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日前,首都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举行同等学力学员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北京大学张振国教授担任主席并主持会议,答辩委员有秦永龙教授、叶培贵副教授、王元军副教授、解小青副教授等。参加本次答辩的四位

  • 标签: 中国书法 举行同等学力 书法文化
  • 简介:摘要:抗战后期,沈子善先生以“阐扬中国书学,推进书学教育”为目的创办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专业书法理论期刊——《书学》杂志,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与交流平台,该杂志不仅汇集了不同类型研究者的不同观点,还刊登了部分运用心理学、生理学、西方哲学等新兴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书学理论研究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转型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抗战后期 《书学》 书学理论 研究模式
  • 简介:大巴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传统的农耕生活,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其中,民俗"请‘火’姑娘"反映了世代大巴山人朴素的正义观念,讲述了传统大巴山民众对世俗司法的构想与憧憬及对司法公正的无限追求。本文基于大巴山民俗"请‘火’姑娘"的民俗特征、功效,继而结合法律科学对其映射出的民间司法公正观念、审判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和现存的意义进行解读,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巴山民间法制观念及信仰做出正确引导。

  • 标签: 民俗 民间司法 “请'火’姑娘” 审判 司法公正
  • 简介:2010年5月15日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传统法文化的反思与传承"学术研讨会于浙江义乌召开。来自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等科研院校近5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并参加学术研讨会。会议从儒学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传统法律的制度设计与文化反思、域外视野与本土资源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而理性的讨论。现将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综述如下。

  • 标签: 中国儒学 会学术 传承中国
  • 简介:伦理化是中国法律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原因很多,本文从经济社会史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中国法律文化伦理化的一个主要根源就在于中国古代经济的自给性、封闭性与经济政策的压抑性。伦理化的法律与这种小农社会的经济形态、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是相适应的。通过与西方宗教伦理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在这种自然经济与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下是无法诞生权利义务的观念、平等的观念、公平与正义的观念。因此,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必然会走上伦理化的道路。

  • 标签: 法律 文化 伦理 自然经济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协商,现就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问题规定如下:一、内地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可以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二、双方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均须通过各高级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书可以直接委托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

  • 标签: 司法文书 委托送达 内地与香港 民商事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委托书
  • 简介:《句法文体视角下的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汉译研究》阐明了伍尔夫特别的、诗性的句子结构对其小说文体风格的重要作用。作者考察了伍尔夫主要的诗性句子在马爱农、孙梁和苏美、谷启楠、崔人元和秦可四个汉译本中的翻译,认为对其诗性的句子结构的不恰当处理会造成文体和美学效果的失落或者变形,进而影响作品主题意义和艺术效果的再现。作者理论运用娴熟,选例精当,分析得当,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研究具有跨学科、视角新颖等特点,可供翻译学和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者、高校师生或译者学习或借鉴。

  • 标签: 伍尔夫意识流小说 汉译研究 跨学科
  • 简介:2013年5月8日,台湾地区对于"民事诉讼法"以及"民事诉讼法实施法"进行有史以来第20次修订,一改之前"相对独立但封闭的司法系统"的"司法文化"传统,其中涉及对诉讼中和解与调解的加强、对诉讼中和解与调解对第三人损害的救济、对司法公信力的加强、进一步分离"家事事件法"与"民事诉讼法"的管辖范围等,这是对于台湾地区司法实践中"民众对于司法制度理解程度不高"与"既有司法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民事纠纷"情况的回应。此次修改中所暴露出来的"过分效率化的司法结构"、"未能充分有效地运用潜在的纠纷解决资源"和"单一司法解决纠纷文化的影响"值得中国大陆引以为鉴。

  • 标签: “台湾法” 民事诉讼 司法改革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家事事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