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茶树品种、叶片龄期及叶片化学成份对茶树内真菌分布影响的研究,发现:(1)在供试的4个荼树品种中,黄旦的内真菌分离频率达100%,而福云六号只有7.5%,表明茶树品种不同或遗传背景不同,其叶片中内真菌的发生存在明显差异。(2)随着茶树叶片的成熟,叶片中内真菌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与叶片龄期呈正相关,叶片龄期影响茶树内真菌的种群结构。(3)不同龄期叶片水浸提液对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Guignardia三种茶树上的主要内真菌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添加15%的茶多酚,对此3种内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有所不同,表明茶树叶片的化学成份是影响内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茶树 内生真菌 品种 叶片龄期 化学成份
  • 简介:从野生的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根中分离出1株内真菌SH-01,纯化后以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将内真菌SH-01与霍山石斛试管苗共生培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该菌株对石斛试管苗的鲜重、株高及分蘖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株高的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对鲜重和分蘖的促进作用不显著(P〉0.05)。在离体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内真菌与石斛共生培养可以促进石斛试管苗的生长。

  • 标签: 霍山石斛 内生真菌 试管苗
  • 简介:对北京东灵山地衣蜈蚣衣进行内真菌分离,经过6种不同的方法消毒后,内真菌的定殖率为55.4%~100%;从316个地衣组织块上共分离到28个真菌分类单元,其中包括1个子囊菌,22个丝孢菌,3个腔孢菌.1个毛霉和1个酵母菌。根据定殖率和分离到的内真菌的种类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消毒方法Ⅳ(75%乙醇1min,2%次氯酸钠3min,75%乙醇30s)为进行地衣内真菌研究的最佳消毒方法。

  • 标签: 蜈蚣衣 内生真菌 定殖率 消毒方法
  • 简介:报道了从凤尾蕨属井栏边草(Pterismultifida)根状茎中分离出一内真菌——菌株JJF006,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TLC对该菌株培养物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该真菌液体培养基中含有芦丁成分。

  • 标签: 凤尾蕨属 内生真菌 芦丁
  • 简介:2004-2005年春夏秋3季,在江西省九江地区4个地点分别采集健康的银杏(Ginkgobitoba)植株,分离得到内真菌198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为6目、7科、22属。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内真菌的分布存在季节差异、组织部位差异、年龄差异;优势菌群的组成与数量随采样地点、分离组织部位、不同生长时期内真菌的不同而变化。与中国其他地区的银杏植株内真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内真菌的分布与地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现了内真菌生态分布的多样性。

  • 标签: 银杏 内生真菌 生态分布 优势菌群
  • 简介:研究林木内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国内外对多种林木内真菌作了大量的相关报道。作者就近年来有关林木内真菌的多样性研究、生态学作用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前景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林木内真菌为农业和医药业服务。

  • 标签: 林木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次生代谢产物
  • 简介:从一种墨西哥仙人掌[Opuntiamicrodasys(Lehm.)Pfeiff]的肉质茎中分离获得31株内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3个目、3个科、14个属.同时选择22种病原微生物作为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株仙人掌内真菌分别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

  • 标签: 仙人掌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 简介:由杜仲植株的根、茎、叶分离到内真菌,分别对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筛选能产生与杜仲药材相同或相似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真菌。将培养物适当处理后,根据黄酮类化合物所特有的颜色反应进行初筛,然后根据TLC分析和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进行复筛,结果从杜仲植株共分离得到44株内真菌,其中1株(DZY5)能产出与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的黄酮类物质。

  • 标签: 杜仲 内生真菌 黄酮 药用植物
  • 简介:从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biloba)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真菌共计28株,经形态观察。鉴定出13个属。研究表明凹叶厚朴不同部位内真菌的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

