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纪念大连人民的百年奋斗史,为了缅怀那些为了争取民主与自由,追求自身解放与幸福而进行顽强抗争的先驱们,为了讴歌那些为了大连经济腾飞、为大连走向世界而辛勤耕耘的建设者们,也为了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激励后来者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在星海广场划出2.16公顷土地,动工兴建了这座具有创新性质的综合性博物馆。

  • 标签: 大连现代博物馆 陈列工作 艺术品位 陈列设计 科技创新 人本意识
  • 简介:盛唐时期,敦煌法造像在敦煌法信仰与法思想的影响下,正处于从题材到布局的全方位探索创新时期。第46窟的佛教造像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第46窟充分采用了塑、绘结合的艺术手法,其中的佛教造像主要集中在法龛、七佛龛及涅槃龛三大佛龛之内。从法信仰以及修法实践的角度来看,礼拜七佛可以看作法修法实践的一种“前行”方便,而了解大乘涅槃思想有助于深入领会《法经》所说的诸法实相。本文认为,第46窟三个佛龛造像的布局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浓郁的法思想。

  • 标签: 法华龛 七佛龛 涅槃龛 法华思想
  • 简介:中国大约公元前14世纪开始出现人工冶铁块炼铁制品。大约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最早发明创造并使用生铁冶金技术。战国秦汉之后,中华文化圈内大规模使用生铁制品,创新发展了多种生铁制钢工艺,为世界文明进程提供技术动力。广西地区至迟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生铁制品,大约公元9世纪开始出现生铁,自炼遗址。这些生铁冶炼遗址主要分布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到太平山镇约30平方千米范围内,是迄今为止世界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锰渣生铁冶炼遗址群。揭示广西玉林地区古代生铁冶炼技术面貌,将为探讨古代生铁冶炼技术在岭南地区传播的时空框架。古代生铁冶炼技术的多样性发展,及其对历史文化影响、遗址保护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冶金史 岭南地区 唐宋时期 生铁冶炼 冶金考古
  • 简介:杏雨书屋藏羽153V《妙法莲经讲经文》中九色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故事所述的释迦鹿苑度五比丘说法一事,当是参考竺佛念所译《出曜经》。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的本生故事,借鉴了窥基的《妙法莲经玄赞》,窥基的注文采自玄奘《大唐西域记》,并有补充润色。玄奘所述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在鸠摩罗什所译《杂譬喻经》《大智度论》及《大庄严论经》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写卷中“九色鹿王”之名。借用了九色鹿救度溺水人故事中主角的名称,与佛典中“菩萨鹿王”的记载相结合,传达了因果报应和舍身布施的宗教含义。

  • 标签: 羽153V《法华经讲经文》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法华玄赞》 《大唐西域记》
  • 简介:针对敦煌莫高窟壁画起甲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本实验采取了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光谱技术由于其非接触、光谱信息丰富能够无损地应用于壁画的病害检测上。首先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不同起甲病害程度下的壁画光谱图像,提取出壁画从未发生起甲到碎片脱落的病害周期内各个阶段对应的光谱信息,从而建立起甲病害光谱数据库;然后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主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主成分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三种评估模型对此光谱数据库进行训练,并且通过平均误差、决定系数的大小决定评估模型的优劣。实验结果显示PLSR取得了较好的评估结果,同时利用PLSR评估模型中的加权回归系数得到光谱中的重要波段;之后运用PLSR评估模型对未标注风险情况的壁画进行逐像素点的病害风险评估,获得壁画的起甲风险评估图。实验结果显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对敦煌壁画起甲病害进行风险评估。

