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II、IV期宫颈癌患者神经周浸润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II、IV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5年随访,比较有神经周浸润和无神经周浸润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本组70例III、IV期宫颈癌患者中42例病理切片中检测到神经周浸润,神经周浸润发生率为60.0%,5年生存率为28.6%;无神经周浸润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6.4%,有神经周浸润III、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6.7%,无神经周浸润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有神经周浸润患者(P<0.05)。结论神经周浸润为初治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指标,其发生率与KPS评分、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血牙周风险评估系统对牙周患者支持治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予以牙周基础治疗的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牙周风险评估系统结果确定患者复诊时间,比较规律复诊组和不规律复诊组两组的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百分比、失牙数及复发风险的变化。结果本组70例患者规律复诊者共29例,不规律复诊者共41例。规律复诊组在T0时间其PD、BOP(+)%与不规律复诊组经比较(t=0.250,0.568,P=0.803,0.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1时间的PD、BOP(+)%值与T0时间相比均明显减少,且规律复诊组在T1时间其PD、BOP(+)%与不规律复诊组经比较(t=2.215,2.333,P=0.030,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规律复诊组在T0、T1时间总牙数均为732颗,TL=0。不规律复诊组在T0、T1时间总牙数分别为1080颗、1077颗,TL=3。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复发风险升高,其中规律复诊组共24.14%(7/29)患者由高复发风险度向中复发风险度转变,而不规律复诊组仅14.63%(6/41)。结论牙周风险评估系统能有针对的确定牙周支持治疗期间的复诊时间,而规律复诊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痔疮科患者发生肛周脓肿的病原菌感染特点以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并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感染来讨论其与肛瘘、肛周脓肿的关联。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分析,采取细菌培养、品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方法来探究细菌菌种及其相关性。结果150例脓液标本中,检出需氧致病菌的百分率为90.0%,且以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属为主,需氧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0%,革兰阳性菌占10.0%。检出厌氧菌共10.0%,以消化链球菌与脆弱类杆菌为主。需氧菌对于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可达100.0%,而对于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结论肛周脓肿主要存在混合菌感染与肠源性细菌感染,所有检测出的菌群均对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敏感,青霉素不应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规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中期引产时,口服米索前列醇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引产效果观察。方法选择36例妊娠13周~20周的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运用双米引产法进行妊娠中期引产,米索前列醇口服者18例(简称口服组),阴道后穹窿放置者18例(简称放置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索前列醇平均用量口服组平均840μg,放置组平均600μg;差异显著P<0.05;引产时间口服组最早5小时,最晚44小时,平均9.91小时;放置组最早2小时,最晚11小时,平均7.14小时,差异明显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口服组重反应率72%,轻反应率16.7%,总发生率88.7%;放置组重反应率5.6%,轻反应率11%,总发生率16.6%,差异显著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法其用药量少,引产时间短,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小,优于口服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收治口腔科患者共31例,均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监测治疗前后PD、PLI和BI,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指数,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指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在牙周非手术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PD、PLI和BI均显著性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指数显著改善(P<0.01),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牙周状况,以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维护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牙周维护治疗,比较两组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每年每例患者牙齿缺失数(0.13±0.06)颗,对照组(0.37±0.12)颗;观察组复诊时PD值以及牙周袋位点平均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I≥2位点比例以及AL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维护治疗能够提高慢性牙周炎治疗的远期疗效,使患者牙周组织功能以及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