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标准大骨瓣术与常规骨瓣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实施标准大骨瓣术,对照组实施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采用标准大骨瓣术其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国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病例,分析此手术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由两位工作人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本研究所需的数据,用Stata14.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有效率差值比(RD)为0.22,其95%置信区间(CI)为0.16~0.28,病死率的相对风险比(RR)为0.48,其95%CI为0.35~0.67。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显著性增加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术后病死率,有效改善手术治疗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中心颅脑外伤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4~8周行颅骨成形术,作为观察组,30例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4~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和预期治疗效果。结果成形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成形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GOS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成形术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结果实验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转运、评估、抢救时间而提升抢救成功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更好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防脱管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滑脱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1月-2017.10月间收治的84例颅脑外伤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护士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防脱管护理,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导管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满意率评价、导管滑脱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率为29例(69.05%),高于对照组17例(40.48%),(χ2=16.475,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滑脱率为2例(4.76%),低于对照组7例(16.67%),(χ2=7.41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t=17.911,P<0.05)。结论科室为颅脑外伤患者提供强化防脱管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导管滑脱率及焦虑评分,提高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都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之后,院前死亡1例,院内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2.9%(39/42),并发症发生率为9.5%(4/42),其中肺部感染2例,中枢性高热1例,电解质紊乱1例,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市区人民医院救治。结论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为其进一步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充分促进救治成功率及预后治疗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实施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来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选取出符合入组与排除标准的患者50名,使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手术时长。结果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可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可证实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运用于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手术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与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根据术后行颅骨成形术时间不同分为常规组(术后3~6个月)和早期组(术后5~8周)各25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颅骨成形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随访1年评价并比较两组GOS预后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成形术能有效促进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而言,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02月份--2018年02月份的63例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分组,其中临床组中有33例患者,给予其临床护理路径;基础组中有30例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法的护理价值。结果临床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少于基础组,两组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临床组与基础组中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FMA评分在未进行分别护理前,组间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别护理之后,临床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FMA评分明显优于基础组,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两组患者中,临床组中出现肌肉萎缩的患者有2例,关节痉挛以及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各有1例,总发生率为12.12%;基础组中出现肌肉萎缩4例,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有4例,关节痉挛的患者有2例,肩手综合征的患者有1例,总发生率为36.37%。临床组中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给予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梗死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机进行护理,其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行高渗盐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林格氏液、甘露醇溶液及静脉滴注高渗盐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生命体征与尿量、不同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0min、2h的呼吸、心率、尿量、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行高渗盐液治疗,临床效果突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病患者接受不同口腔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颅脑外伤与脑血管病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100例患者全部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操作,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生理盐水口腔冲洗与擦洗,给予研究组碘伏消毒液口腔冲洗和擦拭,同时加用复方氯己定喷雾,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口腔炎症以及口腔异味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口腔细菌阳性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经口气管插管的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病患者,为其应用碘伏消毒液口腔冲洗和擦拭,配合复方氯己定喷雾可以显著提升口腔护理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实施亚低温护理,分析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随机入组5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根据数字表法均分,纳入实验组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亚低温护理,纳入对照组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55%、护理后NIHSS评分(21.2±0.8)分及护理后GOS评分(6.3±0.8)分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护理前NIHSS评分及护理前GO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实施亚低温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对轻型脑外伤患者进行RBMT3与MMSE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外伤组80例,另选择40例匹配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采用RBMT-3和MMSE进行评定,对其评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的MMSE量表得分,仅记忆力这项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RBMT3量表的粗分,仅信件即时及延迟回忆两项目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仅MMSE中记忆力这项与RBMT3中记住姓名延迟回忆、路线即时回忆、路线延迟回忆、信件即时回忆、信件延迟回忆、定向与日期各项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轻型脑外伤患者的RBMT-3行为记忆量表与MMSE量表具有高度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并迟发性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并迟发性TCCF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对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并迟发性TCCF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手段和治疗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为年轻男性,文化水平较低,家庭关系不和谐,脑外伤致双侧颞叶脑挫裂伤并小血肿形成,双侧蝶窦外侧壁及部分筛板、双侧眼眶内侧壁局部凹陷骨折。患者经调节情绪、心理辅导、介入治疗后,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合并右侧TCCF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出院时精神状态良好,认知功能正常,遗留右侧眼球外展受限、复视。结论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与颅脑外伤损伤部位、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低及家庭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症状多以人格改变、行为异常为主。脑外伤患者有前、中颅窝骨折,并发的TCCF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警惕TCCF存在;由于TCCF盗血现象可引起脑组织局部功能障碍,在本病例中,TCCF可能是引起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