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10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周期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干预效果以及健康行为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t=8.13,P < 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39/50)](χ2=5.32,P <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知识掌握程度[(23.76±6.55)分]、饮食管理[(25.22±4.91)分]、运动管理[(23.44±5.19)分]以及并发症预防[(24.32±5.42)分]等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18.36±4.91分)、(17.04±3.65)分、(18.52±3.20)分、(15.08±2.83分)]显著提高(t=-4.66、-9.45、-5.70、-10.67,均P < 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可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掌握疾病知识,进而帮助患者改变自身行为,控制血尿酸水平,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尤为必要,该研究成果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5名确诊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干预组43名,进行社区健康教育、饮食、服药等综合指导;对照组42名,进行常规治疗。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高尿酸血症认知、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血尿酸(S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明显提高,BMI、SUA、TG、TC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FBG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比较则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自身疾病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不同尿酸水平的 IgA 肾病(IgAN)的临床疾特点和病理影响等方面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有无明显不同。 方法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 IgAN 患者中,抽取 90 例并根据其尿酸水平进行分组,将高尿酸血症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其余非高尿 酸血症患者均为对照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均进行各项检查,观察有无体重指数、血压、肌酐、胆固醇、免疫球蛋白 IgA 与胱 抑素 C 等指标方面的不同,评价有关疾病指标和病例特点等方面的综合情况。结果结果对照发现,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压、 血肌酐、胱抑素C、胆固醇要更高(P < 0.05),而相较来说,其血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 IgA 则要更低一些(P < 0.05),彼 此之间的病理特征明显不同。结论临床高尿酸血症的IgAN 患者往往其生理功能受损的问题更加严重,生化指标的病理改变更加明显,同时循环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可能是该疾病进展相对较为独立的一种危险性因素,需要积极进行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现役海员血尿酸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省海岛地区某三甲医院体检的538名现役男性海员,采集实验室指标、腹部及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结果、人体测量学指标,并进行行为习惯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现役男性海员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现役男性海员血尿酸平均水平为(361.63±74.39)μ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7.66%。脂肪肝或肝内脂肪(OR=3.448, 95%CI为2.064~5.763, P<0.01)、血肌酐水平(OR=1.075, 95%CI为1.046~1.105, P<0.01)是现役男性海员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平均日饮水量≥2 L(OR=0.331, 95%CI为0.154~0.711, P<0.01)、平均每日水果蔬菜摄入量≥500 g (OR=0.509, 95%CI为0.308~0.842, P<0.0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OR=0.538, 95%CI为0.327~0.885, P<0.05)、中等以上劳动强度(OR=0.583, 95%CI为0.350~0.972, P<0.05)则是现役男性海员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进行海员健康宣教时,要指导其通过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保持适当的劳动强度、控制脂肪肝发生率或肝内脂肪等方式降低自身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进而提高海员的整体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加味四妙汤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 84例非急性发作期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 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别嘌呤醇片治疗,中药组患者给予加味四妙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清 ET-1水平。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 90.48% VS 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以及 ET-1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中药组治疗后 ET-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血管内皮损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是否为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至2007年度于开滦集团所属11家医院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经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队列中发生全因死亡的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并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结果共388例社区心房颤动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在平均6.93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136例。高尿酸血症组及正常尿酸组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率每年分别为9.24%(36/390)、5.16%(100/1 937)。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高尿酸血症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比(95%CI)是正常尿酸组的1.84(1.26~2.69)倍(P<0.01)。在校正潜在混杂变量的基础上,高尿酸血症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校正风险比(95%CI)仍是正常尿酸组的1.94(1.32~2.85)倍(P<0.01)。在校正潜在的混杂变量情况下,尿酸每升高0.01 g/L(1 g/L=5 950 μmol/L),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1.15(1.05~1.26)倍(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社区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8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尿酸氮、肌酐、尿酸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2.17±3.65)分、(41.86±4.54)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尿酸水平,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选择行健康体检的120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进行常规体检,统计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状况,并对人群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200例体检人员中共检出高尿酸血症212例,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7.7%。高尿酸血症患者年龄、男性占有率、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发生率、肥胖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且年龄较高、男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均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以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工作中,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74 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血尿酸等指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等指标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中医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