA分级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丙泊酚组(C组)和不同剂量马唑仑组(R1组、R2组及R3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R1组、R2组及R3组分别静脉注射马唑仑0.1、0.2和0.3 mg/kg,待BIS值≤65时,将气管切开套管更换为加强型气管导管。于诱导前(T0)、换管前即刻(T1)和换管后即刻(T2)记录MAP和HR。记录麻醉起效时间、低血压、心动过缓、换管时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补救镇静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R1组和R2组T1,2时MAP升高,R1组、R2组和R3组麻醉起效时间延长,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降低,R1组补救镇静率、R1组和R2组呛咳发生率升高(P<0.05或0.01);与R1组比较,C组、R2组和R3组T2时HR降低,麻醉起效时间缩短,补救镇静率及呛咳发生率降低,R3组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或0.01);与R2组比较,R3组麻醉起效时间缩短(P<0.05)。结论马唑仑0.2 mg/kg用于气管切开虚弱患者再次手术时麻醉诱导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苯二氮类 二异丙酚 深度镇静 气管切开术 虚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巴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对外用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中重度AD患者。治疗前由皮肤科医生和患者完成4项量表评估,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同时留取患者皮疹照片并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总IgE检查,除外禁忌后予口服巴替尼2 mg/d治疗16周。治疗开始后在第1、2、4、8、12、16和20周定期随访,评估以上4种评分,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纳入24例AD患者,均完成16周的药物治疗和20周的随访观察。4种评分开始治疗后20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第20周时,IGA评分由基线(4.13 ± 0.61)分降至(1.12 ± 0.49)分(t = 22.70,P < 0.001),EASI评分由(37.59 ± 14.86)分降至(4.53 ± 3.78)分(t = 10.55,P < 0.001),NRS评分由(6.83 ± 2.26)分降至(0.72 ± 0.58)分(t = 10.69,P < 0.001),DLQI评分由(18.67 ± 8.64)分降至(1.39 ± 0.85)分(t = 8.40,P < 0.001)。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3例在开始口服药物时出现胃部不适,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急性过敏表现(1例过敏性结膜炎、2例急性荨麻疹),使用抗组胺药物后很快缓解且无复发。结论巴替尼可为AD尤其是外用药物控制不佳、需考虑加用系统药物的中重度AD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Janus激酶类 蛋白激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巴瑞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苯磺酸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Ⅲ级,BMI 18~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丙泊酚组(P组)和甲苯磺酸马唑仑组(R组)。麻醉诱导时P组静脉推注丙泊酚2 mg/kg,R组静脉推注甲苯磺酸马唑仑0.3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两组均给予阿芬太尼10 μg/kg、米库氯铵0.2 mg/kg。置入喉罩后P组与R组分别泵注丙泊酚4~8 mg·kg-1·h-1、甲苯磺酸马唑仑0.3~1.0 mg·kg-1·h-1,两组患者均复合泵注芬太尼0.1 μg·kg-1·min-1、米库氯铵0.2 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T0)、置入喉罩时(T1)、置入喉罩5 min(T2)、停用麻醉药物时(T3)、拔除喉罩时(T4)、拔除喉罩5 min(T5)的血压、心率、BIS值和改良警觉/镇静(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Sedation, mOAA/S)评分;记录麻醉开始至停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间(手术时间)、给药结束至苏醒时间(苏醒时间)、给药结束至拔除喉罩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中与术后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注射痛、头晕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Brice问卷法记录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P组在T1、T2、T3时心率明显下降(P<0.05),在T1、T2、T3、T4时SBP明显下降(P<0.05),T1、T2、T3时DBP明显下降(P<0.05),在T1、T2、T3、T4、T5时BIS明显下降(P<0.05);R组在T3时心率明显下降(P<0.05),在T1、T2、T3、T4时SBP明显下降(P<0.05),在T1、T2、T3时DBP明显下降(P<0.05),在T1、T2、T3、T4、T5时BIS明显下降(P<0.05)。与P组比较,R组在T2时DBP升高(P<0.05),在T1、T2、T4时心率增快(P<0.05),在T1、T2、T3、T5时BIS升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mOA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R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缩短(P<0.05)。与P组比较,R组无注射痛,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补救镇静、头晕、嗜睡,恶心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动过缓、高血压和术中知晓。结论甲苯磺酸马唑仑可安全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诱导时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且无注射痛。

  • 标签: 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联合应用冠心苏合丸与替格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替格洛治疗,试验组则是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冠心苏合丸,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参照组更优(P

  • 标签: 冠心苏合丸 替格瑞洛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冠心病病例,比照两种他汀类药物的药效。 方法: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将120个冠心病病例分组,60例一组。组1(对照组)施以阿托伐他汀,组2(观察组)施以舒伐他汀。比照各临床指标。 结果:治疗前心功能分级、血脂数据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更佳,血脂更低(p<0.05);组间不良反应对比:p>0.05。 结论:冠心病治疗中,舒伐他汀的药效高于阿托伐他汀。

