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临床病理。方法本次共选择30例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的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分析病理特征。结果腮腺小叶间、小叶内及颌下腺有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浸润,>50/HPF,统计IgG4+IgG+细胞比值,在40%以上。淋巴结病变以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为表现,部分病例生发中心出现进行性转化。滤泡间区可见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部分淋巴结区域有纤维化发生。分析免疫组织结果,其显示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在生发中心及滤泡间区浸润,>50/HPF,细胞+IgG4+IgG比值在40%以上。结论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属新认识病种,激素治疗效果理想,故需行病理检查,及时确诊,以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00例,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取常规康复训练+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为观察组,择单纯性常规康复训练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BI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经治疗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经颅磁刺激治疗可实现对患者BI评分的提升;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经颅磁刺激治疗可实现对患者NIHSS评分的降低。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提升患者康复功能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多螺旋CT三维技术(3D-CT)评价其在颅面部急症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额窦窦壁27例、上、下颌骨折36例、上颌骨额突骨折32例、颧骨骨折52例、鼻骨骨折39例、眼眶壁骨折39例,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186例156次检查均取得清晰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能够进行全方位观察,且可消除其他骨性结构,单独观察骨折情况,避免死角。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在颅面部急症外伤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术后复查及教学等有较高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术后均采用脱水、降温、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本组100例均经手术,共死亡8例,病死率为8.0%。生存者中良好72例,中轻残15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1例。并发症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经脱水等治疗可自行吸收,癫痫2例,切口延期愈合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能够有效缓解颅内高压状态和降低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肿瘤开颅术后颅内血肿的早期观察,总结护理对策。方法以2013年12月~2015年01月我院收治的39例老年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术后出现颅内血肿。开颅早期及时、密切观察患者颅内血肿情况,围术期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统计患者颅内血肿护理效果。结果39例患者血肿平均发生时间为(36.5±10.4)h。后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全部患者均救治成功,无死亡病例。2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得0分,12例患者1~13分,提示轻微脑损伤。结论针对老年脑肿瘤开颅治疗患者进行颅内血肿早期观察及护理,可降低颅内血肿发生几率,便于及时发现病症,为临床急救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了我院某年度收治的被确诊为患有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患者,一共有500例,回顾分析颅内感染病例,对影响感染率的各项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感染率与脑室外引流、留置引流管时间、二次手术、脑脊液漏、后颅凹入路、手术显微镜应用、手术时间>4h、是否清洁手术有关,与性别、年龄、手术季节、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是否急诊手术无关。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应严密缝合手术切口防止脑脊液漏,正确处理污染区域,提高无菌观念,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引流管护理,尽早拔除引流管,减少放置引流管,特别是脑室外引流管等,可降低颅内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