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排螺旋CT平扫在腔隙性脑梗塞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6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CT影像存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43例,占71.67%,单纯性运动性偏瘫31例,感觉性卒中12例,共济失调性偏瘫6例,构音障碍11例。CT显示病灶大小在5-20mm之间,平均14.23mm,病灶位于内囊13例、丘脑17例、脑干5例、豆状核8例、尾状核12例,其他脑叶深部5例,多发者31例,单发者29例,病灶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CT值为10-30HU,平均为18HU。占位效应轻或无占位效应,随访扫描显示腔隙性脑梗塞同侧脑室或外侧裂池可扩大,中线结构也可以轻度向同侧移位。所有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表现基本平行。结论双排螺旋CT平扫多腔隙性脑梗塞的早诊早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的临床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2018年08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1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后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再行多平面重组(MPR),即所谓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7例为阳性,14例为阴性。17例阳性分别为小肠肿瘤13例(其中间质瘤6例,淋巴瘤2例,腺癌4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Crohn病1例,小肠系膜乳糜囊肿1例,回肠末端肠结核1例,空回肠转位1例。结论 采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精准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2018年08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1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后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再行多平面重组(MPR),即所谓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7例为阳性,14例为阴性。17例阳性分别为小肠肿瘤13例(其中间质瘤6例,淋巴瘤2例,腺癌4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Crohn病1例,小肠系膜乳糜囊肿1例,回肠末端肠结核1例,空回肠转位1例。结论 采用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精准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南京市螺情变化趋势,为控制钉螺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间南京市钉螺面积、分布、密度及感染率资料,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螺情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2010~2014年全市有螺面积分别为2366hm~2、2416hm~2、2372hm~2、2243hm~2和1787hm~2。对查出的活螺全部解剖,均没有发现感染性钉螺,阳性钉螺面积均为0。2013年、2014年复现面积109.7hm2、21.81hm2,2011年和2013年新发现钉螺面积1.25hm~2、2.3hm~2。江滩型钉螺依然是全市有螺环境的主要类型。2014年平均活螺密度较2010年下降了66.7%。结论全市钉螺密度已降到很低水平,连续6年未发现阳性钉螺,但有螺面积基数仍然较大,且下降缓慢,局部螺情仍有反弹。应积极探索新的灭螺方法,进一步压缩现有有螺面积。
简介:摘要目的对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颅内多发肿瘤患者80例,运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其进行检查诊断,所有给予MSCTA检查与MSCT平扫,并比较其检出率。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MSCTA检查的检出率为97.5%;MSCT平扫的检出率为76.25%,MSCTA检查的检出率明显优于MSCT平扫,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检查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为100%;MSCT平扫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3.5%,MSCTA检查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优于MSCT平扫。结论16排螺旋CT技术应用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中不仅能有效检测出颅内动脉瘤的存在,且具有较高的确诊率,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