  • 标签: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于手术室全身麻醉的患者采取芬太尼配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的方式,对于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全身麻醉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采取芬太尼的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添加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分数之间差距较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在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气管拔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手术全身麻醉治疗的患者,采取芬太尼配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出时间以及睁眼时间有效减少,同时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

  • 标签: 手术室 全身麻醉 瑞芬太尼 麻醉苏醒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氯雷他定与派松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皮炎湿疹类佩服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治疗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与派松联合治疗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现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2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性为42(84.00%),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为74.32±3.28,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为54.48±2.11。实验组50例患者中,治愈31例,有效19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性为50(100.00%),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为74.29±3.24,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为40.10±1.54。实验组患者治疗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氯雷他定与派松联合治疗方法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实现治疗后患者临床中症状的有效缓解,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氯雷他定 派瑞松 联合治疗 皮炎湿疹类 皮肤病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方法 纳入病例:128例,病症:冠心病,入组时间:2019年3月-2021年3月,分组方式:电脑等量随机方式,组别:实验及对照,各64例,治疗方式:分别采用舒伐他汀和阿托伐托汀开展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LDL-C、TG、TC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HDL-C指标相较于治疗前有所提高;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LDL-C、TG、TC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HDL-C水平和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舒伐他汀和阿伐他汀进行治疗,都具有一定的血脂调节效果,但是舒伐他汀相较于阿伐他汀效果更佳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PCI治疗AMI患者时联合使用替格洛、比伐芦定的效果。方法 在急诊科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选出62例PCI治疗AMI患者,根据奇偶法分为2组。其对照组给予替格洛、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而观察组使用替格洛、比伐芦定药物治疗。对比各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TIMI分级、TMPG分级、LVEF,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治疗AMI患者时联合使用替格洛、比伐芦定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AMI PCI 比伐芦定 替格瑞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尤克林联合静脉溶栓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临床影响。方法:抽选本院急诊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接诊时间2019年9月~2020年11月),取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3例,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比较尤克林联合静脉溶栓剂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脑血管血液流速指标较对照组均上升,差异显著,P<0.05。(2)治疗预后:治疗前实验室检验、神经功能损伤评估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P-1、NSE及NIHSS评分均下降,MMP-9上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克林联合静脉溶栓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在积极辅助溶栓,改善脑部血流供给同时,延缓梗死损伤进展,改善患者病情预后。

  • 标签: 尤瑞克林 静脉溶栓剂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甘精胰岛素、格列奈联合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性。方法 自20年度的1月至21年度1月选择132例因2型糖尿病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随机方案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66例病人。治疗A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B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格列奈联合治疗。总结、探究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性。结果 治疗A组与治疗B组空腹血糖水平值对照,前者较高后者低,餐后2h血糖水平对照前者较高、后者低,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方法:研究2020.06—2021.05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4例)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研究组(34例)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和比较组间麻醉效果、各时间点MAP、HR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呼吸恢复时间(5.69±1.67)min、意识恢复时间(6.74±2.69)min、清醒时间(7.32±2.37)min、拔管时间(9.73±4.25)min相比参照组的要短。组间麻醉前MAP、HR水平对比并无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10min的MAP水平(93.58±8.73)mmHg、术后即刻的MAP水平(96.59±6.31)mmHg相比参照组的要低,且研究组麻醉10min的HR水平(74.43±8.45)次/min、术后即刻的HR水平(76.95±8.86)次/min相比参照组的要低,P

  • 标签: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临床麻醉中应用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4月到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4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分组,设定其中47例为参照组并实施常规全身麻醉,其余47例为研究组应用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对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术中生命体征,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 比较两组的术后苏醒时间,研究组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临床麻醉中应用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加快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妇科手术 临床麻醉 瑞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苯磺酸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院内需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62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1例,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31例,用苯磺酸马唑仑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15分钟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下降幅度比参照组小;观察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少于参照组,有差异(P

  • 标签: 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从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1组采用舒伐他汀,2组采用硝苯地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情况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1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1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更高,值得广泛利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高血压 临床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舒伐他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依达拉奉联合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前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也高于后者。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强化他们的脑部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依达拉奉 瑞舒伐他汀治疗 脑梗死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的是氨氯地平治疗,后者给予的是氨氯地平联合舒伐他汀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压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试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是120.36±0.17和80.99±0.18,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具体治疗效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3.3%。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实施氨氯地平联合舒伐他汀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最大程度的缓解临床不良反应,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氨氯地平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高血压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马左仑用于老年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的78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研究组使用苯磺酸马唑仑,观察两组患者Ramsay评分、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苯磺酸瑞马唑仑 老年 无痛胃肠镜检查 镇静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