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经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置入PICC导管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感染情况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分析得知,130例置入PICC导管患者感染发生率7.7%(10例),感染因素和穿刺次数、护理人员操作、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具有相关性。结论PICC导管的感染因素较多,知晓感染因素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外周静脉导管 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招募55脑卒中患者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变化并使用NIHSS评分表来评价其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NIHSS评分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要明显高于NIHSS评分低组(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表达可以作为监测脑卒中神经损伤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脑卒中 调节性T细胞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我科60例化疗患者行经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1,提出置管后最适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从6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的化疗患者资料中,按疾病、年龄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2例置管失败,发生堵管8例,静脉炎5例,疑似导管感染4例。结论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为探寻静脉营养时高浓度氮基酸稀释的简易方法,对按溶质不变原理列等式传统而繁杂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反复研究,发现了用于稀释的50%葡萄糖水与总稀释液的比例M与所稀释的高浓度氮基酸(含复方)的体积无关,只与稀释倍数(N)有关:复方氮基酸的稀释公式:M=1/20+3/10N;非复方氨基酸的稀释公式:M=1/10+7/20N。本稀释规则用于指导特定的高浓度氮基酸的稀释,方法简便易行。为静脉营养的正确施行与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 标签: 外周静脉营养 高浓度氨基酸 稀释规则 营养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病房的静脉治疗过程中,对早产低体重的患儿采用经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方法及维护进行了研究,并对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护理研究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就诊治疗的新生儿共计52例,对这52例患儿均进行了PICC置管术治疗,并在PICC置管过程中进行了相关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52例患儿中,PICC置管术一次成功49例,调整后成功2例,失败1例,一次成功率94.23%,总成功率98.07%。置管时间平均为15±6.27日,在成功的51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等其他问题12例,并发症率23.5%。管路堵塞2例,机械性静脉炎4例,水肿3例,渗血渗液1例,管路异位2例。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PICC置管可大大减轻患儿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输液渗漏坏死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减轻护士工作量及提高用药安全。合理的维护可减少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置留的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 应用 管道维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其中部分患者施行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50例)视为观察组;部分患者施行一般护理视为对照组( 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疼痛、便秘、恶心呕吐、心理问题产生几率。对比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专业评分等,并结合我院自制的满意问卷询问患者的感受,总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 12%不良症状几率,对照组为 16%。观察组护理中护理的各项指标评估分值均较高,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对照组为 94%。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肿瘤护理中,利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更能降低患者的不良症状几率,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较为突显,患者对护理认可度高。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本科对40例肿瘤患者采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入化疗药物。结果40例肿瘤患者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为零,未发生局部血肿、静脉血栓等;均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讨论本组提出操作中选择好血管是置管成功的保证;严格无菌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导管堵塞的关键。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严重创伤病人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凋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6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20分的创伤病人分为A组(ISS〈30分,n=16)和B组(ISS≥30分,n=10),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动态观察、比较病人入院时、入院后24h、48h、72h、1PMNs捌亡率的变化及1内病夕匕率,并与C组(健康者,n=10)比较.结果:创伤病人人院时、24h及48hPMNs凋亡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B组各时点PMNs凋亡率均明显低下A组(P〈0.05),B组1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病人PMNs凋亡显著抑制,PMNs凋亡率可作为预测严重创伤病人病情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创伤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季奥沙利铂加热输注的神经毒性情况。方法观察组用热水袋或贮水式贴身电暖宝加热靠近头皮胶线端输液器,让输入体内的奥沙利铂液体温度升高但不致于破坏药物性能,对照组常规输入奥沙利铂液,观察两种方法输入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反应情况。结果冬季将奥沙利铂液体温度加热至〈30℃输注,神经毒性反应更轻,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0)。结论冬季加热温度至〈30℃输注奥沙利铂液体,可减轻其外神经毒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冬季 加热
