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作者: 赵志伶 曹红 程秦 李楠 张水生 葛庆岗 沈宁 杨林承 史尉利 白洁 孟庆阳 吴超 王奔 李秋钰 么改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北京 10019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湖北武汉 43003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高流量氧(HFNC)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4月作者援鄂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比值(SpO2/FiO2,S/F)<235〔利用S/F比值代替氧合指数(PaO2/FiO2)诊断ARDS〕的新冠肺炎患者。按氧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NIPPV组和HFNC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呼吸频率(RR)、FiO2、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最初72 h S/F比值、入院/出院前/死亡前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比例(LYM%)、白细胞计数(WBC)、通气前呼吸困难病程、发病至入院时间等,比较不同氧模式患者需要插管率、全因病死率、S/F比值和RR改善情况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GEE)方法分析影响S/F比值的危险因素。结果41例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占68.3%,28例),中位年龄68(58~74)岁,28例有合并症(占68.3%),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4例(占82.9%)。与HFNC组比较,NIPPV组合并症更多〔87.5%(21/24)比41.2%(7/17),P<0.05〕,LYM%更低〔5.3%(3.4%~7.8%)比10.0%(3.9%~19.7%),P<0.05〕,血液净化治疗率也更低〔0%(0/24)比29.4%(5/17),P<0.05〕。随时间延长,NIPPV组治疗2 h后S/F比值逐渐升高,RR逐渐下降;HFNC组S/F比值较基线有下降趋势,两组各时间点S/F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RR则较基线有上升趋势,治疗2 h NIPPV组RR明显高于HFNC组〔次/min:30(27~33)比24(21~27),P<0.05〕。NIPPV组与HFNC组需要插管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6.7%(16/24)比70.6%(12/17),58.3%(14/24)比52.9%(9/17),均P>0.05〕。分析影响氧过程中S/F比值的因素显示:氧方式和入院时病程是影响患者S/F比值的因素〔β值分别为-15.827、1.202,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9.102~-2.552和0.247~2.156,P值分别为0.019、0.014〕。结论与HFNC相比,NIPPV未显著降低新冠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需要插管率和病死率,但可显著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S/F比值。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辅助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产且于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肺炎新生儿,按信封随机数字法分为球蛋白组(42例)和蛋白氧组(42例)。在重症肺炎常规治疗基础上,球蛋白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蛋白氧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同球蛋白组)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观察球蛋白组和蛋白氧组治疗一周后临床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症状、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球蛋白组和蛋白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和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球蛋白组和蛋白氧组血清Ig A、Ig G和IgM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球蛋白组:t值分别为9.253、8.017和6.110,蛋白氧组:t值分别为6.012、6.923和5.841,P值均<0.05),且蛋白氧组IgA、IgG和IgM表达水平较蛋白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01、5.837和3.214,P值均<0.05)。治疗后,蛋白氧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优于球蛋白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84、12.592和20.221,P值均<0.05);蛋白氧组住院时间短于球蛋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29,P<0.05)。治疗后,球蛋白组和蛋白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金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球蛋白组:t值分别为11.232、10.017和9.823,蛋白氧组:t值分别为7.235、11.012和7.210,P值均<0.05);蛋白氧组降幅更大,与球蛋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312、8.017和9.220,P值均<0.05)。蛋白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球蛋白组的80.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6,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提升免疫功能,可提升重症新生儿肺炎基础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重症肺炎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氧(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胸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124例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试验组男42例,女20例,年龄(62.46±5.79)岁;对照组男40例,女22例,年龄(61.95±6.02)岁。试验组采取HFNC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NIPPV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16%(59/62)比80.65%(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2 h、12 h、24 h和48 h试验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 h、12 h、24 h和48 h两组的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的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气道护理干预频次、插管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HFNC和NIPPV治疗均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HFNC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状况,且治疗安全性和患者预后恢复较好。

