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微量合成阿司匹林实验的改进方式。方法此次实验主要是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作为主要的原料,同时结合维生素C的催化作用,利用35%的乙醇水溶液作为重结晶溶剂合成阿司匹林。结果此次实验证实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作为原料,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通过分析结果发现当水杨酸的用量是4.0克的时候,乙酸酐的用量为7毫升,维生素C的用量是1片,在70~85摄氏度反应到20min的时候,经过纯化处理可以得到2.16克的阿司匹林精品,收率能够达到83.08%,相较于相同条件下以浓硫酸作为主要催化剂的实验,经过饱和后的碳酸氢钠溶液作重结晶溶剂,收率明显提升。结论半微量合成阿司匹林实验重点以维生素C为催化剂,35%的乙醇水溶液作为重结晶溶剂,收率明显提升。
简介:摘要:本文从常规尿液检验技术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与挑战,包括微量成分检测不足、诊断准确性不高和数据处理分析困难等问题。重点阐述了基于现代科技的尿液检验技术改进方向,涵盖了生物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微流体芯片技术等领域。展望了新技术在尿液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与前景,强调了生物传感器、人工智能和微流体芯片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预示着尿液检验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可靠和有效的检测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中的应用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对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通过质量改进的方法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加强康复依从性的方案。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依从率、相关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及活动能力对比,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依从率、相关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及活动能力对比,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依从性和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患儿锻炼依从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7.83±1.46)岁。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7.38±1.53)岁。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锻炼依从性、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2.69±2.59)分、(53.34±1.38)分,低于对照组的(57.83±3.66)分、(58.68±2.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40、13.123,均P<0.05);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明显较对照组高[90.24%(37/41)比70.73%(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13.43±6.52)周比(17.21±6.25)周],且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44、7.880,均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95.12%(39/41)比80.49%(3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以提高股骨干骨折患儿的锻炼依从性,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