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36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研究组患者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作为主要用药方案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活血化瘀散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气滞血瘀型PD患者,随机数字分组,分作对照组、研究组,每组纳入人数为8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PGF2a低于对照组,PG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PD治疗中运用自拟活血化瘀散+耳穴贴压疗法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疼痛度、PGF2a、PGE2指标,建议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凉血散瘀汤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的120例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和甘油止痒洗剂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凉血散瘀汤进行治疗,停止用药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凉血散瘀汤治疗湿疹,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用药后随访1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散瘀汤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瘀组方对脑梗塞患者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同时评价药物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所有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中药益气化瘀组方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分别检测血VEGF水平,同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第7天血VEGF水平为598±121.3pg/ml,高于对照组508±116.4pg/ml(P<0.05);治疗后第14天比较,治疗组为421.01±81.3pg/ml,高于对照组361.21±71.4pg/ml(P<0.01)。结论益气化瘀组方治疗脑梗塞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治疗后血VEGF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黄芪当归汤加减在小儿气虚血瘀咳嗽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气虚血瘀咳嗽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小儿肺咳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接受黄芪当归汤加减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3.8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76%,对照组患儿则为7.14%,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差异的不良反应说明了两种治疗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黄芪当归汤加减治疗小儿气虚血瘀咳嗽具有较高的安全保证,效果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配合针灸,理疗治疗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的组合疗法。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微波,热敷,针灸等治疗;试验组34例给予微波,热敷,针灸并联合三黄膏外敷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一周。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的积分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RI、VAS、PPI积分都显著性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PRI、VAS、PPI积分更低(P<0.01)。试验组治愈率为38.2%(13/34),对照组治愈率为12.1%(4/33),试验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针灸,理疗等传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