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治疗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两组,各30例,前者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后者给予静脉麻醉镇痛,对其疼痛情况、转归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不同浓度、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的方式注入后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研究中共选取92名行上肢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4个组别,A、B、C、D各组均为23名患者,分别应用0.3%15ml、0.3%30ml、0.5%15ml、0.5%30ml,对比痛觉完全阻滞率及麻醉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研究表明,D组的痛觉完全阻滞效果及麻醉效果均优于ABC三组(P<0.05),BC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同样高于A组(P<0.05)。但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剂量及浓度较高的盐酸罗哌卡因能够有效提高起效速度,同时麻醉维持及运动阻滞时间也明显较优,但是由于其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此还应当根据实际需求作出合理浓度及剂量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抽取我院收取的罹患急性脑梗死的患者82例,就诊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其进行随机分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每日100mg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每日200mg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两种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3.17%,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每日口服200mg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脑神经损伤,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时间2018年4月-2020年3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不同给药顺序对全身麻醉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90例(2020.8~2021.11),随机分为I组、II组和III组(对照组),每组30例。全部样本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各组诱导方案及给药顺序如下:I组为依托咪酯-阿芬太尼-罗库溴铵,II组为依托咪酯-罗库溴铵-阿芬太尼,III组为照组(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对比三组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I组、II组T1、T2、T3、T4、T5心率和血压指标显著高于III组(P<0.05);I组、II组诱导期心率和血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探讨在全身麻醉诱导中阿片类药物阿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相比较,前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循环更稳定,且给药顺序变化,无明显影响,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营养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期限为2021年6月4日~2022年7月1日,纳入符合标准的84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接受的胃管置入长度分为两组,常规组(胃管45~55cm)、长管组(胃管55~65cm)。结果:加长胃管的患者,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为95.24%(40/42),与常规组80.95%(34/42)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管组发生率为4.67%,与常规组的19.05%比较P<0.05;施加长胃管的患者,在治疗后,前白蛋白以及总蛋白的数据均高于常规置管患者(P<0.05)。结论:加长胃管在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患者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饮食管理方法,可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采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90例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自然分娩组自然分娩,观察组剖宫产方式。结果:对比两组选取不同分娩方式后母婴结局指标可知,在产后2h出血量方面自然分娩组为183.73±21.21、剖宫产组为348.43±59.10ml,在产后住院时间上,自然分娩组为4.53±3.46d、剖宫产组为6.86±0.63d,共有2例发生产褥感染、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在自然分娩组。4例产妇感染、5例新生儿窒息在剖宫产组。结果表明,自然分娩组母婴结局更优。结论:针对剖宫产后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式具有安全性,成功率较高,与再次剖宫产方式相比可对母婴结局进行改善,缩短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进行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时,选择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 分析临床可用性。 方法:将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在该时段进行数据库抽选录入符合要求的 200 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录入 Excel 表格后 ,应用公式法将患者一般资料进行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 100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而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8 ( 88.00% ),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64 ( 64.00% ),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而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在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不同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较为良好,而瑞舒伐他汀治疗总有效率优于阿托伐他汀,可在临床上优先使用,以保证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5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组15例。三组患者均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其中甲组、乙组、丙组分别使用0.3μg/(kg·h)、0.6μg/(kg·h)、0.9μg/(kg·h)右美托咪定。对比三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动脉血压变化与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甲组插管与气腹时心率与动脉压均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乙组、丙组插管时动脉与心率则无显著变化,但术中三组患者心率与动脉压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甲组插管与手术开始时血压与心率显著高于乙组、丙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丙组术中心率与动脉压则显著低于其余两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其余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中配合0.6μg/(kg·h)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最佳,能有效稳定患者心率、血压,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在预防肛周皮肤损伤运用不同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方法:甄选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重症监护的患者,一共68例,按照门诊就诊的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34例。实验组采用擦拭肛周和引流的方式进行皮肤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清水擦拭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后,肛周皮肤损伤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经由擦拭和引流后,其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采用擦拭和引流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其肛周皮肤损伤较少,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 01月至 2024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照组开展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开展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样本术后并发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气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病症,特别是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方式,可明显缩短患儿康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内窥镜下经不同入路治疗重度脱出移位LIDH(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脱出移位LIDH患者100例,根据手术不同入路分组,分甲组(经椎间孔入路,33例)、乙组(经椎板间隙入路,33例)、丙组(经椎弓根入路,34例),对比三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JOA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组间JOA评分比较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JO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微创内窥镜下三种不同入路方法在重度脱出移位LIDH治疗中均可取得显著效果,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入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