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红茶对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行MRCP检查的疑似胆石症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在相同机型(美国电气GE—HD_1.5T高场强核磁共振仪器)的情况下,对照组行MRCP检查时不饮用红茶,观察组行MRCP检查时饮用红茶。对比两组成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SI、SN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MRCP检查前口服红茶,可改善成像质量,提高结石检出率,对提高临床胆石症诊断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红茶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质量改善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放射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磁共振放射检查的患者112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SAS、SDS)评分以及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护理,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磁共振放射检查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可稳定患者情绪,使检查顺利完成,减少检查带给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磁共振 放射检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计11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核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检查方式下敏感率、漏诊率及不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核磁共振检查敏感率为87.61%、漏诊率为28.32%,核磁共振检查优于CT检查,经对比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1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为131处损伤处,核磁共振检查出108处,CT检查出81处,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在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对比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核磁共振检查下脑叶挫伤和脑深部挫伤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诊断中使用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度更高,对脑叶挫伤和脑深部挫伤的检查更准确,应在临床中予以广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与CT检查 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应用于卵巢肿瘤中的影像诊断结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观察影像诊断结果。结果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检查,卵巢纤维瘤、卵巢癌、畸胎瘤影像检出率分别为95.00%,100.00%,95.45%,与未检出率对比差异明显;且卵巢纤维瘤、卵巢癌、畸胎瘤,在磁共振下的影像特征明显,P<0.05。结论磁共振应用于卵巢肿瘤中的影像诊断中,可保障卵巢肿瘤的检出率、图像清晰程度,同时,磁共振的影像诊断影像中,可充分展现疾病发病特征,影像诊断效果较好。

  • 标签: 磁共振 卵巢肿瘤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诊断急性/超急性脑梗死方面体现出的价值予以探讨。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疑似急性期)行磁共振常规DWI、FLAIR、T2WI、T1WI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急性期和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别有32例和10例,二者在DWI上体现出高信号特点,T2WI则是部分稍高信号或等信号,ADC图中为低信号。2例MRI扫描无异常。结论对急性期和超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而言,磁共振弥散成像比MRI更加敏感,可以发现责任病灶于多发梗死灶中。

  • 标签: 急性脑梗死诊断 磁共振弥散成像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本组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其确诊率,总结肝硬化再生结节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45例通过核磁共振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诊断率为97.83%。常规扫描脂肪抑制T1WI多表现为稍高或等信号,T2WI大多为低信号,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期与强化肝实质比较为低信号结节,动脉期未见强化,癌结节T1WI多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个别可见稍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减弱。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临床诊断,能够早期鉴别良恶性疾病,同时还能对恶性结节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肝硬化 再生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收治的256例乳腺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乳腺超声、钼靶和增强磁共振的诊断检查,分析结果。结果经石蜡病理结果证实共计376个病灶,良性206个,恶性170个。MRI增强检出162个恶性病灶,检出166个良性病灶。钼靶X线检出良性病灶136个,恶性病灶140个。彩超检出良性病灶192个,恶性病灶128个。结论乳腺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准确性更高,增强磁共振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准确性更高。两者诊断乳腺疾病方面效能相当,均比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在开展诊断时,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检查方式。

  • 标签: 乳腺疾病 彩超 钼靶x线检查 核磁共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膝骨关节炎应用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取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来院不同的时间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磁共振扫面成像实施检查,而对照组应用关节镜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应用诊断膝骨关节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论是灵敏度、特异度亦是准确性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在诊断膝骨关节炎的效果确切,和关节镜检查比较,磁共振具有无创性、无辐射、安全性高等众多特点,能够准确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关节镜 膝骨关节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磁共振成像检查图像出现伪影的病例5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设备为GEoptima3601.5T磁共振扫描仪,产生磁共振图像伪影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设备仪器因素、操作技术人员因素及环境因素等。结果53例病例磁共振图像伪影中运动伪影30例,化学位移伪影12例,主磁场不均匀导致的伪影5例,卷摺伪影、射频伪影及梯度场故障产生伪影各2例。结论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伪影的产生,提高检查图像的质量。

