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察合台汗国的基业始于一块王子私产,其主要基地有河中地区、塔里木沿边、伊犁河谷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经历过东伊朗呼罗珊、阿富汗等地的鼎盛,也有过萎缩在南疆或北疆一隅的艰难岁月。其东北部又与窝阔台汗国密不可分,直至最后将其并吞。

  • 标签: 察合台汗国 伊犁河谷 塔里木 阿富汗 东北部 北疆
  • 简介:本文通过对峡江地区宋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进行类型学研究,将本地区宋代墓葬划分为三个时期。然后,分析了峡江地区宋代墓葬的文化因素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使我们了解到峡江地区在宋代是一个较为封闭和落后的地区,有些文化现象在这种稳定的落后状态中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

  • 标签: 峡江地区 宋代墓葬 初步研究
  • 简介:云南西部的三江流域分布着一种独特的打制双肩石器,流行年代与云南青铜文化相当。该类石器,有可能脱胎于云南西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并对云南青铜文化中的某些青铜器造型产生了影响。

  • 标签: 云南 打制双肩石器 年代 磨制石器 青铜器
  • 简介:闽南与粤东的丘陵山区,习惯上称为“半山”,居住在这一带的客家人习惯上称为“半山客”。广东省的饶平、丰顺、潮安、陆河、揭西、揭阳、普宁、惠来、海丰、陆丰和汕尾等县市便处在这个区域。半山客与纯客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其实,即使纯客,闽粤赣三地同样有差异,故半山客与纯客是相对而言的。因半山客人数众多,分布广阔,直接处在客家与福佬两种文化交融的前沿,故有研究的必要。‘

  • 标签: 文化研究 丘陵山区 文化交融 客家人 广东省
  • 简介:恩施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属湖北省行政管辖区,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4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恩施调研,将恩施州的州情概括为:“老、少、边、山、穷”。改革开放40年,恩施从农村改革开始起步,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全州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标签: 恩施地区 农村改革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中共中央总书记 纪实 鄂西土家族
  • 简介: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贵阳有了贵州最早的报纸《黔报》以后,贵阳地区的报纸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四个时期,即清朝时期、军阀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文将对解放前贵阳地区各个时期有哪些报纸,其特色是什么?作一粗略记述。

  • 标签: 贵阳市 报纸业 报纸语言 报纸功能 印刷工作 经营方式
  • 简介:青州地区北朝佛衣类型分为三期。一期约北魏末至东魏初(约518—537),以上衣搭肘式和露胸通肩式佛衣为主;二期约东魏初至东魏末(约537—550),佛衣沿袭一期;三期约北齐时期(550—577),流行露胸通肩式、通肩式和袒右式佛衣。一、二期佛衣可能受到南朝文化中心建康的影响;三期佛衣既保持南朝传统,又有来自印度的影响,而来自印度的影响大约仍可能通过建康传至青州地区

  • 标签: 青州地区 北朝 佛像类型
  • 简介:《昭通地区志》分为上中下3卷,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上卷于1997年4月出版,中卷于次年10月出版,下卷于1999年8月出版。全志设44个部类,其中专志41篇223章817节,共计324.4万字,是一部通志,断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1990年底。断限后至今已有11年时间。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和1998年2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规定“各级地方志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云南省地方志工作1996~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自本届志书下限之年着手续修下一届志书”的要求;

  • 标签: 《昭通地区志》 中国 云南 地方志 编纂工作 工作设想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豫南地区现存两种形制比较特殊的歇山顶建筑——'半歇山顶建筑'和'假歇山顶建筑'。前者从正面看是歇山顶建筑,从后面看则完全是硬山建筑做法;后者从外看具备歇山顶建筑之轮廓,内部主体结构实为硬山建筑之做法。

  • 标签: 古建筑 半歇山顶 假歇山顶
  • 简介:抚州地区位于江西省东部,左枕武夷山脉,右傍赣江。赣江和宜黄河穿腹而过,于抚州市区交汇为抚河,然后北向流入赣江和鄱阳湖,形成赣东地区大片平缓肥沃的土地——赣抚平原。赣抚平原和武夷山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在这里耕种劳作和繁衍生息,并

  • 标签: 武夷山脉 文物普查 赣东 十二个 陆象山墓 谭纶墓
  • 简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它还是古代最重要的燃料和手工业原料的提供者。尽管目前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但人类社会活动中.常常存在主观盲动性,还在不断地“导演”破坏生态平衡的“悲剧”。

  • 标签: 唐代 岭南地区 生态环境 林业 中国 人工种植
  • 简介:<正>一、引言史前时期,木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木器在一般情况下易于腐烂,不易保存,而只有在某些地下水相当丰富的沼泽地带才能较好地保存下来。所以,长期以来,木器并未受到考古学家的重视。在我国较早发现木器是在60年代初,在浙江的钱山漾发现过一批。但是,由于当时发现的材料并不多,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直到7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遗址的两次发掘,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也只是集中注意干栏建筑而已。后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江苏常州圩墩、吴江梅堰、溧阳洋渚、吴县澄湖古井、浙江桐乡县罗家角、余杭反山、瑶山、宁波慈湖、余杭庙前等遗址发现了一批木器。尽管已有一批遗址出土过不少木器,但是,目前尚未有人对这批

  • 标签: 木器 河姆渡遗址 江南地区 新石器时代遗址 瑶山 器物
  • 简介:塔式罐是受佛教影响变造原有器物而产生的,是地面浮屠的缩影,这可以在众多墓葬壁画、浮雕以及陪葬器物上找到印记。它的产生旨在为死者构建一个继续礼佛的场所,是墓主人宗教信仰的象征。塔式罐作为随葬明器,在唐墓中多有发现,河北地区尤其是邢台及其周边地区所见的塔式罐类型最为丰富,装饰形式多样,且沿用时间最长。本文结合原库藏品以及新近发现的十余套器物,对邢台地区塔式罐进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当地塔式罐的发展进行分期研究。发现邢台地区塔式罐出现于盛唐时期,兴盛于晚唐五代,至北宋进入鼎盛,北宋末、金及其以后由于战争,最终走向衰微。结合以上分析,进一步探讨塔式罐流行的社会因素。

  • 标签: 塔式罐 邢台地区 佛教
  • 简介:<正>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由事物总是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它在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营和开发方面也同样如此,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和广西在这方面所造就的业绩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在前此历代基础上对滇桂地区的开发及其成绩,不仅使国家的统一和西南边疆的稳固程度较之前代得到显著的深化和加强,也使这里昔日极度落后的广大边远山区的社会经济面貌获得相当程度的改观。

  • 标签: 西南边疆 边疆民族地区 清代云南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王朝 清代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