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按照时间分类可分为早期感染(<3周)、延迟感染(3 ~ 10周)、慢性感染(>10周),此外还有Cierny-Mader分型。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感染的金标准。骨折术后的患者如术后出现晨起体温高,局部红肿、渗出则提示感染的可能,如白细胞、血沉、C-RP均为阳性,则高度提示感染。感染患者的X线检查特点是出现骨腐蚀,远端骨折部位出现反应性新骨形成。MRI检查对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能鉴别骨感染与软组织感染,能更清晰显示感染范围,有助于确定清创界限,诊断感染敏感性82% ~ 100%,特异性75% ~ 99%。PET/CT可用于体内有金属内植物患者感染的评估,诊断敏感性>95%,特异性75% ~ 99%,白细胞扫描联合骨扫描能提高诊断的精确性,诊断敏感性97.9%,特异性91.8%。血清学检查中血沉升高快,下降慢,可用于随访;C-RP敏感性高,可用于监测;降钙素原阳性提示存在感染,阴性不能排除感染。文献报道WBC、ESR、CRP三者均为阳性提示感染率100%,三者均为阴性仍有19.6%患者存在感染。骨折术后感染的处理包括全身+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清创,骨缺损可通过局部组织填塞、骨移植、骨搬运治疗。对于内固定是否去除未有定论,具体应视个体实际情况决定。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护理管理所呈现出的作用以及价值,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针对本次研究对象而言,所选取的是在2019年1月到12月这个阶段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80例住院患者,然后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而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所有患者进行完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之后,对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等相关指标,都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住院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强化护理管理措施,这样可以使其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得到充分降低,进一步提升其护理满意程度,使患者得到更为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这种强化护理管理的措施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的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儿童因患该病而导致死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最为严重。导致儿童患病的原因较多,如抵抗力较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进一步引发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等,严重时还可引起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作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并发症之一,其表现出严重的呼吸窘迫,成为了ARI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研究表明,通过向低氧血症儿童提供氧气治疗,ARI的疗效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缺少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设施,大多数临床医生仅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识别低氧血症。因此,为了预测ARI患者是否存在低氧症,找到一组最敏感的症状和体征非常重要,以提醒医生及时对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氧气治疗。
简介:摘 要:分析肿瘤介入治疗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能够有效提高医院肿瘤介入治疗感染的防治。因此,本文从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出发,通过分析这些危险因素,找到合适、有效的策略。从而有效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降低肿瘤介入治疗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报道上海第l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儿的诊治经过。患儿 男,7岁,因"发热3 h伴咳嗽"以及父亲被确诊2019-nCoV感染的肺炎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负压病房。经过对症治疗后治愈。儿童2019-nCoV感染临床表现相对成人较轻,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重要的途径。本例患儿虽然症状轻,但恢复期连续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提示需要观察轻症儿童病例在恢复期无症状排毒的传染性。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科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5月 20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未感染者分为对照对比组和研究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感染及感染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研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对比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对比组,心功能改善不如对照对比组研究观察组有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其中呼吸道感染最易发生;综合分析患者感染与年龄、心功能、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在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准确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加强临床治疗措施的针对性和合理性,预防感染,重视对感染患者的保护和监测,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无菌手术治疗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9例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收集同期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征分布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9例颅内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株(59.17%,71/12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26.67%,32/120)、表皮葡萄球菌23株(19.16%,23/120)为主;革兰阴性菌43株(35.83%,43/120),以大肠埃希菌19株(15.83%,19/120)、铜绿假单胞菌16株(13.33%,16/120)为主;89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30.36%,34/1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19.64%,22/112)为主;革兰阴性菌78株(69.64%,78/112),以鲍曼不动杆菌36株(32.14%,36/112)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开放性损伤、多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症、休克、住院时间、有吸烟史与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多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症>2个、休克及住院时间>15 d为影响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多种因素可增加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临床应采取相应针对性预防及治疗措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概率,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与根治性感染网片切除在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补片感染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当时所给予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根治性感染网片切除组与负压引流组。根治性感染网片切除组采取常规感染补片切除术与腹壁重建术,负压引流组通过负压引流技术(VSD)材料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结果负压引流组未发现复发患者,根治性感染网片切除组患者中出现6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43)。根治性感染网片切除组治愈32例,无效1例;负压引流组治愈28例,无效2例。2组患者治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97% vs 93.33%,χ2=0.007,P=0.933)。结论与根治性感染网片切除术相比,VSD术具有同样的治疗有效性以及更低的治疗后复发率,同时手术操作简单,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以及手术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优质护理干预对胃镜室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校某附属医院 2018 年 7 月 与 2019 年 6 月胃镜检查患者共 400 例进行研究 , 2018 年胃镜室患者 200 例作为对照组, 2019 年胃镜室患者 200 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 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 14 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 7.0%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 。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后 6 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 3.0%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5% ,实施 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感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胃镜室实施 优质护理干预相关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的传播,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 18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调查并统计所有产妇的基本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 针对可疑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年龄、合并基础疾病、BMI指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在临床中,年龄、合并基础疾病、BMI指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应根据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剖宫产后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