  • 简介:(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新生儿科湖南长沙410000)摘要目的探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静脉输血,肱动脉或桡动脉抽血在生命体征监护下进行同步换血。结果20例新生儿换血病例中,换血量为100~150ml/kg,换血后总胆红素下降率达58.7%,换血后血红蛋白、血糖及电解质无明显改变。结论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便有效且又安全。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双管 同步 换血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6-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性肿瘤(pNT)的CT及临床特点,加强对pNT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36例腹膜后pNT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神经母细胞瘤(NB)25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8例、节细胞神经瘤(GN)3例。36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pNT不同亚型的影像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组32例单发,4例多发,29例位于肾上腺,7例位于脊柱旁,肿瘤长径21.6~98.5 mm。NB与GNB形态多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囊变坏死多见,可伴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GN形态规则,密度较均匀。3种亚型钙化均多见。增强扫描NB与GNB强化特点相近,GN强化较前两者均匀。肿瘤分期L1期4例,L2期22例,M期10例;36例患儿临床实施手术、化疗或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术后NB短期预后要差于GNB及GN。结论儿童腹膜后pNT好发于肾上腺,多为伴钙化的单发病灶,肿瘤大小对良恶性判断可能无提示意义。NB与GNB为恶性肿瘤,两者影像学表现有较多重叠之处,NB发病年龄低,恶性程度高于GNB,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GN为良性肿瘤,术后不易复发,预后良好。在治疗前可采用国际NB危险因素组织分期系统尝试对肿瘤进行分期,有利于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儿童 腹膜后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临床
  • 简介:静脉穿刺是护士进行侵入性操作最多的临床技术,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对既往静脉穿刺和相应静脉损伤的评估十分重要。特别是老年患者皮下组织松弛、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常因静脉穿刺引发相关并发症和心理恐惧,造成再次穿刺困难。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起到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保护血管的作用。它是患者随时补液、给药的开放式的静脉通路,也是特殊功能性实验检查和临时应急采血样的问接途径。国外在这方面有相关的报道,2005年8月USA.EmergNurs杂志报道了DuganL等做的一项研究,即从新置入的静脉导管途径取血,用不同型号导管、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抽取血样,对影响溶血率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国内袁小平等对此也有一些研究和可行的方法,但是,就静脉留置针间接采集的血标本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问题,尚未见更多报道。我们发现应用静脉留置针问接采集的血标本,结果有时会有明显出入,尤其是加有抗凝剂的特殊血浆标本。我们对准备行抗凝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得到确切的血标本结果,选择静脉条件较差、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血标本 影响的研究 外周静脉穿刺 外周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在预防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的优势。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5月40例肿瘤患者静脉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实施静脉输液,从置管保留时间、完成治疗计划及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比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保证静脉通路,且病人活动方便;减轻了外周血管的损伤,降低了输液治疗并发症。结论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在肿瘤病区适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抢救、降颅压、静脉营养、长期输液等治疗的患者。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肿瘤患者 静脉输液 并发症 观察
  • 简介:摘要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血管收缩药和正性肌力药。具有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快、心肌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并对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具有良好效果,在肝肾综合征患者中经常用到。在静脉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外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最严重可引起组织坏死、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采用美宝烧伤膏涂抹及50%硫酸镁湿敷交替使用于渗漏处,经观察取得满意结果。

  • 标签: 外周静脉 去甲肾上腺素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术后早期感染的相关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共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外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术后早期感染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中早期感染患者共24例,发生率为60%,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治愈率为100%。结论综上所述,对外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进行及时的处理,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提高移植成功率,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回血相关因素,探讨防止导管回血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10月行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导管回血50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预防和护理对策。结果50例导管回血中,36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后,未再发生回血现象,14例因回血导致堵管后,尿激酶溶栓无效,给予拔管。结论通过对导管回血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预防导管回血措施,既要对护理人员进行PICC置管规范化培训,使其熟练掌握PICC穿刺及冲封管规程,又要做好患者带管全程健康教育。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回血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将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外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后,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有明显减少,相较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的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留置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静脉留置针时的护理问题,寻求预防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00例老年患者,做出相应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18例(占9%)、中度刺激征3例(占1.5%),无重度刺激症发生。结论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利于临床及早用药和抢救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将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老年患者,得到广大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认可。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周浅静脉榆液 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