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直止隋唐五代间,佛教类书产生并发展起来,佛教类书是类书编纂形式在佛教典籍中应用与发展,其功用主要是利僧众行文翻检的资料汇编。《经律异相》《金藏论》《法苑珠林》《释氏六帖》等就是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主要代表,它们的出现构建了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发展史。佛教类书与世俗类书最大的不同是佛教类书有为宣讲佛法做资料准备的作用,其或者就是佛教讲经、说法的底本而被直接应用到佛法的弘传中。
简介:<正>一唐宋王朝是我国古代道教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宫观遍布各地,道书风靡全国,最高统治集团中也有大批虔诚的道教信徒,以至唐玄宗开元、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两次诏修《道藏》,开编纂道经全集之先河。与此同时,道教的秘密文字符篆,无论
简介:本文重新校录了上博48册《后唐清泰四年(935)八月十九日曹元深等祭神文》,并以此为核心史料,结合大量考古材料和传统文献,对唐宋时代敦煌的墓葬神煞进行了考辨.试图不仅恢复敦煌万神殿中这些重要神祗的"席位",而且揭示民生宗教的神灵信仰体系中这一组成部分的基本特征:墓葬神煞的"历史延续性"远远超出松散型宗教中其他类别的神祗,佛教的"入侵",道教的确立,改变的只是和地狱、天堂有关的信仰,墓葬领域则几乎没有触动.
简介:中国古代的货币思想不仅史料丰富.而且不乏理论上的真知卓见。除了在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必要量存在反比关系、不兑现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与其发行数量存在反比关系等问题上,中国古人的见解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外.笔者还发现唐代的刘秩、北宋的沈括关于人口增长导致货币数量不足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结论相吻合的。
简介:在唐宋钱币中,有不少呈不规则椭圆形的钱币,其文字、方孔因挤压而变形。多年来,笔者收集到数十枚这种畸形钱。以开元通宝居多,北宋钱币较少,其他时期未见,现选拓12枚介绍如下:
简介:金光明寺是唐宋时期敦煌地区著名僧寺,本文从寺名来源、存废时限、寺院地址、佛寺建筑、经济状况、僧人规模以及人事升迁七个方面探讨了敦煌金光明寺的建置沿革和僧人情况。通过对敦煌文献和传统史料的梳理,我们认为其寺院名称来源于佛教经典《金光明经》,起讫年代在公元769年至1019年左右,寺址位于莫高窟,寺院建筑包括寺门、钟楼、大殿、禅院、禅窟、堂、仓和僧人临时性住房等,从吐蕃占领敦煌到曹氏归义军时期该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僧人数量显著增长,由徒众推选寺院三纲并经缁流领袖批准,在敦煌地区的影响力也大为增加。
简介:唐宋时期随着佛道思想对丧葬习俗的影响,风水堪舆术流行,墓葬中随葬神煞类明器也成为当时的特色。观风鸟是众多神煞明器中的一种。本文搜集了隋唐到两宋墓葬中出土的观风鸟,并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观风鸟进行了型式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流行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并分析了出土观风鸟墓的墓主身份,再现了唐宋时期的丧葬制度和明器制度。
简介:一直以来,编撰格式却又迥然不同S.7004被当做《簸金》系写本加以研究,但是该写卷与《蕨金》系诸写本之本文通过对S.7004进行校注与考释,考证出其成书上限为大业四年,又因其避唐高宗之讳,知其抄写年代在唐高宗时或稍后。
简介:1999年元月,成都汇厦住房股份有限公司在光华小区修建汇厦怡园二期工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该工地进行地下文物勘探时,发现三座唐宋时期砖室墓。编号为99CHGM1、M2、M3。并同时进行了发掘清理。现将三座墓的情况简报如下。
简介:1999年12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高新区紫荆北路,成都建筑机械学校房屋开发公司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并清理了三座砖室墓,编号分别为99CZJMl、99CZGM2、99CZGM3,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简介:1998年12月19日,县防疫站在蒲江县南门外西河边修建楼房,民工在距地表2米深处,挖出1个钱币窖藏。县文管所人员闻讯赶到现场,收回了这批钱币。这批钱币窖藏于一土坑中,附近有很多铁沙、炭烬、红烧土。在西河上游之西南乡永丰村、红炉村,有红高炉、双高炉等治铸遗址。
