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其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已经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逐渐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方式转变。在新媒体视野下,人们受到各种各样信息的冲击,因此应该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结合时代发展,运用现代化的新媒体宣教方式发展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人们的思想建设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需要我国科研人员集中力量,结合实际情况,以实践为基础,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简介:摘要: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德国油画创作领域上的新表现主义风格不仅仅在欧美的艺术圈引起震动。中国引进新表现主义的成果后,对于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影响持续至今。在本文中,作者要探讨的就是德国新表现主义是如何的影响了中国的当代艺术,而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在借鉴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且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影响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简介:冷战后,新保守主义曾在美国得势,一度成为美国战略的主要思想基础。然而,新保守主义在伊拉克战争中受到重挫,陷入低谷,美国大战略的思想基础转向何处?新自由国际主义很可能成为美国未来国际战略的思想基础。新自由国际主义一方面秉承自由国际主义传统,主张在民主自由国家之间建立以国际机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支撑、以大国自律为条件,以开放经济、集体安全为核心内容的国际秩序;另一方面将一些现实主义的特点糅合进去,在强调宪政制度的同时,也重视权力和国家利益。2002年启动的普林斯顿计划根据美国国际安全环境新特点和美国传统的国际秩序理想,提出了美国未来的安全大战略。从理论背景和实际内容来看,普林斯顿计划带有新自由国际主义战略的思想烙印,体现了国际宪政秩序、权力的自我克制、多边机制下使用武力、多边整合大国关系等新自由国际主义的原则。
简介:于焕新是90年代后期崭露头角的青年雕塑家。他原本是学工艺美术的,80年代先后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和河北师范学院。1990年参加全国城市雕塑研究班,曾两次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1997年,他考取中央美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师从董祖诒、曹春生、孙家钵、隋建国诸先生,继续自己的雕塑研究和创作工作。此间,他承接了河北省爱国教育基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纪念碑及建筑装饰设计,创作并完成了纪念性圆雕《董存瑞烈士铜像》;作为第一助手参与制作了卢沟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碑群雕《万人坑》、《凄风苦雨》。1999年完成组雕《太行情怀》,并于当年参加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展览,后入选第9届全国美展。于焕新是幸运的。他出生于60年代,成长于开放改革的80年代,可谓生逢其时。20世纪后半期,是中国美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期。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中,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冲突中,于焕新经过比较鉴别,逐渐寻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中国雕塑源远流长,上迄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下至唐宋元明,向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自“五四”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欧洲———先是法国,后是苏俄写实主义雕塑传入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