  • 标签: 高光谱技术 敦煌莫高窟 壁画 评估 起甲
  • 简介:《敦煌学辑刊》是我国第一份专门刊登敦煌学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刊物,在刊发敦煌学研究成果、推动敦煌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阵地作用。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对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对《敦煌学辑刊》(1983-2011年)刊发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总发文量呈明显增长趋势,显示了敦煌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三个时段的论文总被引量分别为1018次、1228次、1131次;被引论文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宗教、历史、考古、民族、文献、地理、文学、艺术等;项目基金的资助推动了敦煌学专题研究的深入发展;被引论文已显示出敦煌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交叉性和综合性。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敦煌学辑刊》 高被引论文 学术影响力
  • 简介:经过一天热烈而紧张的会议,安徽省钱币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暨秘书会议圆满完成了预期各项任务,即将在这里落下帷幕。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场,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 标签: 安徽省钱币学会 秘书 小结 预期 任务
  • 简介:2000年9月,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西皇一鱼塘内打捞出一批青铜器,共有5种12件,即鼎5件、盈4件、盘1件、匾1件、车辖1件。其中1件铜鼎和2件铜釜上铸有铭文,应为西周中晚期应侯见工墓被盗之物。

  • 标签: 应侯 应国 平顶山 铜器 铭文 西周
  • 简介:同志们:在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全馆干部职工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总结和回顾2012年的工作。畅谈和展望崭新的2013年。过去的2012年,是甘肃省博物馆发展历程中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的一年。一年来,全馆各部门和各个岗位的同志们对甘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馆党委,向辛勤工作一年的全体干部职工,

  • 标签: 扬帆 干部职工 博物馆发展 稳步推进 甘肃省 同志
  • 简介:2011年10月,为配合恩来高速公路的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参考国内先进成熟的壁画保护修复方法,对恩施州宣恩县罗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标语墙进行了整体揭取和保护修复,效果良好。这是湖北省对该类文物的首次揭取和修复,为今后同类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恩施州宣恩县 红军标语 揭取 修复 保护
  • 简介:一些入粟特人墓葬中出土的石质葬具上带有明显的中亚祆教因素,反映了远离故土的粟特人在中原的生活风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保留情况.墓葬形制以及出土的石质葬具明显地具有中原文化传统,是受到了中原礼制艺术的影响,反映了中原文化与中亚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情况.

  • 标签: 粟特人 石质葬具 礼制艺术 文化交流
  • 简介:一年之际在于春,2005年新年伊始,刚成立不久的成都博物院即着手规划本院未来十年的科研发展蓝图,立足成都,面观全川,辐射西南,走向全国,力争将成都博物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的考古文博科研机构。1月12日上午,全院业务人员集中在科研楼会议室聆听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教授题为《考古学发展趋势与西南考古》的学术讲座,

  • 标签: 考古学 发展趋势 西南考古 孙华 学术讲座 成都博物院
  • 简介:2017年7月至9月,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境内的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田野工作,清理了M189的12座陪葬基。这些陪葬墓顶部均有圆形积石,自南向北呈弧形分布于主墓葬东侧?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头部遭到破坏,因此墓葬可能曾遭到报复性扰动。出土遗物有铜器、陶器、铁器及金银器等,其中3面铜镜为汉文化遗物,其余均为典型匈奴文化遗物。墓葬的布局特征表明这些死者可能是贵族的殉葬者。这是蒙古国境内第二批经过系统发掘的匈奴贵族陪葬墓,与同墓地M1的陪葬墓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 标签: 中蒙联合考古 高勒毛都2号墓地 匈奴 陪葬墓
  • 简介:在初夏和煦的微风中,在巢湖之滨,在温泉之畔,迎来了各位理事的莅临。谨让我代表安徽省钱币学会。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对各位理事、各位秘书长、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谢忱!并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 标签: 安徽省钱币学会 学者 温泉 巢湖 专家 中心
  • 简介: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中,独具魅力的石窟寺艺术凝聚了不同民族的宗教热忱和对真善美的憧憬,融汇了各式建筑、雕塑、壁画之精华,恰似一颗颗人类文化育成的“珍珠”,光照千秋。

  • 标签: 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 石雕艺术 河南 文物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