  • 标签: 凹叶厚朴 内生真菌 多样性
  • 简介:针对植物内真菌体外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退化问题,对1株具有产西贝碱能力的平贝母内真菌采用在其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平贝母药材的方法进行了复壮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添加量为3%时,其发酵液中西贝碱产量可达到0.0563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1.9%,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 标签: 平贝母 内生真菌 复壮 西贝碱 HPLC-ELSD
  • 简介:报道了炭角菌科(Xylariaceae)小炭墩属(Kretzschmariella)和炭角菌属(Xylaria)中的3个竹种。其中,小炭墩属为中国新记录属,目前该属只有1个种,即藁杆小炭墩菌K.culmorum;炭角菌属2个种,分别为褐色炭角菌X.badia和竹炭角菌X.bambusicola。该3种均生长于竹子上,具有高度的寄主专化性。文中根据国内采集的材料对其宏观、显微特征及培养特性等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 标签: 子囊菌 新记录种 分类 寄主专化性
  • 简介:以产小檗碱的内真菌S6为出发菌株,采用多种单一或复合诱变措施对其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最终筛选得到高产菌株S-Nu-302。其小檗碱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170%,达到12.28mg/L;生长速率提高81.7%,达到5.72g/L;经10次传代显示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 标签: 内生真菌 小檗碱 诱变
  • 简介:药用植物内真菌能够产生许多结构新颖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已成为发现新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源泉。结合作者的工作,文中通过对内真菌天然产物的分类,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内生真菌 药用植物 天然活性产物
  • 简介:从木本曼陀罗植物内真菌中筛选高效抗菌活性的菌株。选择与人类和植物相关的36株病原微生物,分别对分离自木本曼陀罗(DaturaarboreaL.)植物的内真菌77株进行了发酵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显示:对细菌病原菌、皮肤致病真菌、植物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内真菌分别有24,9,17株,其中5株内真菌对10种以上的供试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活性最好的1株对20种病原菌有较强抑制活性,最大抑菌圈直径达48mm。这说明木本曼陀罗植物内真菌抗菌能力较强,抗菌谱较广。

  • 标签: 木本曼陀罗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 简介:简要回顾了木霉促进植物生长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木霉促作用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并对木霉促作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木霉 促生作用 促生机制
  • 简介:菌物和炭角菌科真菌是约翰·韦伯斯特先生钟爱的众多菌物类群中的2个。大多数的炭角菌是腐生的或具弱致病性,还有一些是内菌。炭角菌是世界性分布真菌,主要生长在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分。目前所研究的大多数炭角菌都生长在这些基质上。炭角菌科下约有75个属,其中4个属是粪的,且目前主要有关其分类方面的研究,而对鹿角菌的总体分布、发生规律和生态学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采集到的1386份草食动物粪便样品为材料,通过湿室培养和检验,共获得12326个记录,其中255个为粪炭角菌,作者对这些炭角菌的发生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及对其形态进行了补充观察。

  • 标签: Hypocopra Podosordaria 孔座壳属 基质偏好性 Wawelia
  • 简介:从采自贵州、陕西、四川和云南的天麻组织中共分离获得62株内真菌。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鉴定,62株内真菌分属于3个亚门、5纲、7目、9科、13属。研究结果还表明采自不同地点的天麻以及天麻不同部位的内真菌的类群与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天麻 内生真菌 多样性
  • 简介:羊草是天然草原中重要的物种,对草原环境的改善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性。羊草具有耐旱、耐盐碱、抗虫和高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与其体内的内真菌有直接关系。文中从内真菌起源、生物学特性、与共生植物的作用及羊草内真菌研究方面综述了内真菌的研究现状,并就羊草内真菌及其生理活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述,对未来羊草内真菌的研究进行展望。

  • 标签: 内生真菌 羊草 生理作用
  • 简介:为实现真菌发酵生产黄酮,用HPLC和氯化铝比色法,从四川、贵州、山东等地采集的银杏根、茎、叶中分离到7株产黄酮真菌。分子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Colletotrichum和Fusarium,菌株QC102经鉴定为ColletotrichumacutatumSimmonds,其总黄酮产量为8.2μg/mL。

  • 标签: 银杏 内生真菌 黄酮 槲皮素 HPLC
  • 简介:采用显色反应、薄层层析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对甘蔗叶内16株内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黄酮类化合物检测。结果共筛选到3株能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真菌(GZ-1、GZ-4和GZ-5)。依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Z-1、GZ-5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us),菌株GZ-4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 标签: 甘蔗叶 内生真菌 黄酮 棘孢曲霉 黑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