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一十年树木。《汉语学习》创刊十年,已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了。它的影响遍布全世界。我在西德三城市、东柏林和波兰三城市所遇到的许多从事汉语研究和教学的人都订购、阅读或知道这个刊物。《汉语学习》成功的原因很多,我想除开它比较好地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广泛团结各方面的语言学工作者这一点外,其重要原因是它侧重从外族人学习汉语的角度出发研究汉语(这是《汉语学习》办刊的主要宗旨),也就是贯彻了语言比较的原则。所以我特地选了这个题目作为对《汉语学习》创刊十周年的献礼。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王充(公元27—约97)在《论衡·案书》中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洛克(1632——1704)非常重视比较的方法。他说:“知识是由我们比较各种明白而清晰的事物而获得的。”“关系底本质就在于两个事物底互相参照、互相比较”。爱因斯坦也非常重视比较的作用。他说过:“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在近代科学中,恩格斯指出,首先在生物学中,“应用比较的方法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要”。对语言的自觉认识,也首先来源于比较。对此英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宾斯说过:“对语言的自觉认识最早可能是
简介: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美国学者的成果是引人注目的。他们之所以能在学术研究上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与他们重视相互之同的讨论、批评,总是对以往的学术成果进行反思,是大有关联的。在美国学者发表的反思性著作中,比较重要的有柯文(PaulA.Cohen)撰写的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①,沈大传(DavidShambaugh)编辑的论文集《美国的当代中园研究》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