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实施已经十年,但我国的陪审制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驻庭陪审"、"编外法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等现象的显现不同程度影响了人民陪审员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各地法院试图通过引入人大代表陪审员、专家陪审员等措施加强陪审权独立运行空间,提升陪审员在合议庭中地位。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显现出诸多理论悖论与实践障碍,效果并不理想。在此基础上,浙江省J院探索并实践了"1名法官+4名陪审员"的"大陪审"制,试图构建有效解决"陪而不审"困境且符合陪审制度本质要义的全新模式,该种模式的顺利推行需要通过修改现行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形成合力。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新兴媒体也在不断出现,这样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所承载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信息碎片化的当下,个人的言论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公众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满足,海量的信息和互联网都为话语权开辟了新的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体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价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简介:姓名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民事权利,姓名权在本质上讲属于人格权,它经历了从身份权向人格权的演化,所处领域也从传统的公法范畴移位到私法范畴。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离开民族聚居地,融入到各地的城市生活中,与之相伴随的是部分"被认为具有独特"姓名的群众因其姓名而遭遇到了或多或少、林林总总的现实问题,为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有时甚至影响深远。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以特定少数民族为例(文中主要涉及蒙古族、维吾尔族)思考分析少数民族姓名权保护之紧迫性、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姓名权的法律保障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