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3例上颌骨区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2~55岁。其中行上颌骨次全切除4例,全上颌骨切除9例。手术根据术前CT表现在上颌骨三维图像上模拟截骨切除范围,将健侧上颌骨镜像复制到患侧缺损处,再根据镜像后的骨形态设计个性化腓骨修复的3D模型,根据3D模型进行腓骨雕塑成形和上颌骨缺损修复。分别从口腔、鼻腔、眼功能及外形恢复等方面观察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肌皮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结果随访5~40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瓣危象皮瓣坏死,余12例皮瓣全部成活。13例患者随访期间,经CT或MRI证实均未见肿瘤复发。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腭瘘,余10例患者可经口进食,无鼻腔反流。11例患者发音效果满意。全部患者鼻腔通气良好。全部患者未出现视力下降和复视,眼位正常。术后外观恢复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13例患者VAS平均数为8分,除1例皮瓣坏死患者,余12例患者对外形修复满意。结论3D打印辅助设计个性化游离腓骨瓣成形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不仅能保全口腔、鼻腔和眼的功能,而且能获得较满意的外形恢复效果。

  • 标签: 上颌骨 腓骨 肌皮瓣 3D打印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本文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分别设计了浆网速比的中级调节系统和前馈调节系统及其相应的调节器数字模型;应用高级连续模拟语言(ACSL),分别对具有调节系统的纸机混部进行了模拟运行和结果的比较,结果说明这两种调节系统均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而前馈调节系统比中级调节系统的效果更优。

  • 标签: 造纸机 网速 速比 自动调节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 电子计算机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CT扫描设备的进步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CAN)的提高,传统种植外科导板制作和应用中的缺陷日渐被人们所认识,CAD、CAM、CAN技术在牙种植应用领域中已日趋发展成熟,并逐步开始运用于临床。该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种植手术的准确性及成功率、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其技术的临床应用意义、影像学进展、设计制作原理及临床精确度偏差分析及临床应用的前景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 口腔 牙种植
  • 简介: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分别设计了浆网速比的串级调节系统和前馈调节系统及其相应的调节器数学模型;应用高级连续模拟语言(ACSL),分别对具有调节系统的纸机湿部进行了模拟运行和结果的比较。结果说明这两种调节系统均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而前馈调节系统比串级调节系统的效果更优。

  • 标签: 自动调节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 调节器参数 串级 流浆箱 连续模拟语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下Invivo-dental软件辅助设计模拟种植上颌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机6名上颌牙出现缺损的患者,实施手术两年后复诊患者没有肿物情况。针对患者的上颌缺损部位实行CT奥妙后得到相应的DICT数据,随后将数据导入在Invivo-dental软件三维重建,测量修复重建后的下颌骨宽和高,通过导航技术对种植体的最佳植入位置和深度进行模拟,选择最合适的种植系统,设计辅助制作种植导板,通过导板作用实现精确种植。结果术后半年进行观察,6名患者的种植体骨实现了良好的结合,术后种植支持固定义齿修复,达到了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对面型的恢复较为满意,其中一名庁后磨牙区的牙龈红肿疼痛,实施局部冲洗和抗炎1周后,炎症减轻,两周后肿胀消失,颜色恢复正常。结论使用CT下Invivo-dental软件辅助设计模拟种植,可以对上颌骨的下行缺损自体骨移植中的骨量,实现种植位置的进一步精确,并且辅助上颌骨在缺损后的种植和修复。

