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书系》,对从文明戏时期到建国前夕这一阶段的重要戏剧理论批评著述进行集中影印,为现代戏剧研究保留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书系》本着“依史看论,以论勾史”的思路,其编纂体例及对内容的择取,使整套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按照原书出版时间的先后编排书籍,以求勾勒现代戏剧运动史之轮廓;二、书籍的收录,又以各阶段美学动向为内在支撑,勾画出中国现代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三、线性勾勒中,注重对重点戏剧家或戏剧现象的凸显;四、内容选编方面,力求面面俱到、风格多元;五、收录具有代表意义的外国译著。本文从以上五点对《书系》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其在戏剧理论批评领域的重大贡献做出评价。

  • 标签: 现代戏剧理论 现代戏剧批评 戏剧运动史 戏剧观念史
  • 简介:石挥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话剧表演艺术大师。以1940年为分界线,他的表演创作经历了在北平和在上海的两个阶段。1935年至1940年期间,石挥在左翼、抗战戏剧运动的影响下,吸收戏曲等传统艺术的表演技巧,形成了最初的戏剧观念,并总结了一系列演剧理论。1940年后,石挥南下“孤岛”上海,他之前形成的戏剧观念与演剧理论得到深化,其表演艺术成就攀上了巅峰。

  • 标签: 石挥 戏剧观念 表演理论 北京剧社
  • 简介:本文提出了若干表演理论新概念,如:演员、角色、观众是表演艺术内在结构三要素;舞台角色形象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动态系统;演员是操作表情与情感的大师;审美需求的迫切感是演员创作激情的“源泉”;指出暗示手法在表演操作中的特殊意义;文章还提出了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不可或缺并不可逾越的三个层次的看法;对其中最高层次——灵感状态作了翔实的分析;最后对表演艺术的特殊操作方式,概括出几点特征,等等。通篇着重探索的是,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演员思维运动的规律究竟是怎样的。

  • 标签: 结构 要素 动态系统过程 同一 灵感 优势原则
  • 简介:由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艺术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戏剧期刊与戏剧理论批评研讨会”于2002年6月10日至13日在郑州市召开。北京、河南、上海、广东、四川、湖南、河北、安徽、山西、陕西、山东、湖北、江苏、浙江、黑龙江、吉林、福建、贵州、青海等地几十家艺术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戏剧期刊编辑部的60多位专家、编辑出席了会议,中国文联主席、全国艺术科学规划

  • 标签: 中国 戏剧期刊 戏剧理论 戏剧批评 研讨会
  • 简介:<正>翻开二千多年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随处都可以找到许许多多有关知识分子踌躇满志、出将入相,钟鸣鼎食、终老荣华的记载。可是,唯独在元代,封建士大夫们却遭到了难以忍受的厄运,除了极少数大官僚、大地主和一些“大儒”之外,绝大多数读书人地位之卑下,生活之困苦,都为亘古以来所未有。在这样一个视知识分子如草芥的年代里,读书人仕进无门,追求无路,他们的美好理想一再化为幻影,于是只好在远离人世的林泉丘壑中过着遁世的生活。元代享有盛名的戏曲大师马致远曾写过《汉宫秋》这样的不朽名作,也创作过在当时及后世都很有影响的爱情剧《青衫泪》。但是,细读一下马氏存世

  • 标签: 马致远 知识分子命运 全真教 元代社会 黄粱梦 神仙道化剧
  • 简介:本文从仪式的角度分析了不确定性回避理论在《集结号》和《血战钢锯岭》特写镜头中所体现出的行为特点和文化差异:中国英雄在履行仪式的过程中倾向于宣泄情绪,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回避倾向;而相似场景下的美国英雄通过自我压抑的方式控制情绪,对于不可预见因素的回避倾向不明显。

  • 标签: 不确定性回避 仪式 英雄
  • 简介:碑学研究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于碑学的界定、审美及其具体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讨论已多,但关于碑学笔法理论的探讨却多局限于如涩笔、中锋、裹绞等某一个点的衍说,有的甚至批评碑派书家不懂笔法。其实,对碑学笔法理论的误解往往是由于批评者多以帖学的立场去审视碑学的笔法理论。清代以包世臣为核心的碑学家有意无意地建构了有别于帖学、体现出新的审美原则的碑学笔法系统,这些理论不仅是碑学建构的理论基点,而且使理论落实为具体的实践,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标志着碑学内涵的最终生成。在笔法理论的建构中,碑学家确立了自己的笔法原则和系统:用逆是为藏锋,藏锋方能中锋行笔,行笔时既要疾中有涩,以得雄厚自然,又要行中有留,留中有行,以绝呆板、轻滑。要得厚重,故铺毫而行,万毫齐力而得中实之妙,避免空怯。因铺毫易散锋,故而裹笔以得势。这些笔法原则与篆隶和北碑的审美特点是一致的。