  • 标签: 磁共振 伪影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 简介: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病理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经MRI确诊良性卵巢肿瘤灵敏度、特异度为95%、98%;对恶性卵巢肿瘤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95%.恶性卵巢肿瘤MRI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实性或囊性肿块,明显强化,良性卵巢肿瘤主要表现为规则囊性肿块,无或轻度强化.良性肿瘤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Ⅱ类曲线,恶性肿瘤大多表现为Ⅰ类曲线,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此外,良性卵巢肿瘤第1分钟强化率明显低于恶性肿瘤患者,达峰时间较恶性肿瘤患者长,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成像技术用于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巢肿瘤 良恶性鉴别 MRI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肝癌行微波消融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5个肿瘤灶微波消融治疗前后的MRI表现。结合血清学检查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评估MRI检查结果。结果消融后1个月内复查MRI,49例患者共63个肿瘤灶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的无强化区,周边伴有均匀的环状强化带,诊断为凝固坏死。患者同期的血清AFP水平由术前的333.83μg/L下降到37.68μg/L。其余2例患者共2个肿瘤灶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与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的消融区形成鲜明对比,诊断为肿瘤局部残留,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肝癌。51例患者微波消融治疗1个月后定期随访,5例患者肿瘤灶消融区周边新出现强化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节影,表现与肿瘤局部残留相似,结合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和AFP诊断为肿瘤局部复发。23例患者肝内出现新肿瘤灶,1例患者出现腹壁转移,这24例患者同期血清AFP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平均为120.16μg/L。结论MRI检查能够准确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

  • 标签: 微波消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用Meta分析评价和比较CT、磁共振成像(MRI)对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OVID、EBSCO外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制定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1.0、Meta-Disc1.4、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异质性;计算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计算Z统计量.结果纳入文献21篇,共含病例1495例,椎间盘2405个.CT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为0.73(0.69~0.76)、0.84(0.81~0.87);MRI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为0.80(0.78~0.83)、0.87(0.84~0.89).CT和MRI加权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4、0.9103.MRI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和S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CT,其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和S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LDH的诊断,MRI的准确性优于CT.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就诊早产儿脑损伤患者共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0例正常产儿,给予他们磁共振诊断,研究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的PVL(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ICH(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妊娠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宫内窘迫与PVL和ICH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不同胎龄的早产儿的PVL发生率、ICH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产儿胎龄越小其PVL发生率、ICH发生率越高。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宫内窘迫与PVL和ICH的发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与PVL和ICH的发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在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中具有理想效果,可为医师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扫描对于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72例,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6例,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核磁共振扫描实验组,观察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准确度97.22%,漏诊率2.78%,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有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扫描对于诊断子宫腺肌症价值较高,能避免漏诊、错诊,这对于患者的下一步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核磁共振扫描 子宫腺肌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在这些年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让我国人民得到更好的医疗环境,我国人民对医疗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国的医学模式也在日益发展,很多诊断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对于膝关节的损伤的治疗我们采取了一些临床的经验,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检查属于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患者的诊断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清楚的显示出膝关节以及其相关组织的病理变化,明确的判断其病情的变化以及其病变的程度,可以为医生更好的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础以及借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55-01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磁共振技术在隐形骨折鉴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来我科治疗的隐形骨折患者 100例,并对其进行相关的诊断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先进行 X线平片检查,并未发现有明显骨折现象。再行磁共振技术检查,发现有 8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症状,占总比例的 82%,而无骨折症状的患者仅占总比例的 18%。故磁共振技术与 X线平片技术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磁共振技术鉴别隐形骨折,不仅临床诊断率高、对人体没有辐射,而且成像清晰,能够显示更多细节,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磁共振技术;隐形骨折;应用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RI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visible fracture. Methods 100 cases of invisible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releva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X-ray plain film examination was carried out first in all patients, and no obvious fracture was fou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2 patients had different degree of fracture symptoms, accounting for 82% of the total, while only 18% of the patients without fracture symptoms. Theref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RI and X-ray i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invisible fracture not only has high clinical diagnosis rate and no radiation to human body, but also has clear imaging and can show more details, so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