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的时间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后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326例,根据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术后6-8h肠内营养组和术后2-3天肠蠕动恢复后肠内营养对照组。术中均将鼻胃管置入空肠上段或屈氏韧带下方15cm,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早期肠内营养组在术后6-8小时予以肠内营养,对照组于肠蠕动完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予以肠内营养,患者能正常地进食半流饮食后停止。对不同时间给予肠内营养病人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5.1±15.6小时明显优于对照组74.2±21.6小时;住院费用试验组45450±1076元,对照组52320±1178元;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实验组7.8±2.9天,对照组9.3±3.1天。结论实验组的比对照组的数据有所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分析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等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治疗残余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10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灌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执行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方法,对照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执行生理盐水灌注膀胱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复发率和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的肿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根据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有效率是63.64%。结论在对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取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还能提高治疗膀胱癌残余癌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无症状肾细胞癌和小肾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3年1月-2010年5月间来我院住院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无症状性肾癌均为单侧发病,病灶直径最小1.5cm,最大6.3cm,肿瘤内部表现为低回声的32例,高回声的21例,内部回声不均质的15例,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的35例,周边见血流信号环绕21例,内部见稀疏血流信号的12例,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37例,颗粒细胞癌21例,未分化癌10例。结论实时超声检查是筛查早期无症状性肾癌,包括小肾细胞癌的有效方法,超声肾细胞癌内部回声与肿瘤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关超声联合其它影像检查,特别是增强CT等有助于对肾细胞癌进一步明确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由于宫颈疾病进行阴道镜检查与活检的患者,将其记作观察组,同时选择肉眼直视模式下的宫颈活检术患者100例,将其记作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情况。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慢性宫颈炎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5例,宫颈癌7例,湿疣18例;对照组患者慢性宫颈炎症6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5例,宫颈癌8例,湿疣10例。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湿疣检查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慢性宫颈炎症以及宫颈癌的检查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阴道镜检查率大于肉眼直视检查率。结论阴道镜可以确切分析宫颈可疑病变,直接进行活检,可以显著增加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查率,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诊断上存在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正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检查,以阐明碘染色对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两癌筛查中宫颈癌筛查对于妇女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并研究宫颈癌筛查的结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眉山市彭山区辖区内25-66岁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癌资源免费筛查,运用TBS报告系统展开调查。结果 在宫颈细胞学中ASC-US占比1.1%、LSIL占比0.3%、HSIL占比0.1%;子宫肌瘤例数占比5.5%;卵巢肿物占比0.7%。结论 通过两癌筛查能够有效的发现宫颈癌和癌变现象,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针对性进行治疗,提高妇女的健康意识,重视自身健康,有利于确保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癌痛护理对癌痛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肿瘤内科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癌痛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和干预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常规活力的同时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心理、营养状态。结果: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干预组VAS评分(3.04±0.26)分,低于对照组的(4.97±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74,P<0.05)。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S及PA水平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肿瘤内科患者疼痛、心理和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唑来膦酸(ZOL)对兔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成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探索ZOL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
简介:目的体外诱导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为胰岛样细胞,鉴定诱导细胞并检测其功能。方法取周龄大鼠骨髓细胞,进行MSC培养纯化扩增,用bFGF、EGF、条件培养液、高糖培养液、B27、地塞米松、胰岛素等培养体系诱导MSC向胰岛细胞转化。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胰岛素抗原表达;Westernblot检测胰岛样细胞胰岛素的表达。结果体外诱导的MSCs由长梭形变成多角形并逐渐聚集成团。双硫腙染色细胞团成亮红色,初步表明为胰岛样细胞。诱导的细胞具有胰岛素抗原表达;Westernblot检测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胰岛素表达阳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成胰岛样细胞,并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简称甲癌DTC)患者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大剂量131I清除治疗疗效。方法(1)治疗方法淋巴结转移患者每次口服3.7~5.55GBq,肺、骨转移患者每次口服5.55~7.4GBq,重复治疗间隔3个月。(2)疗效判断治愈131I显像呈阴性,血甲状腺球蛋白(Tg)降至正常水平;有效131I显像呈转移灶缩小或减少或转移灶摄131I率降低,血甲状腺球蛋白(Tg)转阴。无效131I显像有新转移灶出现,血甲状腺球蛋白(Tg)高水平。结果70例甲癌转移灶患者治愈34.3%(24例),有效57.1%(40例),无效8.6%(6例)。结论采用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