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比如,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针对真皮层治疗药物,作为近年来新兴治疗药物,在有些治疗领域有着透皮给药需求。由于具有靶向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逐渐成为新研究热点。微针作为一种新型给药技术,不仅具有无痛、给药方便等优点,而且运用物理手段可大幅提高大分子甚至纳米药物透皮吸收及皮层靶向,能够避过胃肠道消化作用以及肝脏首过效用。将微针技术与生物大分子药物相结合,能够同时发挥两者优势,实现高靶向生物药物无痛给药。本文简述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以及生物大分子给药研究进展,微针技术用于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透皮给药尝试研究做了介绍和总结,存在技术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微针 生物大分子药物 纳米药物 透皮给药技术
  • 简介:目的:评价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腰腿痛改善情况。结果: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显效率为62.2%,药物组显效率为2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腿痛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红外线照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皮肤性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中HPV感染型别。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门诊就诊者368例,分为4个组别:尖锐湿疣患者组242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18例,男性冠状沟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70例,未见任何皮疹且醋酸白试验阴性体检者38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皮损或外阴局部HPV-DNA亚型,并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PV-DNA总检出率为72.9%,其中单一型别感染率57.1%,多重感染率15.8%;(2)268例HPV阳性标本中,高危型感染占51.9%,低危型和混合型阳性率分别为33.2%、14.9%;(3)尖锐湿疣组和鲍温样丘疹病患者组HP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88.9%,而男性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组以及要求体检人群阳性率分别为14.3%和13.2%;从感染型别分析,尖锐湿疣主要是6、11、16、18、31、33、35、43和66亚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主要是16亚型,男性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以及要求体检人群感染型别主要是低危型感染,分别是6、42、43、81和6、42、83;(4)在被检测18个高危HPV亚型中,最常见类型依次为HPVl6、18、58、56、33、52、68、31、39,未检测出HPV35、45、51、53、59、66、73和82亚型;在被检测5个低危HPV-DNA亚型中依次为HPV6、11、42和43,未检测出81亚型。结论:HPV感染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且以高危型为主,应该重视临床HPV感染亚型检测,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者随访管理。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随访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年龄对于复杂性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ComplicatedacutetypeBaorticdissection,cABAD)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急诊收治入院156例cABAD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将其根据不同年龄、治疗方式(药物保守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及治疗结果进行分组,并在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52.46±11.72岁,45%患者(n=70)大于65岁,55%患者(n=86)小于65岁。小于65岁患者有22.2%患者(n=19)接受药物保守治疗J9.8%患者(n=17)接受传统手术治疗、58%患者(n=50)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大于65岁患者有48.6%患者(n=34)接受药物保守治疗、11.4%患者(n=8)接受传统手术治疗、40%患者(n=28)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小于65岁与大于65岁患者院内死亡率分别为12.8%与35.7%(P<0.007),接受血管内治疗分别为2%与28.6%(P=0.001),常规手术治疗分别为21%与37.5%(p=0.468),药物保守治疗分别为31.5%与41.7%(p=0.489)。年龄65岁或以上是多因素分析中住院死亡率预测因子(OR=2.72;95%CI1.343-4.674;p=0.012)。结论:年龄265岁对于cABAD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院内死亡率,但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 标签: 老年 复杂性主动脉夹层 院内死亡
  • 简介:目前从骨髓中成功分离、鉴定BMSCs方法较为成熟。新发现一些物质能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因子,其中BMP研究较多。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Ⅰ、Ⅱ型BMP受体后激活Smad信号通路诱导成骨。其诱导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应用天然BMP或者将BMP及其协同基因转入BMSCs,通过靶细胞持续表达BMP促进新骨形成。本文将近10年BMP诱导BMSCs向成骨分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化 骨生成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9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240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缬沙坦80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尿检指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21天后,实验组临床有效率达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及胆固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川芎嗪联合缬沙坦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川芎嗪 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肾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肺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腹部肠管火器伤后1h、2h、4h、8h、12h和24h实验组。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肺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水平,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肺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肺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于伤后1h至8h内快速上升并,在8h出现高峰(P〈0.05)。伤后各组逐渐出现肺泡腔变窄,肺泡壁增厚;肺充血,肺间质水肿。结论:TNF-α、NF-κB参与了腹部肠管火器伤后机体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引起腹部肠管火器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腹部损伤 火器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 简介:目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护理临床效应。方法:8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护理,针对糖尿病病人特点及硅油注入特殊要求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眼部情况,控制血糖、保持特殊体位、预防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使许多糖尿病病人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有用视力、提高手术效果临床效应,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特点,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是十分重要