  • 标签: 碑学 笔法理论 古法追认 体系建构
  • 简介:本文着眼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现状展开探讨。如何让音乐理论课服务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文章中主张变抽象为具体,感性理性相结合,音乐技能服务与音乐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编与合作能力。具体阐述了每个理论学习阶段与幼儿音乐教学的结合方法。

  • 标签: 音乐元素 多声部训练 记谱 曲式分析 创编与合作
  • 简介:设计理论课程是设计类学生的重要课程,在授课时往往会遭遇学生重视不够、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等一系列问题。这与传统授课模式息息相关,教学模式急需改革。文章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对现存问题及案例教学法的优势进行分析,试图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改善理论教学的现存问题。

  • 标签: 案例教学 设计理论课程 设计概论
  • 简介:一九八四年十月初,享有“紫塞明珠”之称的河北承德,以它浓丽的秋色,迎来了一批负有重要使命的客人。他们都是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来的“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的评奖委员。其中有来自南京的七十高龄的老戏剧理论家陈瘦竹,来自上海的七十高龄的老戏曲家陶雄和陈恭敏、何慢,来自四川的席明真,以及北京的刘厚生、郭汉城、杜高、徐晓钟、丁扬忠、何为、祝肇年、黄克保、曲六乙、沈达人、龚和德、颜长珂等。他们都是全国戏曲、话剧、外国戏剧、戏剧文学、戏剧表导演、戏曲音乐、戏剧舞台美术等各个研究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论工作者。他们将在这里评选出第一届戏剧理论著作获奖书目。

  • 标签: 戏曲家 陈恭敏 丁扬忠 紫塞 中国戏剧家协会 郭汉城
  • 简介:巴尔蒂斯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过着一种幽闭的生活.默默无闻地进行着艺术创作,就像一个局外人从容地穿越他所经历的世纪,没有参加过任何派别和社团。纵观西方画论发展史后我们认为,巴尔蒂斯的绘画不完全归于模仿论的范畴,但也是他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应;不应全部局限于表现论的框架,却是他情感世界的直接表露。

  • 标签: 巴尔蒂斯 绘画艺术 符号学理论 卡西尔 解析 艺术创作
  • 简介:<正>舞台美术学科,舞台设计理论专业83级研究生陈明,经过二年的专业学习,在其导师胡妙胜副教授的指导下,应用符号学,研究舞台设计的理论问题,撰写了题为《戏剧的视觉符号——对符号学领地的涉足》的学术论文。这篇论文从方法论上说,具有开拓性,论述的问题亦富有现实意义。今年10月17日,学院举行了设计理论专业的硕士论文答辩会,答辩委员会主任龚和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答辩委员会委员孙浩然、胡妙胜、周本义、徐企平出席答辩会,陈明同志顺利地通过了毕业和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

  • 标签: 设计理论 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 符号学 研究生 理论问题
  • 简介:由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和黄梅戏研究会联合主办的’95黄梅戏表演艺术研讨会,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于1995年12月20日在合肥文华园开幕。开幕式由安徽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黄梅戏研究会会长蓝天主持。

  • 标签: 黄梅戏 表演艺术 研讨会 戏曲理论 戏曲艺术 艺术发展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对话热,尤其是海外公演交流活动为剧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词汇、新观念。中外以及知识界与梨园界的互动都达NT新的层面。此间“象征主义”成为各方进行戏曲理论探讨的关键词。这一概念近20年间在戏曲讨论中的由显至隐,展现了在“他者”的刺激下,思想界的启蒙诉求与梨园界的艺术理论探索进行的对接,并因此启发和影响了“剧学”的构建和实践。

  • 标签: 剧学 象征主义 海外交流 梅兰芳 程砚秋 新知识界
  • 简介:把普通大学教室变成教育戏剧的剧场,它的功能是用戏剧的方式完成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开拓与塑造。在教室剧场教学上最重要的原则不是个体成员为演戏而表现,而是为实现集体创造表现戏剧而参与体验,目的是让大学里有更多的戏剧参与者,在教室剧场创造中实现自我提升的实际体验。

  • 标签: 教室剧场 教育戏剧 自我提升 体验
  • 简介:近日,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及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评选活动和PALM2016产品技术进步奖评选活动开始启动。

  • 标签: 评选活动 知识产权 PALM 技术进步 参展商 产品
  • 简介:“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研究:政策、实践和理论反思”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会议以“行动”和“反思”为主题,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与跨文化思考,作为生活方式的整体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的保护、重构与当下利用、法律与政策思考,实践与研究路径的新探索等多个维度的问题,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本土化转向的趋势。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动 反思
  • 简介:2008年10月28日,由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组委会、中国杂技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杂协主席夏菊花,中国杂协副主席孙力力、中国杂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建明、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肖肇中、余小平等出席了会议,本届杂技节的评委、嘉宾、参赛团队领队和编导、主要演员等6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杂协副主席李西宁主持研讨会。与会代表就"从杂技节参赛节目看世界杂技(马戏)的发展趋势"为议题进行了研讨。

  • 标签: 世界杂技 中国武汉 参赛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