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时间段内,选择88例我院接收的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引导其保持积极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护理中的价值意义。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2022年8月-2023年7月到我院进行脊柱骨折相关治疗的患者,共随机抽取80例,并以患者第一次治疗的时间先后依次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最终对比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康复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长、住院总时长均得到有效缩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让骨折患者在治疗恢复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极大减少,加速患者的恢复,缩短患者卧床、住院等时长,效果突出。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骨折患者中,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操作步骤、实施价值。方法:研究患者70例,均为我院在同一时间段收入,即: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而后划分组别,具体包括: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经调查发现,上述研究患者疾病分型为:脊柱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将传统手术方案为对照组提供,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案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中,纳入研究的样本数为35,比较不同模式干预后的最终疗效。结果:(1)治疗前,参与研究活动的脊柱骨折患者关于VAS评分比较,最终结果差异小,P>0.05;治疗后进行分析,统计数据分别为:对照组(3.24±1.48分),实验组(1.97±0.56分),比较发现,后者更低,实验组具备优势,P<0.05;(2)关于总有效率,实验组测定数据(94.29%)VS对照组测定数据(74.29%),展现出了更高水平,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案在减轻患者疼痛感方面有确切效果,同时,以上治疗措施还可改善脊柱骨折患者其他不适症状,可提高总有效率,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围绕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康复期护理中实施骨折康复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望在治疗中提供辅助干预的有效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展开,共筛选出96例我院行脊柱脊髓损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此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且并发症发生率显降低,组间数据差异达到P<0.05标准。结论 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的有效实施,针对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中发挥了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且术后恢复更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故建议临床大力推崇此干预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对CT与X线诊断脊柱骨折的效能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均是我院在2022年4月-2024年4月间收治的疑似脊柱骨折患者,共计70例,分别进行CT检查与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为准,对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X线检查共计检出阳性患者46例,阴性患者24例,检出率为65.71%,而CT检查则检出阳性患者61例,阴性患者9例,检出率为87.14%,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同时,在灵敏度方面,CT检查的数据表现均优于X线检查,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X线检查,CT检查在脊柱骨折的诊断效能更高,更具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CT表现及其与转移性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和10例转移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常规CT检查,分析两者引起的压缩骨折CT征象,包括椎体和椎弓根的形态、椎间盘增厚、椎体内真空现象和椎旁转组织形态,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两者在椎体和椎弓根形态、椎体内真空现象、椎旁软组织形态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CT能准确显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形态,与转移瘤之间有显著差异,大多能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80例,按照他们享受到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享受到的是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享受了其他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的总发生率5.0%比对照组12.5%要低,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其他治疗措施的有效率均有所促进,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分析微创术后患者再发骨折的概率与影响再骨折的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 19例出现再骨折,总概率为 15.83%。再发骨折患者中以女性、年龄大于 80岁、营养不足、意外事故、骨水泥渗漏、钙吸收障碍、 BMD T值 <-2.5SD等因素占比最多。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等,需要提高患者遵循医嘱用药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发生再骨折的概率。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再发骨折 ;微创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currence of osteoporotic spinal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20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spinal fractur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this study, and the probability of re fracture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e fracture were analyzed. Results: 19 out of 120 patients had re fracture, the total probability was 15.83%. Women, over 80 years old, malnutrition, accidents, cement leakage, calcium absorption disorders, BMD t value < - 2.5SD and other factors accounted for the most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fractures. Conclusi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spine fracture are gender and ag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medical advice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