  • 标签: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术后护理 临床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治疗,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证实,本组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以星形细胞瘤为主,占67.3%,手术切除以全切除为主,占61.8%,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病理分级为1~2级患者术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患者,病理分级为1~2级患者术后1年能正常工作及生活概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创伤面积小,全切除率高,并且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更多还原

  • 标签: 脑胶质瘤 侧裂区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并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沉(ESR)、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D4^+及CD8^+,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血清LDH、CK-MB、CK、AST、CRP、IL-6、TNF-α水平及CD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CD4^+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缓解、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症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重症肺炎老年患者90例,平均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B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C组则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B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WBC、CRP和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ALT、AST、Scr和BUN均没有显著变化,C组WBC、CRP、PLT、PaO2及PaO2/FiO2与A组、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且C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及B组,B组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短于A组(P〈0.05)。三组患者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皮疹、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二者单药治疗,其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老年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莫西沙星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鼻窦功能性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行FESS治疗。根据是否合并患有支气管哮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和对照组(慢性鼻窦炎),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sCD23)水平,并术后随访2年观察对比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IL-4、sIL-2R及sCD23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且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慢性鼻窦炎治愈率均高于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2年哮喘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年哮喘完全控制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之间(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2年哮喘平均发作率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2年哮喘平均发作率明显低于术后1年(P〈0.05)。结论:FESS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IL-4、IFN-γ、sIL-2R及sCD23水平,且随着时间延长,其远期疗效较满意。

  • 标签: 鼻窦功能性内镜术 慢性鼻窦炎 支气管哮喘 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在3.0T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刀锋伪影较正(BLADE)技术在克服关节扫描中运动伪影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例行四肢关节MR扫描检查患者(肩关节10例,腕关节10例),在常规行T2WI常规扫描中出现不同程度运动伪影,然后引入BLADE技术,扫描T2WI.,以能否清晰显示韧带肌腱而无重影为标准,对比常规序列扫描来评价BLADE技术在消除关节扫描过程中图像运动伪影方面的价值。结果:常规T2扫描出现运动伪影,用BLADE技术序列扫描出来图像运动伪影消失,对比度明显提高。结论:应用BLADE技术进行扫描可以有效消除病人细微运动造成运动伪影,获得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理想图像。

  • 标签: 关节 BLADE技术 MRI 运动伪影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地区门诊糖尿病患者各种慢性合并症与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1533例,记录慢性合并症、并发症及各种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地区糖尿病患者各种慢性合并症与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周围血管病变67.0%,高血压63.2%,血脂紊乱45.1%,家族糖尿病34.8%,高尿酸血症29.0%,视网膜病变28.0%,脂肪肝27.1%,糖尿病肾病21.1%。女性患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家族糖尿病史发生率高于男性,各种慢性合并症与并发症多随年龄与病程增加而升高。结论:上海地区门诊糖尿病患者各种慢性合并症与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定期监测并联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是防治各种慢性合并症与并发症关键。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合并症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在微观结构水平和分子水平检测不同代次人胚肺二倍体细胞衰老相关指标值,筛选出能够系统性评价人胚肺二倍体细胞衰老程度生物学指标。方法:将Walvax-2细胞分成16个代次,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代次Walvax-2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代次Walvax-2细胞生长情况和衰老情况;通过检测SA—B-gal染色阳性率,分析不同代次Walvax-2细胞β-半乳糖苷酶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可传58代。倒置显微镜下:随细胞代次增加,可见颜色逐渐加深,色素积累;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P20到P43细胞正常且骨架结构明显,细胞核完整,具有较高核质比,P44和P45开始出现衰老现象,细胞质色素积聚加深,核膜不同程度内折,P50和P55细胞衰老更加明显;β-半乳糖苷酶阳性染色率和细胞代龄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细胞形态学变化,β-半乳糖苷酶阳性率变化与Walvax-2细胞代龄增长显著相关,可选择作为Walvax-2细胞衰老程度评价生物学指标。

