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新课程理念下的练习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及多元的、丰富的复合体。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发展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手段之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注重知情结合、动静结合与数形结合,也不失为一种好途径。一个人吃进了许多食物,如果不能消化和吸收,这个人不会健康。我们的学生如果学到了新知识而不进行有效的练习。是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数学新授课堂练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练习设计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新授课的练习呢?我认为新授课的练习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练习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短短的40分钟内,既要完成新授知识,又要及时的进行练习巩固,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课堂练习更有效呢?首先要做到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练习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尤其是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这样就能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的练在关键处。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重叠问题》,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体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解决重合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根据直观图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直观图有明确的认识;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简介:在传统教育中,《诗经》一直是被作为“经学”来教学的,历来的研究者也多从“经学”的角度来研究《诗经》的,这种经学化的教育与研究使得《诗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本色,成为政治统治、道德说教的工具。其实《诗经》的本色应该是文学性的,因为它原本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为什么《诗经》和《楚辞》被称为“诗骚”?为什么说《诗经》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又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文学家、诗人以《诗经》为榜样进行文学创作?……这一切都说明《诗经》是文学作品。既然它是文学作品,既然它又一直作为经学教材在传统教育中使用着,那么它在教育上的文学性影响就一定存在,虽然这种影响不是那些塾师们有意识地进行的,但是其精美的文学形象、优美的文学语言、丰富的人文精神肯定会在学习者的朗朗诵读、吟咏品味之中感染着、熏陶着它的学习者,所以说,“客观上,《诗经》一直担负着文学教育的任务。”一、朱熹对《诗经》的文学性解读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的理学家身份决定了他的教育目的——宣扬封建教化,维护封建统治。这是朱熹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诗教”也不例外,他在《诗集传》的《自序》中声称《三百篇》中“人事挟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