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威露士白令漱口水中薄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ZB-WAX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50℃,初始柱温100℃,保持7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至200℃,保持1分钟。氮气流速1.0ml.min-1。结果薄荷在4.48~448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0.49%(n=9)。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威露士白令漱口水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威露士白令漱口水 GC 薄荷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的应用效果评定与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两组。所有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满意度评分。结果优质组患儿缺氧缺血性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满意度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的应用效果确切,辅以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费用,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应用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智灵胶囊对老年痴呆大鼠模型组织中海马细胞凋亡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智灵大剂量组、益智灵中剂量组、益智灵小剂量组。比较五组丙二醛(MDA)、β-淀粉样蛋白(β-AP)含量、海马组织中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数目。结果模型组的MDA、β-AP含量均高于空白组,表示造模成功。益智灵大剂量组、益智灵中剂量组、益智灵小剂量组的MDA、β-AP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益智灵中剂量组的MDA、β-AP含量低于益智灵大剂量组、益智灵小剂量组(P<0.05)。益智灵中剂量组的海马区组织切片中均未见到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而益智灵大剂量组、益智灵小剂量组可见少量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结论中剂量益智灵胶囊可有效减少老年痴呆大鼠模型组织中海马细胞凋亡,起到治疗作用。

  • 标签: 益智灵胶囊 老年痴呆大鼠 海马细胞凋亡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护理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治疗胶质瘤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肿瘤放疗科接收的胶质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优化护理方式,探究优化护理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治疗胶质瘤中的应用。结果经过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治疗胶质瘤的相关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生活质量(86.79±7.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生活质量(72.51±7.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安抚、健康教育、护理态度、生活护理、出院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生活治疗,降低不良反应,优化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治疗胶质瘤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

  • 标签: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治疗 脑胶质瘤 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心静颗粒剂对血流动力及心肌缺血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对照的研究方法,从而得出心静颗粒剂与血流动力及心肌缺血之间的正负影响,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予医学工作者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给医学界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心脑静颗粒剂 血流动力学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纠正酸中毒,控制脑水肿和惊厥,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推拿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40.25±2.50)分,高于对照组(32.65±3.48)分,(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

  • 标签: 小儿推拿 高压氧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中血浆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CHF患者连续治疗半年,包括予以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并指导低盐饮食、合理休息等,对治疗前后的BNP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BNP水平变化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CHF组治疗前后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后较之前明显降低(均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CHF患者的BNP水平与LVEF之间的相关系数r=-0.41,说明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H患者治疗前后的BNP水平变化可一定程度地反映治疗的有效性,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血浆脑钠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梗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疾病治疗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62例梗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8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急诊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的两组四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应用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脑梗患者 心理状况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对缺氧缺血性病患儿智力和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缺氧缺血性病120例患儿(在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早期护理,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小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率(1.67%)、社交(95.15±2.33)分、语言(96.82±1.41)分、精细运动(97.85±1.35)分、大运动(98.55±1.12)分、适应(96.37±1.44)分、运动发育指数(96.85±1.42)分、智力发育指数(95.68±2.41)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病小儿加强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

  • 标签: 早期护理 新缺氧缺血性脑病 智力 运动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缺氧缺血性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病新生儿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0例应用循证护理模式,于出院前发放我院自知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59/60)、治疗有效率93.3%(56/60)、并发症发生率1.7%(1/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44/60)、治疗有效率78.3%(47/60)、并发症发生率20.0%(12/60)(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缺氧缺血性病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深受广大父母的认可,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循证护理模式 新生儿 开展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梗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梗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44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率(2.08%)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率(30.95%)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钠肽(BNP)和血尿酸(UA)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O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钠肽和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伴随着患者心脏功能级别表现出一定程度增大,患者对应血尿酸水平以及血清钠肽水平表现出显著升高,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并且患者血清钠肽水平同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表现为正相关(r1=0.76,r2=0.83),同左心室射血分数表现为负相关(r=-0.72)。结论患者在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后,会使得血尿酸水平以及血清钠肽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升高,并且在心功能分级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提升程度更为显著。

  • 标签: 血清脑钠肽 血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放射治疗分割方式对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后出现精神障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转移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分为A组、B组,均全照射,A组放疗分割方式为40GY/20次/4周,B组放疗分割方式为30GY/10次/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二组患者的精神障碍出现情况。结果经放射治疗后两组均有部分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症状,A组患者出现智力下降者6例,B组出现意识障碍者1例,智力下降者23例,癫痫者2例,精神异常者26例,二组实验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临床上对转移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很有可能出现放射性病,并发精神障碍疾病,这种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放疗分割方式为40GY/20次/4周的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症状明显较分割方式为30GY/10次/2周患者减少。提醒广大医务工作人员注意放射治疗常规分割还是对减少患者出现精神障碍有益的。提高了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 标签: 脑转移瘤 放射治疗 精神障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和钠肽对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和Ⅳ级)。对比(1)两组肌钙蛋白I和钠肽水平。(2)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肌钙蛋白I和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钠肽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测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恶化的一个常有效的指标。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按照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神经节苷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复康的用药方式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此段时间收诊的9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为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5例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而研究组45例则同时配合康复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7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研究组为7.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常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同时联合康复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用药价值较高。

  • 标签: 依达拉奉 脑复康 脑出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访工作对肝性病患者的依从性及再复发情况的影响,明确随访工作的重要性,并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患者。方法将在2016年1月至2018年2年内我院住院期间,发生肝性病的患者纳入研究按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出院时均进行详细的告知及相关指导、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到慢病随访科登记并进行随访工作,时间为1周~3个月,对照组为未进行随访工作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再复发情况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及再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随访工作能提高肝性病患者的依从性,以及降低肝性病的再复发情况。

  • 标签: 随访 肝性脑病 依从性 再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保护措施应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74例进行观察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亚低温保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保护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亚低温脑保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神经节首脂(GM)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诊的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Hl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神经节苷脂干预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经系统化治疗以后,两组患儿症状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张力、原始反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DBNA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首脂(GM)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类临床症状,与常规治疗相比较能够显著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常规治疗 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