  • 标签: 细胞衰老 代龄 细胞形态 Β-半乳糖苷酶 衰老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流变学和血清学指标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正常愈合患者各9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8、12周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差异.结果:术后第1、8、12周两组血清学及血流变学各指标整体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组内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8、12周观察组血清slCAM-1、sVCAM-1、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PDGF、IGF-1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折患者血清sICAM-1、PDGF、IGF-1、sVCAM-1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水平会随着病程进展发生变化,并且血清sICAM-1、sVCAM-1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水平升高,血清PDGF、IGF-1水平降低可能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重要因素,对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骨折 延迟愈合 血清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研究巢蛋白(Nestin)和SOX2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恶性黑色素瘤21例患者(研究组),另选黑色素痣患者21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stin和SOX2,并比较两组Nestin和SOX2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和转移关系。结果:研究组Nestin和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tin、SOX2阳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Nestin、SOX2阴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tin、SOX2阳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与Nestin、SOX2阴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stin和SOX2表达阳性与恶性黑色素有关,且与恶性黑色素瘤生存期有关。。

  • 标签: 巢蛋白 肤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赋分诊断(HER-2、ER和PR)三阴性乳腺癌(TNBC)并腋淋巴结转移(ALNM)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CDU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8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对比分析两组乳腺癌CDU征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U赋分诊断与TNBC相关性。将CDU描述性指标纳入赋分(0-15分),赋分〉10分者为NTNBC,8-10分为疑似TNBC,〈8分为倾向TNBC。结果:本组乳腺癌CDU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90.96%(785/863),删除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78例(9.04%)。NBC组(105例)与NTNBC组(680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48.57%vs10.70%)、最大径〉5.0cm(21.90%vs15.30%)、无微钙化灶(87.62%vs74.12%)、境界清楚(56.19%vs41.47%)、边缘无毛刺征(74.29%vs41.62%)、周边无高回声晕环(74.29%vs46.76%)、后方回声无衰减(72.38%vs46.76%)、ALNM(61.90%vs37.35%)等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肿块数目、纵横径比、回声程度、回声分布和血流分级等则无明显差异(P〉0.05)。CDU赋分〉10分为NTNBC与病理符合率93.93%(680/724);8-10分疑似诊断TNBC符合率11.51%(16/139);〈8分倾向诊断TNBC符合率64.03%(89/139),TNBC总诊断符合率为75.54%(105/139)。在CDU诊断785例乳腺癌中,ALN肿大319例(40.64%),其中TNBC组61.90%(65/105),NTNBC组37.35%(254/68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和ALNM等与TNBC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貌似良性肿块并腋淋巴结肿大,CDU赋分〈8分,同时年龄≤50岁或未绝经,或有乳腺癌家族易感史者,可作为CDU诊断TNBC并ALNM重要�

  • 标签: 受体/雌激素 孕酮 人表皮生长因子-2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赋分诊断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临床比较差异,从而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医院临床收治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患者共计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组)和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组),每组患者4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1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后临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临床综合效果显著,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相比较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 传统保守治疗 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研究局部复发和原发肿瘤二次发展(SPT)是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生存率重要因素。这篇研究是为了评估研究者们提出癌变区域理念:与原发性肿瘤相邻正常组织存在癌前病变,可导致局部复发和SPTs发展。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癌变 技术检测 口腔 测序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