  • 标签: 间质性肺炎 急性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极早产儿有创通气时间能否预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和出院后是否需要家庭氧。方法对2014至2018年英国新生儿病房收治入院、胎龄小于28周的所有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BPD定义为矫正胎龄36周时仍需要呼吸支持。通过接受者-操作者特征曲线分析机械通气时间对BPD和家庭氧的预测价值。结果11 806例早产儿的中位胎龄(IQR)为26.0(24.9~27.1)周,出生体重为0.81(0.67~0.96)kg。从新生儿病房出院时,9 415例早产儿(79.7%)存活。BPD的发生率为57.5%,家庭氧比例为29.4%。机械通气时间预测BPD和家庭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和0.703。机械通气>8 d预测BPD的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71%;机械通气>10 d预测家庭氧的敏感度为66%,特异度为65%。结论有创通气时间可以预测极早产儿BPD的发生和家庭氧的需求情况,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HFNC)在ICU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ProQues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关于ICU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后HFNC的RCT或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日,追踪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氧方案或无创机械通气相比,HFNC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合并SMD=-0.21,95%CI(-0.32~-0.10),P=0.000 3],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合并RR=0.72,95%CI(0.61~0.85),P=0.000 1];去除异质性来源后,HFNC可以降低患者呼吸频率[SMD=-0.44,95%CI(-0.86~-0.03),P<0.05],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SMD=-0.34,95%CI(-0.56~ -0.12),P<0.05]。结论HFNC能够支持ICU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后的氧合需求,但是仍需要较高的治疗护理标准促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常规氧疗 无创机械通气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静专科护理对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干的预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其来自于2019年6月份至2021年6月份到我院就医并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 。根据两组病人提供的护理方法分成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病人的数量是相等的50例,常规的护理措施应用于对照组病人,而静专科护理应用于实验组病人,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依从性情况进行了解。结果:两组病人应用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依从性不及实验组病人,P

  • 标签: 静疗专科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干预效果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激光热联合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NP)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于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为比较组(27名)和研究组(28名)。比较组行单药治疗,研究组行联合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效果予以比对,并分析。结果 比较组中14名显效(51.8%),7名有效(25.9%),6名无效(22.2%);研究组中22名显效(78.6%),4名有效(14.3%),2名无效(7.1%)。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2.9%(26/28)显著高于比较组77.8%(21/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激光热疗 半抗原二硝基氟苯 恶性黑色素瘤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家庭氧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44例,采用长期家庭氧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数、6分钟步行距离、血气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aO2、PaCO2指标和6MWT对比(P>0.05)无差异;治疗后,联合组的PaO2、PaCO2指标和6MWT检测值优于常规组,对比(P<0.05)有差异。治疗前,两组的FVC、FEV1、FVC/FEV1指标对比(P>0.05)无差异;治疗后,联合组的FVC、FEV1、FVC/FEV1指标检测优于常规组,对比(P<0.05)有差异。治疗前,两组的CRP、TNF-α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CRP、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有差异。结论:采用家庭氧联合长期肺康复训练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长期家庭氧疗 肺康复训练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MAP、HR、OAA/S评分。结果:对比不同时间段内患者MAP和HR的变化 两组患者的T2阶段的MAP和HR水平均低于T1、T3,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采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治疗能够有效的延长镇痛的时间,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丙泊酚 高龄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专科护理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8月我院静专科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结合患者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予以实施常规护理和静专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PICC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不依从治疗者,依从率达到98%,高于常规组依从率的84%(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两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静疗专科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生理参数指标对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疗效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截至2020年9月发布的2008至2019年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相关记录〔45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60 mmHg〕。根据接受HFNC或无创呼吸机分为HFNC组和无创通气(NIV)组。收集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生理参数等基线数据。根据HFNC组基线数据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 h和28 d插管率、28 d病死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治疗48 h内各时间段的生理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治疗4 h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HR/SpO2)比值及ROX指数〔SpO2/(吸入氧浓度,FiO2×呼吸频率,RR)〕预测24 h与48 h插管的准确性。结果共筛查524 520份住院记录,纳入患者153例,其中HFNC组37例,NIV组116例。根据基线数据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HFNC组患者31例,NIV组患者8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SAPSⅡ、CCI评分、生理参数等基线数据以及除ICU住院时间外的预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ICU住院时间较NIV组明显延长〔d:4.6(3.1,10.0)比3.1(1.6,5.8),P<0.05〕。