  • 标签: 治疗 牙体种植 计算机辅助 上颌假体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相应快速成形技术(RP)制作的个体化模板检测颅颌面两侧骨表面外形的对称性.用以指导颅颌骨外科和提供生物学基础数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干性颅骨2例,湿性头颅4例。通过三维cT扫描.对头颅进行三维重建。经对颅颌骨各标志点测量分析,确定颅骨面中部骨结构具有对称性,即“点”的对称性。然后,采用CAD和RP技术在一侧的面中部骨结构CT数据上制作对侧面中部骨表面的3块个体化模板.检测模板与面中部骨表面外形的贴合性.也即“面”的对称性。制作的3块模板覆盖的范围主要涉及颧骨、眶骨和上颌骨。以及少量的额骨和颞骨。结果所有颅骨标本中.由一侧面中部骨结构CT数据重建的对侧虚拟面中部骨结构继之形成的表面外形模板.均与相应的面中部骨表面高度贴合。3块模板的组合能确立面中部骨的三维空间结构。结论一个具有骨标志点对称性的面中部骨结构同样具有骨表面外形的对称性。以眶颧颌骨为主的面中部骨表面模板。可以引导重建眶颧颌复合体的曲面和立体结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个体化模板 眶颧颌复合体 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
  • 简介:至今我国已经有了200多所民办高职院校,其中绝大部分开办了艺术设计专业,而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和师资等方面无法与公办院校相提并论,从而导致毕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本文从改善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建设为切入点,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标签: 民办高职 计算机辅助设计 笔记本特色机房 适应性
  • 简介: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工学结合,课程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来构建学习情境,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实现学习。课程整体设计是为获得课程教学的最优整体效果,而对一门课程的各教学要素进行系统化设计

  • 标签: 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选取 教学方法与手段
  • 简介:目的本次随访研究是按照临床质量标准来判断Cerec瓷嵌体和高嵌体戴入10年后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在1989年到1991年早期临床修复制作的200个Cerec瓷嵌体和高嵌体中187个修复体,随访10年。这些修复体都是使用第一代Cerec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瓷块是VitaMKI长石瓷。修复体使用酸蚀技术和树脂粘接剂粘接。戴用10年后,按照修正的USPHS标准来判断这些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结果分为成功和失败。结果按照Kaplan—Meier分析方法,修复体10年后的临床成功率降为90.4%。在11个患者有15个修复体失败,占总数的8%。失败的病例中,53%,是因为瓷裂、20%是牙折、20%发生龋坏,剩下的7%出现牙髓疾患。有3个表面的瓷修复体最易损坏。结论用VitaMKI长石瓷制作的第一代Cerec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的瓷嵌体和高嵌体修复体10年后的失败率是8%,临床成功率是90.4%,这在临床实践中是可以接受的。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修复体 CEREC 瓷嵌体 高嵌体
  • 简介:本论文对《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这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开展企业调研,对调研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得到学习领域,对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体现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采取课前准备、任务讲解、任务实施的教学方法,制定过程和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 零件 企业调研 学习领域
  • 简介:本文分析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CAD)证书课程实训》课程开发中的项目设计,阐明了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项目设计的依据,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为项目设计的主线,以职业能力建构为项目设计的核心。

  • 标签: 工学结合 项目设计 双证制度
  • 简介:课堂面授学习与网络学习结合混合式学习模式已成高校教改有效方式,如何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构建适合该模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成为核心问题。文章结合高职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实践探索,采取对照试验和问卷调查法,分析课程传统教学存在问题,提出从人员服务体系、资源服务体系、环境服务体系、活动服务体系四个维度组成学习支持服务框架。通过四维体系在课程实践中研究,建构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理念。

  • 标签: 混合式学习 学习支持服务 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多个领域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逐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企业生产效率等,同时推动每项工程的实施进程。在实际开展长度计量校准工作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长度计量校准工作质量,有效提升长度计量校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长度计量校准工作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合理性参考建议,希望为提升长度计量校准工作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长度计量校准工作 具体应用
  • 简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是推进现代教学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资源和不同的呈现方式,加强立体化教材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UG”精品课程资源实施教学要采取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率、改进评价机制、增加师生互动平台等措施。