简介:地处成(成都)渝(重庆)之间的内江,保存有圣水寺、翔龙山、东林寺等多处题材丰富、技艺精湛的摩崖造像,学界关注极少。此文选择其中三种题材作了初步探讨:现存3龛体量相当的千手观音遣像,雕刻技艺娴熟;地藏与十王组合题材内容丰富;僧伽变相可能为国内少见的僧伽三十六化题材造像,弥足珍贵。
简介:越窑在唐宋之交由高度发展而走向鼎盛.继之又转向衰亡,这是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这前后百余年间越瓷烧造及其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一唐末宋初越窑青瓷的特点越窑是一个庞大的青瓷生产体系,窑场主要分布在浙江东北部的宁绍平原。唐宋之交越瓷生产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晚唐时已经出现的优质产品湖绿色或千峰翠色青瓷(即所谓“秘色瓷”)的大量烧造。这时的浙北地区由吴越王国控制,所以后人误以为秘色瓷始于“钱氏有国时”。吴越时期,秘色瓷的产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余姚的上林湖,另一处是上虞的窑寺前。
简介:<正>宫廷用瓷是我国陶瓷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水平的标志。宫廷用瓷因时代的不同,所采用的形式也不一样,它大致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元代及其以前宫廷用瓷多采用贡奉与派遣的形式;明清两代随着宫廷用瓷的激增,政府在景德镇建立御窑厂,专门从事宫廷用瓷的生产。本文试图以考古与文献材料为基础,结合本人多年来对古代窑址的调查、发掘收获,对唐宋以来宫廷用瓷的来源及其烧造作一粗浅的探讨。
简介:重庆市云阳乔家院子遗址是三峡库区需要抢救发掘的重要遗址之一.本文着重报道了该遗址第四次发掘的唐宋时期遗存,其中以唐代瓷器和建筑材料为主.特别是瓷器,其形制与釉色兼具当地和北方地区特色,既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的制瓷水平,也反映出大一统文化面貌下的地区文化交流.大量的唐代遗存证明,乔家院子遗址在这个时期是一个较大村落,对于当时的村镇聚落考古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
简介:在中国雕塑史上,宗教雕塑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中国的宗教雕塑是以佛教造像为主流,尤其到了后期,佛教造像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中国雕塑发展的兴衰演变。
简介:三峡地区墓葬中有一种后人利用前人墓葬进行埋葬的习俗,时代在安史之乱至南宋末期,其出现与墓葬的主人来自中原有关。安史之乱后,中原板荡,部分移民借道荆襄然后沿江上溯,首先到达三峡东部,其墓葬尽力复制中原洞穴式墓葬形式,而借室葬墓均为券顶的砖石室墓之类,乃土洞墓的特殊形态,其分布范围集中在秭归、巴东、奉节、巫山、宜昌一带。
简介:滕固《唐宋绘画史》是民国时期第一部中国画史断代研究成果,影响颇著。然而针对此书写作所据之“底稿”的认定,目前学界仍有所偏误。通过细致考证,‘【广氐稿”最初写作时间应在1926年年中;《唐宋绘画史》所据之“底稿”既不是《关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史的考察》,亦非滕1111932年提交的博士论文。理清其中系列关系,对探计臻固自《中国美术小史》至1933年的画史专题研究状况以及其博士学位能以较短时间取得之原因,都会有所裨益。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唐宋道教秘篆文释例
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
唐宋货币思想一议
唐宋畸形钱币成因浅探
唐宋时期敦煌金光明寺考
唐宋墓葬中的观风鸟研究
敦煌写本类书S.7004《楼观宫阙篇》校注考释
成都光华小区唐宋墓葬发掘简报
成都高新区唐宋墓发掘简报
蒲江县西河出土窖藏唐宋钱币
四川内江唐宋摩崖造像三题
晚唐宋初越窑若干问题思考
唐宋以来宫廷用瓷的来源与烧造
重庆云阳乔家院子遗址唐宋时期遗存
浙江安吉灵芝塔天宫出土唐宋钱币清理报告
从茶具文物谈到唐宋时期的茶文化风俗
由山西寺庙佛教彩塑看唐宋雕塑艺术的差异
三峡地区唐宋时期的借室葬研究
滕固《唐宋绘画史》写作所据之“底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