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浮针疗法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盆底超声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间共300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浮针疗法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通过盆底超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多项超声参数,包括静息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逼尿肌厚度(DWT)、膀胱尿道后角(RVA)及尿道倾斜角(UTA),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膀胱颈移动度(BND)、RVA、尿道旋转角(URA)。同时,统计尿道内口漏斗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及DWT、RVA的比较中未显示出显著差异(数据略)。然而,实验组患者的UTA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45.32°±3.21°;对照组:30.12°±2.56°)。在最大Valsalva动作时,两组患者的BND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低更为显著(实验组:12.01±2.11mm;对照组:18.45±3.02mm)。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尿道内口漏斗发生率为10%(15/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5/15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浮针疗法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展现出更佳的疗效,特别是在降低尿道内口漏斗发生率方面表现突出。盆底超声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对于监测治疗效果和指导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提取出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30例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两组,各15例。治疗组患者用针刀整体松解术的方式,对照组患者用的是钻孔髓芯减压术。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接受过康复锻炼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数据具有对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早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髋关节缺血缺氧的状态,治疗效果和股骨头坏死的分型、分期和部位、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针刀整体松解术具有创伤性小,安全、经济的特点,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简介:目的:总结针刀和正脊手法治疗颈椎病1600例,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治疗点,然后进行针刀松解。术后实施正脊手法治疗和复位。结果:对160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优1024例,占64%。良504例,占31.5%。可48例,占3%。差24例,占1.5%。优良率95.5%。效果差的24例均为脊髓型。结论:针刀松解与正脊手法互补,可提高优良率。针刀主要解除椎管外症状,解决椎间隙变窄、慢性软组织粘连、神经卡压,血管微循环障碍等问题,其与手法对椎管内症状的解除都较困难。但对改善脊髓组织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运用正脊手法,在韦以宗教授“一说两论”即“圆筒枢纽学说”,“椎曲论”和“脊椎轮廓平行四维平衡”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治疗原则,治疗颈椎病,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定点及注意事项等问题,提高疗效。方法:X光片测量定点L3横突尖部位置及深度,易于针刀准确操作。结果:本组患者84例,优良率为94%,总有效率为98.8%。结论:准确定点是确保疗效的关键,同时操作中防止损伤L3横突前动脉,防止针刀偏离方向进针过深损伤内脏器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微创针刀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和高敏C反应蛋白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微创针刀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可靠,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关节功能障碍并显著降低炎症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针刀松解枢椎棘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43例采用针灸治疗,B组45例采用针刀松解枢椎棘突方法。结果A组治愈率60.47%,B组80.0%,AB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松解枢椎棘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