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三维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间我院进行CTA和DSA检查的9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三维CTA、VSA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VSA)效果。结果 经DSA确诊48例,占率50.53%。CTA确诊45例,占率47.37%。对于不同部位检出率、瘤颈宽度、瘤体最大径测量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比较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三维CT血管造影和三维DSA诊断均显一定优势,但其三维CTA仅需要肘静脉穿刺,具有创伤小、风险低、费用低等特点,能够对瘤体位置、瘤体径做出更好的判断,更值得推广且易被患者接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价值。方法:遵循随机原则,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接收胫骨平台骨折的50例患者研究,均实施DR及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分析两种方案的检出情况、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结果:CT检查检出率为96.00%,相较于DR检查(80.00%)明显升高,对比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颌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230例颌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分析,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清晰、准确的将骨折线显示出来,同时还可以将骨折的部位、形态立体的显示出来,并能够显示出骨折块移位特点。结论在颌面骨折诊断中应用三维影像能够全面、准确的将骨折情况反映出来,从而为病情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复杂性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4年10月-12月8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X线、多层螺旋CT横断面(MSCT)及CT三维重建(CT3D)影像或(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X线影像显示67例,准确率为77.91%;MSCT、CT3D都能显示,但CT3D显像更直观、更逼真,64例患者CT3D图形与术中视野结果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复杂性骨关节损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普通X线平片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信息平台,值得推广与运用。
简介: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应用在肝癌外科所取得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11月诊治的肝癌患者43例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检查,将检验结果与手术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准确率和图像技术特点。结果:64拍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的检测准确率为95.34%。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在肝癌外科检查中发挥了积极的价值,能够准确显示肿瘤位置、范围和界限等,明确肿瘤与肝脏血管之间的联系,辅助医生确诊疾病,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解体肩关节在肩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肩关节骨折患者给予患者普通X线片、二维CT、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三种影像学方法成像准确率,判断骨折分型。结果三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19%、90.47%、100%。21例肩关节骨折患者,肩胛骨骨体部骨折13例,肱骨上端骨折例6,肩盂肱骨关节骨折2例。X线片不能显示肩关节间隙内撕脱的骨片,二维CT不能全面反映撕脱肩关节全貌,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解体能够多角度明确观察股骨头撕脱骨片。结论通过3D-SSD建解体图像能够立体显示肩关节骨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骨关节骨折和脱位的改变情况,有利于临床医生制定相应手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股骨近端应力传导情况以及头颈部开窗对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一例男性健康自愿者,CT扫描,应用建模软件MIMICS及HYPERMESH建立5组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1个对照组;4个开窗组)。设置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人体站立及运动等不同情况进行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各组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股骨颈前方均表现为低应力低应变区;模拟单腿站立(2.38bw)和跳跃(7bw),最大应力值随着窗口增大而增加(单腿站立由49.3Mpa增加到69.8Mpa;跳跃由142.3Mpa增加到177.8Mpa),而最大应变值变化不大(单腿站立1.002~1.006;跳跃2.55~2.56)。结论在低应力分布区(股骨颈前方)开窗符合生物力学规律,对股骨近端应力影响小,该方法是安全的。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RT-3DE检查,应用QLAB4.2软件分析TDI及三维全容积数据。获得TDI同步化收缩运动的指标:左心室12节段达到收缩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12-SD),RT-3DE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指标:左心室特定节段达到最小收缩血量时间(Tmsv)的标准偏差和最大差值被标准化为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16-SD%、Tmsv16-Dif%、Tmsv12-SD%、Tmsv12-Dif%、Tmsv6-SD%、Tmsv6-Dif%),两种诊断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及一致性检验。结果RT-3DE与TDI左心室收缩同步化运动指标的相关分析显示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12-Dif%与Ts12-SD呈中度正相关(r=0.651、0.639、0.626、0.646,P〈0.01),Tmsv6-SD%、Tmsv6-Dif%与Ts12-SD呈低度正相关(r=0.332、0.347,P〈0.01);RT-3DE左心室收缩同步运动的指标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与Ts12-SD之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60、0.652、0.373、0.721、0.735、0.362(P〈0.01)。结论RT-3DE可以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化运动,其中以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12-Dif%与TDI检查方法一致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的意义。方法入选38例脑动脉瘤患者,应用飞利浦平板数字减影机,于介入术前及术中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并进行(多长时间)随访。结果对38例患者的41个脑动脉瘤,在3D-DSA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仅3例脑动脉瘤发生破裂,其余各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满意。结论3D-DSA可清晰显示脑动脉瘤三维结构,对脑动脉瘤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除外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临床大多数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动脉瘤所致,随着CT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尤其是64层螺旋CT的问世,使该病的检出率已明显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诊断该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与常规DSA相比,两者互有短长,本文将就头部CTA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应用作出讨论。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成人房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先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而后开展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检查显示房间隔总长度、房间隔残缘软边长度等影像学指标以及房间隔缺损检出率(100.00%)均高于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差异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