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路手术治疗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接诊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0年12月,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后,对照组(n=37)行前路术式治疗,观察组(n=38)行后路术式治疗。比较手术效果及骨折椎体形态恢复效果差异。结果:(1)手术效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有效率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2)骨折椎体形态恢复效果:术前患者骨折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凸角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术后6月,观察组复诊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凸角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手术及后如路手术均可实现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伤情的有效治疗,但后路手术术后骨折椎体形态修复效果优于前路术式,需合理选择术式。

  • 标签: 前入路手术 后入路手术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椎旁肌间隙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研究2020年3月—2021年09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将后正中路方式应用在对照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将经椎旁肌间隙路应用在研究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88.69±29.43)ml、手术时间(41.36±7.25)min、引流管置留时间(29.71±8.25)h、下床时间指标(47.82±15.33)h相比对照组的要更低,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57%)相比对照组的(21.43%)要更低,P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后三角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例)采用经前三角路腹腔镜手术,观察组(n=41例)采取胆囊后三角路腹腔镜手术。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后三角路腹腔镜手术能够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胆囊后三角入路 腹腔镜手术 急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从下腔静脉右侧路建立肝脏悬吊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120例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LRH)的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传统LRH(传统组,n=60),另一组从下腔静脉右侧路建立肝脏悬吊系统行LRH(悬吊组,n=60)。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率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死亡病例;悬吊组手术时间、肝门Pringle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中转开放、切缘大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76.7%)低于于悬吊组(92.0%),12个月生存率(58.3%)也低于悬吊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下腔静脉右侧路建立肝脏悬吊系统的LRH能够充分显露肝断面,有效降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有效。

