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末梢血与静脉血不同血液采集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 方法:取我院血常规检验 患者 460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 分研究组(静脉血检验) 与对照组( 末梢血检验 )各 230 例 ,比较检验结果与不同时期检验情况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红细胞与白细胞高,血小板计数与红细胞比容较对照组低, 经研究发现,两组 1h 、 3h 与 6h 的红细胞与白细胞检验结果无差异, P> 0.05, 两组患者血小板与中间细胞百分比检测具统计学差异 , P< 0.05。结论 :对血常规检验 患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静脉血对最终检验结果影响较小,提高检验稳定性与准确性,便于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值得借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8例受检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了受检者本人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对比研究。将18例受检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例。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使用末梢血,观察组受检者则使用静脉血,由检验人员对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使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对照组受检者相比,采用静脉血进行检验的观察组受检者在检验之中各项血常规的指标同标准值更为接近,且观察患者的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均要明显高出对照组许多。结论临床中在对需要的患者进行血常规的检验时,应选择静脉血作为检验的样本,能够明显地提高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临床中有着更为理想的实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血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为3.83±0.19x1012/L,白细胞检测值为5.31±0.18x109/L,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32.19±0.23g/L,血小板检测值为221.02±1.29x109/L。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为4.51±0.21x1012/L,白细胞检测值为6.29士0.27x109/L,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39.24±0.32g/L,血小板检测值为172.11±1.02x109/L。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检测值、白细胞检测值以及血红蛋白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检测值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静脉血的各项检测值更趋于正常水平,且稳定性较高,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静脉血进行检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收治7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静脉血组以及末梢血组,均为36例,并开展血常规检验。结果:静脉组血常规检验结果与末梢组差异相对比较明显,例如红细胞(t=4.024 p=0.001)、白细胞(t=4.288 p=0.001)、血小板(t=1.186 p=0.021)以及血红蛋白(t=2.495 p=0.007)。结论:通过对比显示,静脉血液检测结果准确率更高,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相对更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准确性 血常规检验属于医学检验上常见项目之一,对临床上各项疾病诊断有良好作用。血常规检验结果可为疾病治疗方式确定提供依据,可见结果若是准确性无法保障,可能会影响诊断结果,导致误诊或漏诊。因此确保血常规检测准确性尤为重要。在医学临床上常规检验采集血液样本有静脉血以及末梢血。末梢血是末梢毛线血管内的血液,出血量小且流速缓慢,收集困难,加上人为因素干扰,导致实际检验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本研究对末梢血以及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予以对比,探究两者区别,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7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人员,并采取静脉血液以及末梢血液作为静脉血组、末梢血组。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区别,可比较(p>0.05),其中末梢血组基线资料:36例,男女各为20例、16例;最大年龄以及最小年龄分别是67岁、22岁,平均年龄是(41.23±3.36)岁。静脉血组基线资料:36例,男女各为21例、15例;最大年龄以及最小年龄分别是68岁、21岁,平均年龄是(40.16±4.19)岁。 纳入标准: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依从性差体检者。 1.2 方法 末梢组:末梢血液血常规检验 操作方式:可使用一次性的安全末梢采血针在指尖采集末梢血60 ul,将采集到血液置于抗凝管,抗凝管中需预先放入EDTA-k2抗凝剂,之后摇匀。 静脉组:静脉血液血常规检验 真空管采集2ml空腹静脉血,清晨采集。将其也置于抗凝管,并保证抗凝管中预先有EDTA-k2抗凝剂,摇匀。血液标本采集之后,安排固定检验人员对其实施血常规检测,这期间需用到SYSME-500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间尽量控制在2h之内。 1.3 观察指标 记录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两组血常规检验 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静脉血组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水平与末梢血组对比,差异相对比较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血常规及末梢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展开观察与对比,以探寻最佳的血常规检验方法。方法选取94例来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相比于末梢血组,静脉血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含量(Hb)、血小板(PLT)以及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的检验结果与标准品的标准值更为接近,且数据差异与末梢血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末梢血常规检验相比,静脉血常规检验的稳定性及准确度更高,因此,为充分促进临床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可优先采用静脉血常规的检验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易进行静脉采血以及需反复接受血检的患者,则可采取末梢血检验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与分析在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中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的最终检验结果差异。方法:抽取2021年1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门诊患者展开研究,将所有的120例患者以单双法平均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抽取末梢血行血常规检验,观察组抽取静脉血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的结果。结果:两组的MCH检查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WBC检验结果低于对照组,RBC、PLT、 MCV 、HCT 、HGB检验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层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使用静脉血标本能取得比末梢血更加准确的结果,从而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室检验指标,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住院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对同一项标本同时放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测定其生化指标。结果将标本放置1小时后和2小时后以及3小时后,放置2小时后和3小时后其血糖检测的结果相对于采血后1小时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标本放置3小时后,其氯检测结果相对于采血后1小时显著上升,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采血后标本放置2小时后和3小时后,钠、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相对于1小时后有略微上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标本放置1小时后和2小时后以及3小时后,其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一名患者的血液标本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差异较为明显,所以,血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去检验,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标准和要求,对标本进行及时检测,才可以保证标本最终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6-2017年接收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其进行了静脉血标本采集,随后在血液采集1小时后、血液采集2小时后、血液采集3小时后三个时段,检测了患者静脉血标本的K+、Na+、C1-、血糖、尿素氮、ALT、肌酐、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9项生化指标。结果在血液采集1小时后和血液采集2小时后患者静脉血标本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中,尿素氮、血糖两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肌酐、K+、Na+、C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7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上涨趋势,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血液采集1小时后和血液采集3小时后患者静脉血标本常规生化检查结果中,血糖一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下降趋势,Cl-一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尿素氮一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下降趋势,肌酐、K+、N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5项检查结果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精确程度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过多偏差,需要在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内进行常规生化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用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所得血常规结果的差异性,为血常规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门诊患者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BC5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的结果,进行对比实验,比较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结果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的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WBC、RBC、HGB、MCV、MCHC、PLT数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时以选择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抗凝的静脉血为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肝素锂抗凝的动脉全血测定K、Na、Cl(血气分析仪测定)三个项目的结果是否可以替代用静脉血清(罗氏生化分析仪P800测定)测定的结果。方法对需要做血气分析的患者,在采集血气标本时,一并采集静脉血标本(生化管盛装),同时送检。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全血,用罗氏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血清)标本,分别记录K、Na、Cl,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气分析仪得到的K、Na、Cl结果与静脉血清测得的K、Na、Cl相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用肝素锂抗凝的动脉全血(血气分析仪)测定的K、Na、Cl结果可以替代用静脉血清(罗氏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结果,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