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信息化时代,需要报刊记者提高创新意识,开拓眼界,提升宏观思维,紧跟当下时代脚步,实现对独家新闻的采编与策划,在行业中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争得一席之地,取得良好发展。
简介:清代诗人袁枚,曾用四言诗的形式,写了三十二首(每首十二句)诗论,名之曰《续诗品》。这组诗论侧重于创作理论与方法的总结和探讨。披阅之下,觉得它言简而意赅,有许多精到的见解,很能给人以启迪。创作诗歌与杂文,形式虽异,而其理却处处相通,阅读之暇,曾随手把它作了译释,目的是让不懂古文的青年人也看得懂。译释之后,又觉得意犹未尽,便“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在“浅说”的名目之下,发一些议论,谈自己对为文的感受和见解。虽自知浅陋,但仍希望它对文事的繁荣能有
简介:说起谁的记性最好,8751部队的官兵都说是政委向荣贵.私下里,大家称他“最强大脑”。先说近的。4月初,160名阔别部队10余载的退伍老兵回部队参观。还没等老兵们自我介绍.向荣贵直接打起了招呼:“你是何长林,原二连班长。你是潘先武,原三连炊事班长……”面对大家惊奇的目光。向荣贵道出缘由.原来他曾在这些老兵相邻的连队担任过连长。
简介:空军报社社长陈志铭:我们空军报社按照空军党委和政治部领导的要求,结合空军部队的实际,投入主要报道力量,集中重要报纸版面,按照“及时跟进、形成强势,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结合实际、推动工作”的宣传策划。以高度的政治热情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宣传报道工作。坚持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特别是注重联系实际,在深化认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求深入、抓落实,真正把广大官兵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简介:2004年10月和11月间,一位年轻记者的事迹感动着龙江大地。
简介:作为新闻记者,在采写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记者举笔,面对的是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可谓无所不包。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怎样抽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一根根"真丝",能让别人愿意或乐于读下去,读后又受到启迪,这就要掌握采访和写作艺术了。而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邱沛篁教授继《新闻采访艺术》出版之后,又出版《新闻写作艺术》,当然是颇有意义的工作。
简介:对从事新闻工作已逾10年的我来说,除厚厚的一摞剪报本外,还有两大抽屉各级新闻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在这些证书中最让我自豪的是一套连环奖的证书:一篇十分简短的现场新闻,竟获4份奖励证书。这篇发表于1997年的报道,
简介:
简介:电台新闻性广播采用评论稿件较多。评论直接阐述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指导学习和工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战斗性。播好评论性稿件是播音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的播音员怕播评论稿,拿到稿子就发怵,播起来往往发僵,其实大可不必。评论性稿件的播音虽说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它的特点和规律性,并有一定
简介:文风,既是文字、语言之风,也是党风、政风、思想之风的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在中国政坛吹来一股清新、质朴、生动的文风。学习习主席系列讲话的典范文风,对于改进理论文章写作,荡涤枯燥、晦涩、呆板、干瘪的不良文风,增强理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无疑是卜分必要的。
简介:自《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刊登《汪晖〈反抗绝望〉的学术问题》一文后,关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教授涉嫌学术抄袭一事被媒介炒得沸沸扬扬。本文试图通过对《南周》关于该事件的议程设置及其"编者按"进行分析,来考察《南周》在这一报道中的立场和角色扮演,并呼唤对媒介公共性的再思考。
简介:《新民晚报》开办的《上海好心人》新闻专栏,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奖项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简介:如何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文章?西方顶级学术刊物的投稿、审稿、发稿有着怎样的流程和“规则”?2015年5月30日下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终生荣誉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温思敏(Winsemins)讲座教授,2007年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最高荣誉(杰出学者)获得者,黄有光教授做客北大新闻学茶座,把自己多年来发表200多篇审稿论文、其中50多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的经验和心得一一道来,其中还采用了曾经长期担任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主编的KwanChoi教授的建议。
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如何做足“声音”文章
袁枚《续诗品》译释——兼谈文章写作技巧
让“小文章”有“大看头”——向政委的“最强大脑”
《空军报》——在“深入”上下功夫 在“实效”上做文章
一句话引出一篇大文章
在艺术领域做文章——读邱沛篁教授的《新闻写作艺术》
敏锐寻亮点 独家做文章——采写《张胜利讲第一课》的体会
抓住“三点” 做好文章──浅谈如何搞好军工企业的经济报道
如何播好评论性文章(上)——浅谈评论的备稿和语言表达
增强理论文章的感染力——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典范文风
媒介立场与公共性——以《南方周末》刊发关于汪晖“学术门”事件相关文章为例
在引导舆论和提升宣传效果上做足文章——评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专栏《上海好心人》
北大新闻学茶座(46)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讲座教授黄有光谈“如何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