  • 标签: 癌,肝细胞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脏悬吊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经口联合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清扫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收治,行经胸经口联合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清扫术的10例cN1b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22~53岁。手术方式为经胸路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患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并行患侧Ⅱ、Ⅲ、Ⅳ区淋巴清扫术,随后经口路追加补充淋巴清扫。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等。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1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2.5±79.7)min,出血量为(23.0±14.9)ml,术后住院天数为(5.1±1.3)d。颈侧区淋巴结获得总数(34.2±25.8)枚,阳性淋巴结总数(6.5±4.9)枚。有6例患者通过经口路补充清扫出淋巴结,其中2例患者经口路补充清扫出颈侧区淋巴结共9枚,其中3枚为阳性淋巴结。术后3例患者出现短暂性下颌区域皮肤麻木感,于2周内恢复;1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于2个月内恢复;无二次出血、喉返神经麻痹、乳糜漏、颈部感染、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2.5个月(16~66个月),期间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且患者胸部、颈部和口腔无明显外观畸形,无感觉及活动异常。结论经胸经口联合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清扫术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美容效果显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颈淋巴结清扫术 经胸入路 经口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oyd路桡骨头、环状韧带复位联合尺骨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骨科16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3~10.3岁,平均6.1岁;左侧8例,右侧8例;Bado Ⅰ型13例,Ⅲ型3例。16例患儿均采用Boyd路桡骨头、环状韧带复位联合尺骨截骨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肱桡对应关系、尺骨截骨愈合情况,对比手术前以及手术后6个月时肘关节活动度,采用Kim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1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无石膏压疮、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3.5个月。16例患儿术后4~6周拆除石膏时及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肱桡关系对应良好,桡骨头无脱位或半脱位;无尺骨截骨处延迟愈合、不愈合,尺骨愈合时间12~16(13.7±1.3)周。患儿术后6个月伸肘、屈肘、旋前、旋后角度分别为0.9°±2.7°、124.4°±4.4°、70.3°±2.9°、76.3°±6.2°,明显优于术前的5.9°±20.1°、114.1°±15.1°、66.6°±8.3°、71.6°±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5、6.047、5.759、10.336, P值均<0.05)。根据Kim评分评定肘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优11例、良5例,明显优于术前的优7例、良2例、一般5例、差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5, P<0.05)。结论对于伤后1年内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采取Boyd路环状韧带复位联合尺骨截骨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解剖清晰,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Monteggia骨折 Boyd入路 环状韧带复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腋窝路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不同负压水平对引流量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行内窥镜辅助下腋窝路隆乳的患者中选择研究对象,将符合组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负压、低负压2组。高负压组应用600 ml负压瓶(-90 kPa)行术后引流,低负压组应用200 ml负压球(-10~-16 kPa)行术后引流,记录2组患者术后每日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引流液总量以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行组间比较。结果共56例女性患者符合组标准,高负压组28例,年龄(28.2±4.1)岁,体质量指数为(19.2±1.4) kg/m2,置入假体容积为(249.2±24.9) ml;低负压组28例,年龄(27.0±3.3)岁,体质量指数为(19.1±1.2) kg/m2,置入假体容积为(257.5±23.8) ml。2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日均引流量(除第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负压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5.9±0.9) d和(4.8±1.1) d,单侧乳房引流液总量分别为(336.4±86.7) ml和(233.5±43.8) ml,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2组患者均无血肿、血清肿、感染或包膜挛缩发生,其中高负压组有1例(3.6%)患者因右侧假体上移,行隆乳术后假体上移矫正。结论在内窥镜辅助腋窝路隆乳术后,采用低负压引流(-10~-16 kPa)时较高负压(-90 kPa)术后引流液总量明显减少、置管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乳房植入物 乳房成形术 内窥镜 负压伤口疗法 隆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清创联合外固定、二期序贯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öwer Ⅱ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36例Rüedi-Allgöwer Ⅱ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一期清创跟骨牵引、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6例(内固定组),一期清创联合外固定、二期序贯内固定治疗20例(联合固定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复位质量(Burwell-Charnl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患者随访6~18(10.7 ± 2.8)个月。联合固定组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7.2 ± 1.9)周比(9.4 ± 2.1)周和(3.4 ± 0.8)个月比(4.1 ± 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固定组术后3和6个月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86.4 ± 1.7)分比(75.7 ± 1.2)分和(93.6 ± 2.2)分比(82.1 ± 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清创联合外固定、二期序贯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öwer Ⅱ型Pilon骨折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泪前隐窝路至翼腭窝、颞下窝的方法及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采用8具成人头颅标本,通过神经内镜下模拟经泪前隐窝路至翼腭窝、颞下窝进行逐层解剖,并测量和采集相关数据或图片,对神经内镜解剖过程中的不确定结构和数据,通过显微镜下模拟耳前颞下-颞下窝开放入路证实。结果8具尸头标本(16侧)的膜性鼻泪管位于上颌窦内壁的骨性鼻泪管内,开口于下鼻道,其长度为(14.3±3.6)mm,直径为(5.3±1.8)mm。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在眶下裂处形成神经血管束,走行于上颌窦顶壁的眶下管内;颊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从翼外肌上、下头之间穿出,在颞肌与翼外肌之间向前走行并支配颊肌。结论经泪前隐窝路至翼腭窝、颞下窝的关键为膜性鼻泪管的显露和保护;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时,眶下神经血管束可作为识别翼腭窝内结构的标志,颊神经可作为识别颞下窝内各肌肉的标志。

  • 标签: 神经解剖学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翼腭窝 颞下窝 解剖标志
  • 简介:摘要颅内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与单发动脉瘤相比,预后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额外侧锁孔路的推广,一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经单侧额外侧锁孔路治疗的15例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个动脉瘤完全夹闭,1个不完全夹闭,4个对侧未破裂动脉瘤探查后未成功夹闭。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恢复良好,仅1例轻度残疾。单侧额外侧锁孔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种新的尝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清创联合外固定、二期序贯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öwer Ⅱ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36例Rüedi-Allgöwer Ⅱ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一期清创跟骨牵引、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6例(内固定组),一期清创联合外固定、二期序贯内固定治疗20例(联合固定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复位质量(Burwell-Charnl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患者随访6~18(10.7 ± 2.8)个月。联合固定组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7.2 ± 1.9)周比(9.4 ± 2.1)周和(3.4 ± 0.8)个月比(4.1 ± 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固定组术后3和6个月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86.4 ± 1.7)分比(75.7 ± 1.2)分和(93.6 ± 2.2)分比(82.1 ± 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清创联合外固定、二期序贯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öwer Ⅱ型Pilon骨折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泪前隐窝路至翼腭窝、颞下窝的方法及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采用8具成人头颅标本,通过神经内镜下模拟经泪前隐窝路至翼腭窝、颞下窝进行逐层解剖,并测量和采集相关数据或图片,对神经内镜解剖过程中的不确定结构和数据,通过显微镜下模拟耳前颞下-颞下窝开放入路证实。结果8具尸头标本(16侧)的膜性鼻泪管位于上颌窦内壁的骨性鼻泪管内,开口于下鼻道,其长度为(14.3±3.6)mm,直径为(5.3±1.8)mm。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在眶下裂处形成神经血管束,走行于上颌窦顶壁的眶下管内;颊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从翼外肌上、下头之间穿出,在颞肌与翼外肌之间向前走行并支配颊肌。结论经泪前隐窝路至翼腭窝、颞下窝的关键为膜性鼻泪管的显露和保护;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时,眶下神经血管束可作为识别翼腭窝内结构的标志,颊神经可作为识别颞下窝内各肌肉的标志。

