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学前流动儿童的“入园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择南京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县,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之以访谈法,对南京地区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能改善这一状况,促进教育公平。

  • 标签: 南京地区 流动儿童 学前教育 入园难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汇龙镇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7年1月对汇龙镇800名1~14岁流动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00名流动儿童中,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62.75%(502/8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41.38%(331/80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35.75%(286/800)。其中城镇户口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与全程及时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农村户口儿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汇龙镇流动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尤其是首针及时接种率与全程及时接种率,应当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得到乙肝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乙肝疫苗 接种率
  • 简介:揭示了青海民族地区流动儿童人格特征与情绪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问卷对青海省民族地区小学3~6年级的194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流动儿童在稳定性、精神质维度上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2.男女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量表上均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3.人格量表中精神质、稳定性、掩饰性和内外向四个维度与孤独感均呈显著相关;4.民族地区流动儿童的孤独感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其人格的内外向维度有较大的解释力度。

  • 标签: 流动儿童 人格特征 情绪 多元回归
  • 简介:如今流行的亲子类节目试图寓教于乐,并为此而颇受大众欢迎,其呈现的场景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在父母角色的缺失、亲子对陌生情景的不同理解、儿童较强的独立选择、亲子社会交往边缘感知的不同等方面相类似。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合力,而家庭教育理念则可以借助于亲子类节目的普及来进行一定引导。此类节目尤其有助于流动儿童家长教育理念的革新、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

  • 标签: 流动儿童 家庭教育 亲子类节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方法在本县各辖区随机抽取0岁—7岁的儿童共240例,将240例儿童按照流动儿童的定义分组,130例常住儿童为对照组,110例流动儿童为研究组。以5种常见疫苗(BCG、DPT、OPV、HIV、MV)为例,对两组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询问儿童的接种情况并查看接种证,同时查看卡疤并与医院产科的接种记录进行核实。比较分析两组儿童建卡、建立接种证、接种情况以及全程接种覆盖率,并比较分析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与儿童疫苗接种的接种情况。结果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以及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的各项指标,高中文化以下、年均收入10000以下的家庭的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均收入10000及以上的家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于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工作,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调查
  • 简介:在两次参与式影像发声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主体性视角对四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有关健康风险的认知和表述加以讨论。调查中,近50名儿童用拍摄照片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呈现出他们对健康风险的认识。孩子们拍摄的照片并用自己的语言对照片内容做出的各种解释说明,幼小的个体也能反省自身的卫生习惯和饮食偏好,而对诸多外在健康风险的关注则是聚焦在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农民工社区垃圾问题、交通事故隐患的扩大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的持续。认为孩子们提供的照片和解释捕捉到镶嵌在严峻现实问题中的自身问题,而且折射出主体性诉求。这种来自社会底层的诉求充斥着焦虑,同时也表达出对崇德文化和向善社会的渴望及期待。

  • 标签: 流动儿童 打工子弟学校 健康风险 主体性
  • 简介:摘要流动儿童是城市新一代移民,作为劳动力移民的后代,进城读书由于成长环境的改变,面临着对城市学校学习的种种不适应,本文着重探讨了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困境、影响的因素和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流动儿童 城市学校 学习适应 困境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及比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预防接种率的实际影响。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10月期间,本院对290例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实施全面观察研究。其中,实施管理干预前145例儿童及其家长为参考组,实施管理干预后145例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组,比对参考组及研究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结果;结果:实施管理干预前研究组145例儿童及其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疫苗接种率,整体优于实施管理干预后参考组145例儿童及其家长。结论:流动幼儿免疫规划的实施对流动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促进幼儿父母的预防意识,促进儿童的预防。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管理 预防接种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及比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预防接种率的实际影响。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10月期间,本院对290例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实施全面观察研究。其中,实施管理干预前145例儿童及其家长为参考组,实施管理干预后145例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组,比对参考组及研究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结果;结果:实施管理干预前研究组145例儿童及其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疫苗接种率,整体优于实施管理干预后参考组145例儿童及其家长。结论:流动幼儿免疫规划的实施对流动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促进幼儿父母的预防意识,促进儿童的预防。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管理 预防接种率
  • 简介:摘要:为了追求高质量生活,越来越多农村群体选择到城市工作,基于此流动儿童随之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提出实现教育平等,教育部门要一视同仁,保证教育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只是流动儿童心理较为脆弱,甚至有恶化的趋势,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重点所在,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可以有效推动流动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 标签: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 简介:摘要: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音乐表演形式。通过参与合唱,流动儿童可以接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如音准、节奏、音乐理论等。合唱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鉴于此,本文从“基于智慧教育理念,实现课前自主学习改革”“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实现灵活化的合唱教学”“结合智能音乐软件,帮助学生加强合唱学习”“制定个性教学计划,注重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组织线上合唱活动,提升流动儿童合唱兴趣”“加强智慧课堂测评,不断优化合唱教学反馈”这几个方面出发,对于智慧教育视域下如何培养流动儿童合唱能力进行了充分的探究。

