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颈椎旁肌间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临床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前组患者给予颈椎旁肌间隙治疗;后组患者均给予后正中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住院时间等均显著更少,腰背痛VAS评分更优,各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体高度、Cobb角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多裂肌MRI横断位面积显著少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相应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颈椎旁肌间隙治疗后,可以避免传统后正中治疗存在的旁肌剥离伤害,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后的腰背痛感。

  • 标签: 经椎旁肌间隙 胸腰椎骨折 腰背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隙完全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间隙完全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86例患有腰椎侧隐窝狭窄的患者。观察患者在手术进行2天以及术后2个月复查复查腰椎MRI来评测患者腰椎侧隐窝减和椎间盘突出物被清除的彻底性。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以及残疾指数。在手术一年后还要对患者的MacNab腰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每个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整个过程平均用时50min左右。3例患者在手术后复发腰间盘突出,86例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和手术并发症等。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较手术前均有明显的下降。根据MacNab评分显示,86例患者中54例为优,只有2例为差,剩下均为良和尚可。结论间隙完全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治疗效果在短期内比较显著,且治疗的安全性高。

  • 标签: 腰椎侧隐窝减压术 腰椎侧隐窝狭窄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胸腰椎压缩骨折为脊柱外科常见疾病,骨折发生后可产生局部疼痛、出血,伴发神经损伤时可出现相应阶段的神经症状,造成瘫痪或不全瘫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后路手术为常用术式,需要进行大范围旁肌的剥离和牵拉,由此造成的旁肌缺血坏死和失神经支配所导致的腰背肌无力和顽固性腰背肌疼痛等并发症逐渐引起重视,为了减少对旁肌的损伤,各种腰椎后路微创方法应用而生。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旁肌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体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体骨折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岁(22~60岁)。T11骨折4例,T12骨折12例,L1骨折16例,L2骨折10例;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3例,余下的29例为爆裂型骨折,并且椎管占位均小于1/3,所有骨折后柱均完整。旁肌人路沿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进入,保留旁肌肉的完整性,既可行椎弓根螺钉的内固定操作,也可行横突尖或关节突的植骨融合。术后一般无须放置引流管,术后早期患者即可佩带支具下床行走。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疗效观察,发现经旁肌手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上差异不大,但在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6~24个月),所有随访患者的骨折体均获得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远期疗效无差异。

  • 标签: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实施间和间孔两种方式的短期疗效。方法:对比病例选择在2018.6~2020.6时段就诊于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以方式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均分例数(n=39),实施间和间孔两种方式的患者分别归纳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旁肌间隙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方法。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无神经损害的胸腰段骨患者的资料,全部患者无需椎管减压。采用后正中切口,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分离肌肉,直达伤上下相邻双侧关节突、横突基底,以“人”字嵴为进针点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2周佩戴支具下地活动。结果全部患者11~15个月随访,平均13.5个月。本组手术时间50~60分钟,平均55分钟,出血量100~250ml,平均180ml,切口全部一期愈合,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终末随访,体高度均无丢失,无断钉,松动及神经症状发生。结论旁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体骨折,可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的完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用传统的手术器械达到了微创的治疗,对无神经损伤的体骨折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皮脊柱内镜间隙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微小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的对象,均采用皮脊柱内镜间隙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及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 术后3个月治疗的优良率和满意度高于术后1个月,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皮脊柱内镜间隙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极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脊柱内镜 椎板间隙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皮脊柱内镜间隙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微小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的对象,均采用皮脊柱内镜间隙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及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 术后3个月治疗的优良率和满意度高于术后1个月,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皮脊柱内镜间隙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极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脊柱内镜 椎板间隙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旁肌间隙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最佳显露方式。方法搜集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采用旁肌间隙方式的为A组,采用传统后方式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感觉程度VAS评分)、切口并发症方面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旁肌间隙显露方式虽具有操作容易、软组织受损轻微、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旁肌间隙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有。方法临床治疗1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均采用旁肌间隙。结果12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手术。结论旁肌间隙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tse旁肌间隙结合伤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传统组采用后正中不置钉治疗,研究组采用Wiltse旁肌间隙置钉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一天腰背痛情况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Wiltse旁肌间隙结合伤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保留了旁软组织生理功能,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Wiltse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裂肌间隙分别联合伤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多裂肌间隙分别联合伤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体骨折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多裂肌间隙患者25例(A组),男19例、女6例,年龄35~67 (49.84±9.11)岁;患者27例(B组),男20例、女7例,年龄21~66(48.44±11.0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个月时伤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位Cobb角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120(90,136)min、2(1,3)d,均短于B组的144(110,220)min、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2例)少于B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组间术前、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术后第3天VAS评分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个月伤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伤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多裂肌间隙分别联合伤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体骨折均取得良好疗效,在改善骨折畸形及远期腰背部疼痛上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短期腰背部疼痛更严重、下地时间更晚,相较于多裂肌间隙手术并不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经皮入路 多裂肌间隙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后方间隙路经皮间孔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抽签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间隙路经皮间孔镜治疗。观察组实施侧后方路经皮间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低于对照组的86.67%。P>0.05,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侧后方间隙路经皮间孔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侧后方路经皮间孔镜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侧后方入路 椎板间隙入路 经皮椎间孔镜 治疗 中央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孔后方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腰椎失稳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PLIF治疗组与TLIF治疗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融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结果椎间隙高度与间孔高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融合时间以及同时间中椎间隙高度与间孔高度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对于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有着良好的效果,但相对于PLIF,TLIF的操作更为简单,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椎间孔入路 经后方入路 椎间融合术 腰椎失稳症
  • 简介:目的:探讨旁肌间隙取出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92例患者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取出,其中行旁肌间隙取出51例,行传统后正中取出41例。分别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行组间比较。结果旁肌间隙平均手术时间(42±15)min,手术出血量(72±31)ml。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71±30)min,手术出血量(238±92)ml;术后切口愈合不良2例,脑脊液漏2例。患者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旁肌间隙组术后1个月为(1.3±0.2)分。传统组术后1个月为(2.1±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比较,旁肌间隙取出内固定具有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 腰椎 取出
  • 简介:[摘要]目的:间孔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入的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筛选出82例研究对象,并将其分间孔组和间组,每组41例。间孔组采用间孔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间组采取经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结果:间组的手术时间短于间孔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间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孔组和间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显效率、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VAS、术后1个月JOA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孔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VAS和JOA,但脊柱内镜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

  • 标签: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脊柱内镜 老年 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