与0~8 h比较,治疗40~48 h HR、RR仅HFNC组明显降低〔HR(次/min):84.1±12.2比91.1±16.4,RR(次/min):19.8±4.9比21.6±4.1,均P<0.05〕;而HFNC组和NIV组pH值均明显升高(7.42±0.08比7.36±0.05,7.41±0.06比7.36±0.05,均P<0.05),PaCO2均明显降低〔mmHg:46.3(39.5,51.0)比49.8(45.5,54.0),46.0 (40.5,51.5)比49.5(46.5,55.3),均P<0.05〕。与HFNC组同期比较,治疗40~48 h NIV组HR、PaO2均升高〔HR(次/min):91.1±15.4比84.1±12.2,PaO2(mmHg):99.5(86.0,132.3)比85.8(76.5,118.0),均P<0.05〕,PaO2/FiO2降低〔mmHg:223.8(216.5,285.0)比278.0(212.3,306.0),P<0.05〕。HFNC组治疗4 h HR/SpO2和ROX指数对24 h与48 h插管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4 h HR/SpO2预测24 h和48 h插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ROX指数(24 h为0.649比0.574,48 h为0.692比0.581,均P<0.01);4 h HR/SpO2和ROX指数预测24 h与48 h插管的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497~0.780、0.567~0.799、0.450~0.694、0.454~0.716。HR/SpO2和ROX指数预测24 h与48 h插管的敏感度均较高,分别为84.6%、92.9%、88.2%、94.4%,特异度均较低,分别为52.3%、23.7%、54.7%、29.6%。结论HFNC可用于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但不能完全替代NIV。HFNC治疗4 h ROX指数预测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插管的准确性不高。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HFNC)不同流速与温度设置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2例轻中度CAP伴Ⅰ型呼吸衰竭接受HFN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低温低流速组(31 ℃、30 L/min)、低温高流速组(31 ℃、50 L/min)、高温低流速组(34 ℃、30 L/min)、高温高流速组(34 ℃、50 L/min),每组23例。采用两因素析因方差分析比较HFNC不同流速与温度设置对患者舒适度、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及心率的影响。结果低流速组(30 L/min)患者的舒适度高于高流速组(50 L/min),低温组(31 ℃)患者的舒适度高于高温组(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流速组(50 L/min)患者的氧合指数高于低流速组(30 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NC不同流速与温度对患者的舒适度、氧合指数、心率无交互作用(P>0.05),对呼吸频率有交互作用(P<0.01)。单独效应分析显示,低温高流速组(31 ℃、50 L/min)患者的呼吸频率低于高温高流速组(34℃、50 L/min)和低温低流速组(31 ℃、30 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轻中度CAP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应用HFNC时应从低温、低流速参数设置开始,在保证患者舒适度的情况下,综合流速与温度的整体效应,适当调高HFNC吸气流速,可增加高流量湿化氧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温度 流速 高流量湿化氧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Ⅰ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家庭氧及呼吸锻炼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收取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2019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治疗的81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为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研究组(4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家庭氧、呼吸锻炼,现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慢阻肺急性加重次数占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次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氧及呼吸锻炼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作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以及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优选。

  • 标签: 慢阻肺稳定期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家庭氧疗 呼吸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射频热对兔膝骨关节炎(OA)形成过程中关节软骨形态及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家兔54只,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将其右后肢制成实验性膝OA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将上述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组。鹿瓜多肽组给予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每日注射1次;射频热组给予射频热干预,选择谐振模式,温度设定为36.5~38.5 ℃,每日治疗1次;模型组未给予特殊处理。于治疗6 d、12 d及18 d时每组分别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采用改良Mankins标准对其进行形态学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滑膜中IL-1β及TNF-α含量。结果经相同时间治疗后,发现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组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组随治疗时间延长,其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逐渐降低,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比较,射频热能进一步改善膝OA实验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软骨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有关。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射频热疗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加温雾化与高流量可控氧对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非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照患者编号顺序分为A、B、C三组,A组行常规气泡湿化器湿化氧,B组行高流速可控氧联合恒温湿化器氧,C组行持续加温雾化联合高流量可控氧,对比患者持续加温雾化后痰量、黏稠度、并发症等湿化效果指标,比较在湿化过程中患者主观感觉、住院花费,护士使用的时间成本、血气分析监测结果。结果C组患者持续加温雾化后痰量、黏稠度等湿化效果优于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主观感觉、花费,护士使用的时间成本、血气分析监测结果均优于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加温雾化与高流量可控氧能够制造出较小的水颗粒,给予持续性加温,该种方式适合支气管的吸收并可以稀释痰液,避免痰痂在人工气道壁上滞留,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减少住院花费。

  • 标签: 连续加温雾化 高流量可控氧疗 非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