  • 标签: 小学音乐 流动儿童 合唱能力 智慧教育
  • 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儿童作为随父母或其中一方离开户籍地进入城市生活的人群得到了社会的关注。然而学龄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环境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流动儿童"标签化"、学校环境软硬件匹配不足、家庭教育缺失。蒙台梭利儿童自我创造理论,可供现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的创设借鉴。

  • 标签: 流动儿童 学前教育环境 儿童自我创造理论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法律法规出发,探讨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分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管理模式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健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聚集,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增大。这种情况,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时期下,研究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针对新问题找出策略措施,不仅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 标签: 计划生育 流动人口 宣传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名流动人口,调查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后相比,干预后知识掌握程度、管理效果评分均高(P<0.05)。结论: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药具服务,需加强管理,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发放渠道,确保每位群众都了解相关内容。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药具服务 管理 知识掌握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名流动人口,调查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后相比,干预后知识掌握程度、管理效果评分均高(P<0.05)。结论: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药具服务,需加强管理,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发放渠道,确保每位群众都了解相关内容。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药具服务 管理 知识掌握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2018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CCAAP哮喘管理平台抽取400例学龄期儿童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信息问卷和国际身体运动问卷,通过微信或面对面调查收集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运动情况,最终将346份有效问卷纳入研究,比较CCAAP应用良好组和不良组运动情况和运动相关哮喘样症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CCAAP应用良好和不良者分别为232(67.05%)和114(32.95%)例。CCAAP应用良好组年龄、女性比例和体质指数(BMI)分别为(8±2)岁、47.0%(109/232)和(19.79±2.32)kg/m2,与CCAAP应用不良组[分别为(8±2)岁、46.5%(53/114)和(19.87±2.43 kg/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CAAP应用良好组每天中(高)强度运动达标率为30.18%(70/232),与CCAAP应用不良组[29.82%(34/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7);每周参加高强度运动达标率为31.90%(74/232),高于CCAAP应用不良组[17.54%(20/112)](P=0.005);运动相关哮喘样症状发生率为19.83%(46/232),低于CCAAP应用不良组[29.82%(34/112)](P=0.038)。结论CCAAP可以促进学龄期哮喘儿童运动。

  • 标签: 哮喘,运动诱发性 疾病管理 运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了解因新冠疫情导致长期居家哮喘患儿加入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的动向及哮喘控制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应用电子"问卷星"在2020年1月25日至3月31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哮喘并加入CCAAP电子平台的患儿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及疫情影响情况进行摸底。根据需要及用药依从性评分,依据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设计电子问卷星调查问卷,对0~14岁确诊哮喘并加入CCAAP的患儿的家长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对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出初筛电子问卷423份,有效问卷422份,有效应答率99.7%。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患儿中男296例,占比70.1%,女126例,占比29.9%,年龄为(5.4±2.6)岁,其中男性年龄(5.3±2.6)岁,女性年龄(5.4±2.6)岁,男性大于女性。13.95%的患儿家长认为疫情对哮喘患儿有中度以上的影响。控制用药中普米克令舒占51.7%,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平奇)占66.4%。电子问卷显示使用CCAAP平台后不满意度只有1.42%,71.87%的患儿医疗费用下降,经常使用、间断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明显下降,偶尔使用及从未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用药依从性平均分4.56分,使用平台的频率越频繁,用药依从性关系评分越高(P<0.05)。结论借助互联网技术使用CCAAP管理后,长期居家隔离的哮喘患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小,用药依从性高,医疗费用普遍下降,抗生素使用明显减少,满意度很高。这种管理模式为互联网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哮喘 卫生计划实施 互联网+ 长期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