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措施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指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86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心率高于对照组,且平均脉动压、心排血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
简介:摘要 目的:采用HPLC-DAD快速有效地测定患者血浆中亚胺培南的浓度,为感染性休克患者调整剂量提供依据。方法:前处理采用6%高氯酸-乙腈(1:1)沉淀萃取,采用 OMNI Zinger C18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甲醇-1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9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95nm,进样量:20 μL;二极管阵列检测。内标法定量,5-溴脲嘧啶为内标。 结果:亚胺培南在 0.5~100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定量限为0.5mg/L;相对回收率为88.17~94.22%,绝对回收率为78.35~85.27%;日内和日间RSD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8月~2023年11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统计出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就诊患者实施简单的施救,观察组予以急诊综合护理,综合全方面展开评估、监护、救治和身心护理照顾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各方面(护理操作、急救流程、医护协作和护患沟通)满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获得的抢救成功率(95.56%)比对照组(80.00%)高,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2.22%)低,抢救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既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协助提高医疗水平,还能确保患者尽快脱离生命危险,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简介:摘要:心源性休克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重、终末阶段,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现就V-A ECMO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V-A 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镇静镇痛护理路径完成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56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护理研究;以投掷硬币法为依据展开临床分组;参照组(28例):临床对患者给予传统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28例):参照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镇静镇痛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负面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前,研究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较参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降低,并且研究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较参照组呈现出更为显著降低(P<0.05);护理前,研究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负面情绪评分较参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降低,并且研究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负面情绪评分较参照组呈现出更为显著降低(P<0.05)。结论:临床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在给予护理期间,镇静镇痛护理路径方式的科学运用,可将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并且将患者的负面情绪显著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与感染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6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比较同期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分析两组血小板数量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显著高于脑出血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感染控制有显著相关性,加强血小板监测有助于了解感染是否及时有效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调研的内容是院前急诊急救急性脑出血病症效果对病患病症医治产生的影响,进而提高急性脑出血病症病患的医治效果。方法在 2017年 1月份至 2018年 6月份期间,我院对 120名急性脑出血病症病患进行了具体的病症医治操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60例 )与实验组 (60例 ),对年龄、病症等病患进行有效的院前急诊急救,将两组基本资料相仿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现场抢救系统,而对照组患者未予现场抢救系统。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到急性脑出血病症的时间之间的间隔,按病患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消化道出血情况,中枢性高热情况,呼吸衰竭情况以及心力衰竭情况的概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病患最终的有效急救时间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实验组病患的有效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病患。除此之外,实验组病患的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相对较少。采取院前现场抢救系统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有效急救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经过急诊院前急救与急性脑出血病症成功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急性脑出血病症的病患进院前急诊急救,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减少病发症发生概率,为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性猝死患者的院前急救策略与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51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1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中,8分钟内得到救治的患者为14例,救治成功6例,救治成功率为42.86%;超过8分钟得到救治的患者为37例,救治成功4例,救治成功率为10.81%,8分钟内得到救治的患者与超过8分钟得到救治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论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时间、急救的方式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死亡率,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对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进而全面提升院前急救治疗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院前急救中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在该院急救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 100例,将其中采取了常规救治方法的 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了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 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为 96%,高于对照组的 80%,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 98%,高于对照组的 86%,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采取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