  • 标签: 精品课程 资源建设 措施
  • 简介: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绘图员(机械类)职业技能鉴定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学生积极参加考证掌握企业生产技能。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结合新考纲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探索优质的教学过程,以使得学生学习的技能达到考证标准,提高考证通过率,使得学生符合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快融入企业生产中。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绘图员 技能鉴定 职业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口内扫描与石膏模型扫描辅助设计种植导板精确性的三维对比。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来攀枝花仁和区医院口腔科就诊行种植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均为28例。试验组通过数字化口内扫描印模系统进行口内信息的采集;对照组进行硅橡胶印模制取、翻制超硬石膏模型。对比两组术前设计与种植位置偏差、术后6个月的牙周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种植体顶部距离偏差、根尖部距离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均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数字化口内扫描 石膏模型扫描 种植导板精确性 三维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化,《计算机辅助设计3ds Max》是建筑装饰专业学生中的重点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带动作用更好的符合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要求,探索得出创新创业改革道路。本文将重点对目前建筑装饰专业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3ds Max》课程教学确定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提升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标签: 创新创业教育 效果图表现 教学改革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辅助设计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8年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19例足远端缺损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16~45岁,平均29.6岁。术前行同侧足3D-CTA检查,了解供区血管情况,明确FDA2趾底内侧动脉浅支的位置、走行、长度、与周围邻近组织关系,设计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随访时根据Sanders等的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足、踝部功能,根据Swanson等的周围神经损伤临床效果评价标准对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前采用3D-CTA均能检测到FDA2趾底内侧动脉浅支,术中所见穿支血管情况与检查图像结果显示基本一致。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观较好,血运可靠,足、踝部功能基本正常,穿鞋及负重无明显影响。足、踝部功能恢复达优者8例,良10例,中1例。足远端皮肤感觉恢复达S4 5例,S3 10例,S2 4例;感觉恢复范围达R4 3例,R3 9例,R2 7例。结论术前行3D-CTA检查,可以明确供区FDA2趾底内侧动脉浅支解剖情况,指导设计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血供可靠,创伤小,效果满意。

  • 标签: 三维重建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外科皮瓣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缺损
  • 简介:2007年8月28日,由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办、我院承办、武汉高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武汉船院杯”计算机辅助设计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我院隆重举行。出席大赛开幕式的来宾有省总工会、省国防科工办、省劳动厅、省科技厅领导、大赛组委会成员、专家组成员,承办、协办单位领导,

  • 标签: 国防科技工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业系统 武汉 职业技能大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合三维重建辅助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15例手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9~51岁[(27.8±8.1)岁]。患者均为手部软组织缺损合并骨骼或肌腱外露,缺损范围2.0 cm×1.0 cm~6.0 cm×4.0 cm。患者术前均行腹主动脉至足背动脉CTA检查,并使用Mimics 20.0软件三维重建下肢骨骼、血管、皮肤等组织,精确测量腓浅动脉穿支血管定位点、血管直径及血管长度,然后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设计皮瓣,并使用软件模拟皮瓣切取操作。术中按设计切取腓浅动脉穿支皮瓣并移植修复创面。术中测量穿支血管定位点、直径和长度等指标,并与术前建模测量进行比较。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皮瓣存活及供区愈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肢功能。术后3个月,观察供区外观、感觉和活动情况。结果基于重建的三维模型,可在术前明确腓浅动脉穿支来源及走行,建模所得穿支血管定位点、直径和长度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6~20个月[(12.2±3.8)个月]。手术时间为50~125 min[(91.2±10.4)min],术中出血量为150~450 ml[(364.1±44.7)ml]。术后2例皮瓣出现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逐渐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均可直接缝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个月,中华医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分为(76.4±9.7)分,高于术前的(48.2±10.1)分(P<0.05),其中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供区轻微瘢痕生长,足背及供区皮肤感觉无明显异常,行走步态正常。结论CTA检查结合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可精确定位穿支血管,实现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个体化、精准化设计辅助快速准确切取皮瓣,从而促进手部创面愈合及功能恢复。

  • 标签: 手损伤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