  • 标签: 神经解剖学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翼腭窝 颞下窝 解剖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从下腔静脉右侧路建立肝脏悬吊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120例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LRH)的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传统LRH(传统组,n=60),另一组从下腔静脉右侧路建立肝脏悬吊系统行LRH(悬吊组,n=60)。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率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死亡病例;悬吊组手术时间、肝门Pringle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中转开放、切缘大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76.7%)低于于悬吊组(92.0%),12个月生存率(58.3%)也低于悬吊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下腔静脉右侧路建立肝脏悬吊系统的LRH能够充分显露肝断面,有效降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有效。

  • 标签: 癌,肝细胞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脏悬吊技术
  • 简介:摘要颅内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与单发动脉瘤相比,预后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额外侧锁孔路的推广,一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经单侧额外侧锁孔路治疗的15例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个动脉瘤完全夹闭,1个不完全夹闭,4个对侧未破裂动脉瘤探查后未成功夹闭。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恢复良好,仅1例轻度残疾。单侧额外侧锁孔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种新的尝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前方路(DAA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治疗高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 2019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例采用DAA路行THA治疗的D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61.86±8.49)岁,Crowe Ⅲ型7例7髋、Crowe Ⅳ型1例1髋。观察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1周测量患者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对比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中心边缘(CE)角的变化。结果手术切口长度为(7.56±0.62)cm,手术时间为(108±17.65) min,术中出血量为(205±47.2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3.25±0.88)d,住院时间为(5.50±0.76)d。术后1周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测量值分别为41.40°±4.03°和17.90°±3.27°,均处于安全范围。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值、Harris评分和CE角测量值分别为(3.98±0.47)cm、(43.38±9.65)分、15.86 °± 2.20°,(0.85±0.25)cm、(80.63±4.37)分、37.29°± 2.21°,(0.81±0.20)cm、(80.50±4.75)分、37.17°± 2.07°: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7.814、40.866、150.145, P值均<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见术中股骨骨折、髋脱位、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采用DAA路治疗高脱位型DDH患者,手术安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髋关节发育不良 直接前方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脑室患者行侧脑室穿刺持续颅内压监测并指导临床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区间2015年1月 至2018年12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院接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脑室患者,统计78例,分为常规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脱水降颅内压等治疗,基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侧脑室穿刺术+持续颅内压监测+调整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比较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 ADL)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mRS致残程度下降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甘露醇呋塞米使用量低于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单一腹直肌旁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效果。方法:甄选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髋臼双柱骨折治疗的患者40例,根据门诊就诊的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20例。常规组实行固定治疗,实验组采取经单一腹直肌旁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的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骨折复位情况中,实验组好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少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髋臼双柱骨折患者采用经单一腹直肌旁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住院和手术的时间进行缩短,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经单一腹直肌旁入路 固定治疗 髋臼双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于经鼻蝶路垂体切除手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进行经鼻蝶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64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参数。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对经鼻蝶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上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经鼻蝶入路垂体切除手术 临床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操作教学方法在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起到的带教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新职的2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带教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12月,将2019年9月前职的16名护士划入对照组,给予传统课堂教学以及演示操作教学方法,将2020年9月后职的12名护士划入观察组,给予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操作教学,对比两组新职护士培训3个月后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以及综合操作考核成绩。对比两组新职护士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综合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职护士对教学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71.4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联合应用案例教学法和视频操作教学法,可以显著提升护士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水平,教学满意度较高,应该在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士规范化培训 案例教学 视频操作教学 教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