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16联合HPVL1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行TCT和HPV分型检查者根据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炎症组(26例)、CIN组(56例)和SCC组(20例),对p16和HPVL1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联合表达与宫颈病变分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病变病理分级与p16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与HPVL1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p16-/HPVL1+联合表达转阴率最高。结论p16和HPVL1与宫颈病变存在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和预测宫颈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癌痛护理对肿瘤内科晚期放疗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规范化癌痛护理)各43例,对比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FACT-G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通用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DNA倍体分析联合阴道镜及病理活检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本院2018年 4 月至 2019年 6月接收的 74 例进行 DNA倍体分析检测报告异常患者纳入至本实验中,所有患者分别接受病理组织学活检与阴道镜检查,对三种检查方式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皮肤癌病变的患者,采取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复发率的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皮肤癌病变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日光性角化病患者18例、鲍温病患者14例、鳞状细胞癌患者22例、以及疣状癌患者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均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以及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日光性角化病患者、鲍温病患者以及疣状癌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比不同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鲍温病患者以及疣状癌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为0.00%,日光性角化病患者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为1例,占比5.56%,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为1例,占比4.55%,对比患者的复发率情况(P>0.05).结论:患者在患有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皮肤癌病变疾病,采取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简介:【摘 要】目的:为提高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准确性,预防漏诊和误诊发生,对TCT、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方法:筛选出400名于2018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全部接受TCT、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比阳性检出率、误诊漏诊率。结果:统计结果显示,400名接受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中,病理诊断CINI33(8.25%)例,CINⅡ23(5.75%)例,CINⅢ 16(4.00%)例,宫颈癌5(1.25%)例,阳性检出率77(19.25%)例;TCT检查阳性64(83.11%)例,误诊漏诊率13(16.88%)例,HPV检测阳性56(72.73%)例,误诊漏诊率21(27.27%)例,阴道镜检测阳性60(77.92%)例,误诊漏诊率13(22.08%)例,三项联合检测阳性77(100.00%),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临床筛查中,TCT、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都是有效检查方式,三项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筛查的检出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X线及 CT影像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期间资料完整的 60例食管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对比 X线和 CT影像两种诊断方式,分析所有患者在诊断期间的食管癌检查结果。 结果:在X线诊断结果中,食管癌患者符合率为 41.65%( 25/60), 1期 4例, 2期 8例, 3期 9例, 4期 4例。 CT影像诊断结果中,食管癌患者符合率为 80%( 48/60), 1期 4例, 2期 17例, 3期 20例, 4期 7例。 结论:X线及 CT影像在诊断食管癌中各有各的优势,若是把两种诊断方法联合并且合理运用,会使今后在诊断中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所以 X线及 CT影像在食管癌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鼠采用诱癌剂MNU建立膀胱肿瘤模型过程中,采用不同药物进行干预,探究干预效果。方法:以90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进行探究。并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即N-甲基-N-亚硝基脲组、卡介苗联合N-甲基-N-亚硝基脲组(BCG+MNU组)、阿霉素联合N-甲基-N-亚硝基脲组(ADM+MNU组)。定期采用膀胱灌注方式给药,持续给药10周,按照实验要求处死大鼠。观察三组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分析不同药物的影响。结果:90只大鼠只有88例完成了大鼠膀胱癌模型建立实验,2只死亡。MNU组30只大鼠,全部存活,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96.67%;ADM+MNU组30只大鼠,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66.67%;BCG+MNU组30只大鼠,经病理检验,膀胱癌发生率为43.33%。结论:对大鼠采用诱癌剂MNU建立膀胱肿瘤模型过程中,采用阿霉素、卡介苗等药物进行干预,表示两种药物具有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生长的重要价值,但卡介苗膀胱癌抑制效果较之阿霉素抑制效果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原发癌(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MPC)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别报道西京医院肿瘤科收治的 1例甲状腺、胃、肺三原发癌病例和西京医院消化科收治的 1例食管、甲状腺、肺三原发癌病例,结合相关研究对多原发癌特点进行文献综述。结果:病例 1:先后接受甲状腺癌、胃癌、肺癌根治性手术,甲状腺癌术后给予内分泌治疗,胃癌术后给予辅助化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病例 2:先后接受食管癌、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甲状腺癌术后给予内分泌治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多原发癌临床罕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诊断需与转移癌相鉴别,治疗方式因癌种而迥异,缺乏临床试验及相关指南,治疗后需密切随访。临床医生要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正确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