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或庆大霉素术中冲洗骨科Ⅰ类手术切口对术后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8例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术中用不同冲洗液冲洗切口术后是否切口感染、恢复正常体温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三组冲洗组术前半小时均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其中生理盐水冲洗组1025例,碘伏冲洗组602例,庆大霉素冲洗组401例。结果生理盐水冲洗组和庆大霉素在术后切口感染、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碘伏冲洗组(P<0.05),生理盐水冲洗组和庆大霉素冲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术前或术中静脉抗生素的应用,庆大霉素冲洗组和碘伏冲洗组杀菌的意义并不是很大。结论生理盐水冲洗组优于庆大霉素冲洗组和碘伏冲洗组。

  • 标签: 生理盐水 碘伏 庆大霉素 冲洗 手术 抗生素 切口愈合
  • 简介:总是在抱怨自己是个小“腹”婆,钱包却好像也不太鼓,鼓起来的是绝对不希望的部位呢!要知道,想让小腹恢复平坦,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调理肠道的健康。本期总力特辑的重头部分《小腹变平坦,女性的“肠CARE”》,就是从饮食、运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处入手,告诉你只需对生活和饮食习惯等进行一些微小调整,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身体的健康程度,且非常便于操作,很实用哦!

  • 标签: 肠道健康 小腹 饮食习惯 CARE 健康程度 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静脉肾盂造影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对300例年龄16—78岁准备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所应用的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分析,观察肠道清洁效果,以及他们对所用的肠道清洁方法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常规清洁灌肠90例,有82例肠道清洁效果为合格,合格率为91.11%;不良反应15例,其发生率为16.67%。口服番泻叶汁液160例,有157例肠道清洁效果为合格,合格率为98.12%;不良反应6例,其发生率为3.75%。口服甘露醇50例,有46例肠道清洁效果为合格,合格率为92%;不良反应6例,其发生率为12%。结论常规清洁灌肠、口服番泻叶汁液及口服甘露醇各有优缺点,但口服番泻叶汁液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尤其适合于老年患者及不能耐受使用其他方法的患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发现开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并探讨术后切口无留置缝线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患者使用切口无留置缝线处理,并与40例常规缝合患者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并统计术后切口感染与阑尾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无留置缝线组发生脂肪液化、血肿、异物反应和引流不当的比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无留置缝线组三种不同病理类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开腹阑尾炎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原因中术后伤口缝合技术是一个相关影响因素,选择无留置缝线技术能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开腹阑尾切除 切口感染 原因 无留置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预防老年性胃穿孔术后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选自2006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老年性胃穿孔病人。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100例),研究组将硅胶管置于腹膜外肌层下及脂肪层下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缝合切口。结果研究组有1例(占1%)符合切口感染评价标准,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有32例(占40%)符合切口感染评价标准,出现切口感染,其中死亡6例(占7.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内置管负压引流预防老年性胃穿孔术后切口感染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且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同时也降低了老年性胃穿孔围手术期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负压引流 老年性胃穿孔 伤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心得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07年3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共123例病例,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患儿均手术顺利、恢复较好。结论在实践中体会到与传统手术切口比较具有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复发率低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切口 小儿腹股沟疝 体会
  • 简介:自1987年Mouret进行世界首例LC以来,以腹腔镜为基本技术的微创外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外科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20年来,胃肠外科微创手术完成了从良性疾病向恶性肿瘤的过渡;微创理念深入人心,推广、普及非常迅猛,我国的胃肠微创手术水平跻身国际前列;微创胃肠手术已从精准化进入了功能化时代。然而,在遇到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未来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今天对微创胃肠外科现状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评估。

  • 标签: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肠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内镜下摘除胃肠息肉患者214例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护理,21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不良症状及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中,护理人员人性化综合护理对于确保手术顺利安全进行,加速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息肉 内镜 胃肠 护理
  • 简介:充分保湿、细心护理……。为了保持皮肤的美丽,很多女性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努力着。然而,与皮肤相关的最为重要的努力却容易被忽视,这就是“便秘的改善”。据说每5个日本人中就有1个出现过某种便秘症状。这一肠道的不良状态其实对皮肤质昼有着不小的影响。

  • 标签: 美容 化妆品 护肤品 品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轮状病毒导致肠道外感染的相关临床表现。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儿童轮状病毒导致肠道外感染患者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儿童出现轮状病毒症状时,因轮状病毒感染而导致呼吸系统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有23例,有46例患者合并出现闭塞流涕以及咳嗽等表现,表现为急性喉炎的有2例患者,表现为支气管炎的有13例患者,毛细血管炎的有7例患者,出现肺炎现象的患者有4例,神经系统出现抽搐现象的有5例,其中3例患者伴有皮疹现象。本组患者中接受心肌酶谱检查的有40例,其中表现为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有34例。本组患者中接受肝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有13例患者,表现为谷草转氨酶偏高的有23例。患者X射线胸片检查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的有19例,表现为双肺斑片影或者点片影的有5例。患者心电图检查表现为窦性心律过速的有23例,表现为T波改变的有5例。有6例患者接受脑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中有3例患者显示异常。结论轮状病毒的出现可能导致儿童肠道外发生感染,从而导致呼吸系统、心肌损害以及肝脏损害等症状,而病毒血症可能是造成轮状病毒出现多途径损害的主要途径。

  • 标签: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钠口服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甘露醇与标准临床护理路径及有效的健康教育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整体的有效率,研究结肠镜检查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15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50例)和B组(对照组,50例),C组(对照组,50例),A组口服磷酸钠溶液,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两组均建立结肠镜检查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肠道准备、检查配合等综合的电化健康教育模式,C组口服甘露醇溶液采用常规护理流程与健教方式。观察对比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饮水量、口感及不良反应、肠腔清洁效果、检查完成时间等。结果实验组(A组)饮水量,口感及患者接受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A、B两组肠腔清洁效果优于C组。结论磷酸钠口服液饮水量较少,口感较好,患者接受程度高;标准临床护理路径及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肠道准备的质量。

  • 标签: 电子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形成机理、发生原因、及脂肪液化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008年至2011年我院普外科和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局部和全身处理,均恢复良好,顺利愈合。结论术前积极纠正基础疾病,术中有效的处置,均可有效的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术后,特别是发生液化后的有效处理可明显缩短液化切口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脂肪液化 腹部切口 肥胖 电刀 缝合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腹部切口感染的常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降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切口感染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上述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无脓毒血症及坏死病例,住院时间3~14d,平均8.7d,均好转出院。结论患者本身因素、手术操作不当、抗感染措施不合理等原因为造成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的重要原因,做出针对性措施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腹部切口 感染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剖宫产手术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深入科室检查及发现监测医师填写剖宫产患者监测调查表等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实施的剖宫产术520例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病例11例,感染率2.11%。结论目标性监测方法能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现率,为有效地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剖宫产 目标性监测 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中出现脂肪液化后的治疗方法、出现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对象是从自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的29例,患者均出现因为腹部切口手术导致的脂肪液化现象,根据患者液化现象和伤口愈合的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甲组为渗液较少的患者8例,乙组为渗液较多的患者15例,丙组为伤口完全不愈合的患者6例。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9例患者在接受了术后的治疗后伤口均良好愈合,没有发生感染情况。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合理选用高频电刀;在手术后一旦发现患者的伤口出现渗液或者无法愈合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治疗,对于患者伤口出现的渗液或愈合情况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 脂肪液化 治疗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